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966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当下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时代的要求需要我们科学谋划学校的未来,谋求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概况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这么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改实验,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全校教师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群策群力,取得了一定的业绩。歌声、笑声、读书声

2、,构建了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师生们同舟共济,精诚合作,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但我校缺少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现代化教育程度不够,功能馆室缺少场地。存在问题1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急需补充。现代化教育技术硬件条件匮乏,亟待补充。2009年主教学楼虽经抗震加固,但仍不满足现代教学所需教学空间;基础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的匮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发挥;运动场需要现代化改造;功能教室所需空间严重不足,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行政办公、教师办公场所空间小,设施差等,都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硬件因素。需要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还需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提高学校教

3、育教学管理的效益。因此,目前不能满足一所学校对现代化设备及场所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合校要求。2家校结合继续加强、有待发展。大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进城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协调发展。第二部分 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办理想的学校。内涵:构建书香和谐校园,奠基师生幸福人生,探索小班化教育的途径,发展共融性教研的思路。办学理念: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内涵:教师发展理念(自主发展,互助行动,反思创新)、学生发展理念(从自主参与中来,从实践体验中来)、课堂改革理念(自主学习,高效教学,愉悦互动)的价值观。育人理

4、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教育理想: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校园成为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办学特色:书香四溢满校园 民汉共融小班化校 训:堂堂正正做人,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校 风:勤奋 善思 互勉 进取教 风:严谨 务实 创新 奉献学 风:文明 自信 守纪 多思第三部分 办学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书香校园”;坚持因材施教,提升教育质量;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发挥自身小班额优势,积极务实推进

5、小班化教育,不断提升民汉合校后的办学水平。(二)确立书香特色项目“书香校园”?我们的理解是书的香气能像花香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读好书对教师、学生来说是最自然的事,让师生从书本中汲取阳光和水分。营造书香校园的切入口应该是读好书,倡导学生教师把读书作为学习与从教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用读书来提升师生阅读品味,提升师生的素质和个人修养,引领师生营造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智慧和生机的校园。我们建设“书香校园”旨在通过倡导师生读书,把师生培养成为“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三)实施小班化书香教育的思路小班只是教学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

6、;小班教育则递进为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使得对学生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密度以及师生交往关系得到增加或增强,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及评价发生全方位的变化并促进和带动教育理念的更新。小班化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育活动体系,体现出充分的合作与交往,强调为个性化成长服务。小班化书香教育是抓住学生的少儿的黄金时代,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无限的积累能量,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引领他们在书海里领略祖国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在书香校园里营造精神家园。(四)、发展目标(1)三年内逐步形成一套完整、高效并

7、具有书香内蕴的小班化教育特色的管理思想、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践行“以人为本、以章导行、书香引领”的管理策略。学校领导应成为各项读书活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2)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以德育处德育管理为龙头,班主任德育管理为主体,学校全员教育为基础,家庭、社会教育参与的工作格局。借助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实现德育管理队伍专业化,资源多样化、评价多元化。德育处丰富“小书吧”的内涵,使之成为学生课间静心阅读的良好去处。确定我校“书香儿童”的读书成长手册,学生可以把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阅读活动的作品,获奖

8、记录如实地记录到读书成长手册之中。(3)积极探索办学策略、途径,以科研为先导,将小班化教学策略作为研究的重点,使小学毕业考试的教学质量位列同类学校前列。(4)通过小班化教育和“书香教师”特色的争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锻炼一支理念新、会上课、善钻研、有内涵的教师队伍,为不断进行小班化教育研究与实践奠定人员基础。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建设“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诵读指导课”、“名篇赏读课”、“经典篇目诵读汇报课”等校本课程研发。(5)三年内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综合楼建成后有计划地完善内部设施的装备。完成校园的配套工程、美化绿化工程和学校书香文化的营造。通过

9、校园的环境布置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书香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隐性作用。(6)在总结、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合校后“和”的校园文化重建。通过强化文化意识,加强整体设计,努力营造引领全校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第四部分 各部门具体目标与措施目标一:学校管理一、管理工作指导思想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使学校管理实现民主化、制度化。积极探索适应小班化教育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书香校园品牌建设的领导、督导和评估,学校成立书香校园品牌建设领导组,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制订书香校园建设评估细则。二、管理工作总目标管理目标明确、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高效。三、管理工作阶段目标

10、和成果形成标志学校特色形成时期(2012年1月2012年12月)1、完善民汉合校的领导机构,进行重新分工,通过工作实践,使学校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分级管理意识有所增强。2、开展书香校园品牌建设的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使书香校园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宣传创建书香校园对学校发展的意义,对学生、教师的发展的重要性,让书香校园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师生甚至家长的心中。3、延伸与明园中学、准东3小等校际之间的学习群体和研究联盟,管理层的小班化教育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小班化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三)特色学校形成时期(2013年1月2013年12月)1、稳步做好推进工作,各部门职能

11、分工明确,协作能力强。2、用教育科研指导书香校园特色建设,集中力量突破特色建设中的难点,使我校的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在全市具有代表性。3、领导班子成员掌握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具有较高的研究、决策和协调能力,引领全校教育改革发展。四、管理工作具体措施(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作好党建工作,做好工青妇工作;努力建设好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职员工队伍;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二)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培训。通过校委会、教工会等进行专题培训,明确书香品牌项目建设的小班化教育的办学思路。明确要求。中层领导

12、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落实学校工作目标过程中能大胆创新,具有较强的执行力,逐渐培养他们工作中不错位、不越位。要求中层领导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团结协作,增强管理的合力。鼓励学习。组织中层领导有计划阅读教育类书籍、刊物,增强诊断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效能的能力,不仅不断发现问题亦能积极解决问题。争取机会让中层领导外出学习学校特色创建和小班化教育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从管理的各个层面,切实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的小班化教育育人理念。(三)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1、开展书香校园课题立项,学校的读书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自觉化,形成良好的读

13、书氛围,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在市教育局的基础上,制订我校书香校园特色建设评估细则。2、以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师资、优化教职工结构、促进小班化教育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定岗定责。2、修订适合校情符合小班化教育管理制度,把岗位职责、师德教风、工作制度、学生活动等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3、修订并完善学校有关制度: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干部素质要求考勤管理办法等,并制订成册。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四)加强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1、增加信息中心管理人员,提高专业能力。2、充分使用教育网办公管理平台,借助 OA 系统对各办公要素全面整合,实现学校与上级职能部门、学校与学校之间、行政与教师之间的工

14、作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整合管理,提高学校办事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性,降低办公成本,使管理趋于完善。实现校园管理网络化。3、逐步将学校的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德育管理、档案管理等均纳入信息管理的轨道。4、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配齐基础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目标三、教学工作一、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以教科研为先导,确立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同步成长的课题,以小班化教学为支点,站立前沿,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思路,推动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二、教学工作总目标经过三年的书香特色项目

15、的创建,通过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初步形成书香校园的小班化教学特色,力争在市区统考中成绩有所提高,进一步保持较好的教学质量。三、教学工作阶段目标和成果形成标志(一)特色项目建设时期(2011年1月2011年12月)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书籍的阅读和思想的学习,加深对实施小班化教育意义的理解,增强研究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教师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特别是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二)学校特色形成时期(2012年1月2012年12月)1、努力将小班化教育“本土化”,确定小学个别条件具备的年级先行开始小班化

16、教育实践,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摸索出一些适合我校的经验和做法。2、加大教师培训:通过外请专家讲座、挂职交流、学科年会、学科教研、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青年教师和民语言教师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能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策略、途径等。3、完善教研组建设制度,扩大教研组活动范围,在准东、明园地区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领导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进一步提高。(三)特色学校形成时期(2013年1月2013年12月)1、小班化教育推进到小学一半年级,取得初步经验,形成论文集,坚定继续深入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