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罗亭》赏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967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格涅夫《罗亭》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屠格涅夫罗亭赏析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他的小说不仅反应了当时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早期诗作有巴拉莎、地主,重要的长篇小说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中篇小说有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

2、师。罗亭这一作品以罗亭与娜塔丽娅的爱情为线索,小说中的主人公罗亭出生没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胸怀大志,虽然有着诸多追求,却优柔寡断,一直一事无成。娜塔丽娅是一个大家闺秀,罗亭偶然到她家做客,她对他一见钟情,但她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结婚。于是,美丽勇敢的娜塔丽娅为爱义无反顾,决心要和罗亭私奔。可是,罗亭却感到犹豫和彷徨,最终选择了退缩。他以自己不能她幸福为由拒绝了娜塔丽娅,娜塔丽娅为此伤心不已。多年以后,娜塔丽娅已嫁为人妇,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而罗亭,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最终,罗亭走上革命的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 罗亭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可以说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

3、矮子。”他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才思敏捷,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却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徒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却不能正确运用、付诸实践。一旦付诸实践,便顾虑重重,急流勇退,充分暴露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而小说中的女主角娜塔丽娅是一个纯洁勇敢,坚强执着、为爱不顾一切的贵族少女形象,她的勇气让人钦佩。罗亭主要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探索,体现出当时知识阶层与整个现实之间的冲突。青年们崇尚空谈,不善实际,加上腐败落后的社会未能给有志于社会变革的贵族青年机会,因此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罗亭是他们的一个典型代表。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但在最后,他选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牺牲,这一悲壮的结局又给沙皇残暴统治下的俄国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