热媒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983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媒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媒工作业指导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 媒 工 作 业 指 导 书 1 适应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煅烧车间和成型车间热媒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1.2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四厂煅烧车间和成型车间热媒工岗位。2 职责2.1 负责热媒系统作业工作。2.2 负责热媒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工作。3 技术要求3.1 工作原理炭素煅烧炉出炉烟气温度约为850900,含有大量余热,利用导热油炉回收烟气余热,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热媒泵为输送动力,把230/280左右的高、低温导热油分别输送到各用热设备,导热油在用热设备经过加热交换后,温度降至210/260左右,回流至热媒油泵入口,经泵加压,热媒油锅炉加温外供,形成一个密闭循环供热系统,不断地为炭素生产供

2、热。煅烧炉烟气温度经过余热回收后降至300350经烟囱抽出后排空。3.2 工艺流程3.2.1 导热油经注油泵抽至热油贮槽中存放备用,在系统安装、试压、清洗合格后,启动注油泵向系统中注满油。3.2.2 系统中导热油由热油泵加压,经输油管送入导热油加热炉,导热油被加热到280左右,汇集到分油缸,分油缸上设置了分油管接口,通过输油管将高温导热油送到各用热点。导热油在各用热设备经过换热后,油温降至260左右,由各用热车间的回油管将导热油回至集油缸,再回到回油总管,回流至热油泵入口继续经热油泵加压。3.2.3 热媒系统分成高温区和低温区两部分,高温导热油供给成型车间的预热螺旋、沥青快速融化工序,低温导热

3、油供给沥青熔化管道保温及其他。低温区温度控制在200220,高温区温度控制在260280.3.2.4 系统中设置高位膨胀槽,通过膨胀管与系统连通,以便导热油加热时吸收膨胀、脱水、脱轻时排气并向系统内补油。在膨胀槽与热油贮槽之间加装溢流管,可使膨胀槽中膨胀过多的油流入热油贮槽中存放,确保系统安全运行。3.2.5 热油泵入口前的回油总管口加装了旁路过滤器以滤出混入导热油中的杂质及导热油长期使用产生的炭粒、胶质物。3.3 主要设备3.3.1 供热系统设备:热油加热炉、烟囱、注油泵、热油泵、膨胀槽、热油贮槽、过滤器、分集油缸。3.3.2 成型车间用热设备:沥青快速融化、沥青泵、沥青储槽、沥青称、预热螺

4、旋、连续混捏机、模具、沥青管道等。3.4 技术条件3.4.1 热载体炉3.4.1.1 合成导热油型号:YD-325。3.4.1.2 最高工作压力0.8MPa,正常出口压力0.2-0.5 MPa。3.4.1.3 加热炉热媒油出口温度:260-280。3.4.1.4 加热炉热媒油入口温度:240-260。3.4.1.5 供热量:1400103kcal/h。3.4.2 膨胀槽容积18m3,结构卧式。3.4.3 贮油槽容积60 m3,结构立式。3.4.4 分油缸容积1.5 m3。3.4.5 集油缸容积1.5 m3。4 操作要求4.1 安全技术要求4.1.1 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4.1.2 上岗

5、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严禁酒后上岗。4.1.3 严格按照要求顺序进行启动或停止操作。4.1.4 严禁身体直接接触热媒管路或其他高温部位造成烫伤。4.1.5 清扫设备时必须停机,维修和检修设备时要挂安全牌、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要断电。4.1.6 常用工具要摆放整齐。4.2 操作前检查和系统调试4.2.1 系统加油及补油4.2.1.1 热油加热炉及导热油供热,用热系统(包括仪表、电气、工艺管道)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并进行系统承压试验(水压或气压)合格后再进行吹扫和清理,再验合格后方可注油,在此同时对各阀门进行检查,一是流向正确,二是开启灵活。4.2.1.2 利用注油泵将外购桶装导热油抽至热油贮槽

6、中存放备用。4.2.1.3 启动注油泵向系统中注油,注油时,注意系统中各高点高位排气,气压阻,保证全系统中注满油。当膨胀槽的油位达到1/3容积时,停止注油。4.2.1.4 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膨胀槽的油位低于1/3容积时,应及时启动注油泵向系统中注油以保持正常的油位。4.2.2 系统冷态试验运行4.2.2.1 检查全系统各阀门开启位置合格无误后启动热油泵,进行24小时冷态试运行,在冷态试运行期间,随时检查并排除各密封点的泄漏及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4.2.2.2 共计六台热油炉所配的热油泵为九台,两台热油炉所配的热油泵为三台,两开一备,在冷态试运行中,应对各泵切换进行冷态试运行。4.2.2.

7、3 在冷泵切换调试重,注意先开热油进口阀,再缓慢开启泵的出口阀,被置换泵应先关闭出口阀再关闭进口阀。4.2.2.4 在冷态运行中,随时观察主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变化,如压差接近0.1MPa时,可能过滤器被杂质堵塞,开启旁通阀,关闭过滤器前后截止阀,对过滤器进行清理。以保持过滤器良好的节油效果。4.2.3 安装使用要求及试车方法4.2.3.1 设备及管道的安装、检验按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4.2.3.2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MPa;如进行气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导热油管道0.8MPa,沥青管道0.6MPa,实验方法现场商定。4.2

8、.3.3 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认真清洗,清洗方法由厂房与施工单位现场商定。4.2.3.4 系统试压、清洗合格后,可进行注油和系统导热油冷态循环运行,其操作方法和运行时间由施工单位现场确定,在此期间应注意检查和排除密封点的泄漏。4.3 热媒炉烘炉及导热油脱水脱气4.3.1 烘炉旨在脱除热油加热炉中耐热衬里的水分。4.3.2 如煅烧炉为新炉或大修后的炉子,热油炉的烘炉应与煅烧炉的烘炉配合进行,当煅烧炉烟气出口温度高于400时方可将烟气引入热油炉供烘炉使用。4.3.3 烟气入热油炉前应启动热油循环泵,让全系统导热油循环流动,调整煅烧炉主、副烟道闸板的开启度,调整引风机风门。4.3.3.1 确

9、保煅烧炉所需的负压(140200Pa);4.3.3.2 控制导热油的升温速度在3.54/h范围内。4.3.4 当油温升至100120左右时,导热油中所含少量的水分开始气化,热油泵出口管、导热油加热器进出口油管上的压力值出现摆动现象,膨胀槽上的排气管出口处有明显的白色水气产生,此时应控制进入热油炉的烟气量,注意油温的控制,使出口油温控制在100120以内,直至各压力表稳定运行后,再调整烟道闸板,加大烟气进入量,继续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还将多次出现上述现象,应注意控温。4.3.5 当油温升至160左右时,系统压力稳定,流量正常,热油泵运行平稳,表示导热油脱水完成。4.3.6 脱出导热油中轻组分:新

10、导热油中含有少量的低沸点物轻组分,在完成脱水后,继续以10/h的速度升温,当油温达到200左右时,又会出现压力不稳、膨胀槽冒白色水气的现象,表示导热油中轻组分开始气化,此时操作与脱水一致,保温排气,且反复多次,直至压力稳定、系统运行平稳,脱除轻组分完成。4.3.7 继续以10/h的速度升温升至240,对系统进行检查,如无异常,导热油系统可进入正常运行。4.3.8 在烘炉、脱水、脱除轻组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升温不可太快,随时注意各检测仪表指示变化,做好调试记录。4.3.9 热媒锅炉房内应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确保试车过程中人员及设备安全。4.3.10 导热油升温曲线见表1所示表1 导热油升温曲线序

11、号升温范围()升温速率(/h)升温时间(h)1常温-90330290保温24390-1101204110保温245110-1602256160保温247160-280524注:在升温过程中,遇到压力表指示摆动,停止升温,进行保温。待压力表指示稳定以后,方可继续升温。4.4 生产前准备工作4.4.1 管道系统必须在安装完毕后进行2103Pa的加压泄漏试验。4.4.2 试压后用压缩空气吹洗管道,吹洗完毕后,用N2吹洗管路,把剩余的空气置换出来。4.4.3 设备在正常运行前,必须对系统反复注液合排液,清除安装时留在管道和设备上的滴液、焊渣等脏物,并将其清除。4.4.4 系统内不准有水分存在,在试生产

12、时应对热媒油进行脱水处理。4.4.5 为防止热媒油氧化,在正常生产时,膨胀槽应充氮,氮气压力为2550kPa。4.5 正常运行操作要求4.5.1 检查各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随时注意检测数据的变化,根据要求作相应调整,并做好数据记录。4.5.2 注意膨胀槽内油位的变化不能超出要求范围。4.5.3 检查各部位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各管路有无泄漏情况并及时处理。 4.5.4 检查热媒油泵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杂音、振动等异常现象。4.5.5 排污水时要注意水位不要过低。4.5.2 值班人员应能熟练的调节烟道闸板风机,以保证在生产或生活用热变化的情况下能使外供热媒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热媒外供热控制温度应

13、根据所用沥青品种及各用热设备的需要温度现场自定。4.5.3 各用热设备的用热量及用热温度的调节是由操作人员调节用热设备的热媒进出管上的阀门控制热媒流量的变化而实现的,控制参数亦现场自定。4.5.4 对于多点用热的热媒系统,在用热变化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各检测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循环旁路上阀门的开启度,保证全系统平稳运行。4.5.5 值班人员应随时注意热油加热炉热媒进出炉的温差、压差的变化,如压差、温差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使其尽快恢复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当热媒出炉温度超过规定值报警时,应迅速关闭热油炉烟气进口闸板,同时开启副烟道上的烟气闸板,使高温烟气直接排空。切记:此时不能停止热油泵

14、运行。4.5.6 值班人员应随时注意膨胀槽内热油油位的变化,当出现低位报警时,应及时向膨胀槽中补油,操作方法同系统注油。4.5.7 值班人员应每小时对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及密封点巡检一次。4.5.7.1 检查热油炉烟气进出炉温度,热媒进口炉温度,煅烧炉烟气负压,炉体外壁温是否合适。4.5.7.2 检查引风机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杂音,冷却水是否畅通,润滑油位是否正常,电机电流有否超出。4.5.7.3 检查热油泵,观察压力表稳定情况,运行是否正常,有无不正常噪音,电机外壳温度、运行电流是否超标。4.5.7.4 检查各处设备的地脚螺栓是否牢固,螺母是否松动。4.5.7.5 检查巡检区内各密封点有无导热油泄

15、、渗漏等现象,并及时予以排除。4.5.7.6 巡检热媒系统动力用电、电压是否正常,备用电源切换是否灵敏可靠,避免突然停电给全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停电频繁地区,又无法配备备用电源,应考虑突然停电应急措施(如加设小型柴油机带热油泵并随时可启动)。4.5.8 热媒系统重点岗位(热油炉房、热油泵房、控制室、主用热车间等)应按给定配置齐全的消防器材,并定期培训操作人员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4.5.9 热媒系统中的导热油应半年抽样化验一次,其化验结果应存入技术档案。如果导热油的理化指标达到报废标准时,经报请有关技术主管部门同意后,更换新油。4.5.10 热媒系统中的检测仪表、电器开关应每年复检一次,确保其灵敏准确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