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784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教师我们都知道,做官难,做清官更难;做老师难,做新时期学生喜欢的老师难上加难。是难,难难道你就不去尽我所能改变现状吗?打个比方吧,就如歌星吧,要有自己的歌迷,那么他才会有市场,才有价值,同样,老师也要有自己的粉丝团,也要学生喜欢你。只有学生喜欢你了,他就会乐意去接受你传播的知识,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下面,结合我自身4年多的教学,和大家简单的交流一下。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你呢?做新时期下学生们喜欢的老师呢?这就需要我们下点功夫了,首先要有高尚的精神品格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

2、以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在学生眼中是熠熠生辉的。由此看来,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关注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教师这种特殊的师表作用。在思想作风上,要力做到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在工作作风上,要努力做到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在待人处事的作风上,要努力做到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在生活作风上,要努力做到端庄稳重、亲切大方。精湛的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是学生关注教师日常工作的焦点,而它又更多地聚焦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尊重”与“平等”。传统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而现实要求我们教师走下管理殿堂的宝座,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我们自己认为“为学生好”的所有做法都是可行的,都能为学生所接受

3、,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新时期的学生,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我们距离一两个时代,我们不少教师失败在我们的好心行为不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造成教育的无奈和尴尬,学生并不需要不平等上的好心行为,不需要远离他们时代的苦大仇深的疾风厉雨的教育和忆苦思甜式的老掉牙的劝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平等,才能催生新的感动和唤醒。我们都应该有同感,好的学生惹人喜爱,差的学生使人烦恼,这是难免的。但是,教师却不能像艺术品鉴赏者和评论者那样,褒优贬劣、吹毛求疵。教师应该是艺术品的生产者-用优劣不等的原料,制作出同样精美的艺术品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人人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

4、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怎么做呢?要严格要求学生。有这么句话:“严师出高徒”、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但切不可盲目严格,还是得遵循相关原则的。要严而有格,即要有正确的标准;要严而有度,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严而有恒,即要始终一贯,不能反复,坚持到底;要严而有力,即要有科学、灵活的方法保证。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是教师任意提出的清规戒律。对学生的一切要求要合理,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有害于学生和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讲究方法,要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5、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共同的目的。二是“亲近”与“沟通”。学生在师生亲近与沟通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在学校,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各种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转移到自己的老师身上,由此产生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与肯定,甚至只是默默的关注和静静的陪伴。这时,师长般的引导,朋友般的交流,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由于长期职业倦怠患上了“教育冷漠病”而把自己的热情层层封锁。这让我想起了10月份到南师附小去学习的场景,那是一节五年级的音乐课上,场面有

6、些混乱,坐在最后一桌的一名微胖的男生来撩我:“老师,你是新来的老师吗?好年轻哦,你什么时候开始教我们呢?”由于是上课,我轻声说到:“上课要认真听课,懂得尊重老师,下课再回到你的问题。”后来他小小声的说了句:“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多加关注我们,才能更加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下课了,我和他交谈起来,之所以课堂总是这样,是因为他们心里很在乎老师的关注,是真确需要爱,我留了句话给他:“老师教学不容易,你们学习也不容易,但是只有彼此尊重,理解了,不容易才会逐步变成容易,变成我们一直向往憧憬的课堂,不是么?”不懂他听明白了没有。不过第二次去听课的时候,我发现他淡定了好多。“一句话,一辈子,一杯酒,一生情

7、”这句歌词再次说明心灵对话的神奇功效,学生需要心灵鸡汤。现代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感情与感情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共振。三、过硬的教学技能 现在的学生要求我们的教师是“全能型”的,他们知道的你要知道,更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应变各类知识的能力。我们是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我们从几十年前我们的老师那里传承来的知识,我们又无私的不变的倒给几十年后的现在的学生,我们从几十年前的老师那里学到或者捡到的教学方法现在又毫不知疲倦的重复,现在的学生怎能承受,学生知道的尝试的一些知识总量说不定比我们知道的还多,所以,我始终认为如果我们改变现状很无奈,那就尝试从改变自己开始吧。健康的个性形象,机智幽默,常引笑

8、声学生十分喜欢健康、开朗、活泼、幽默、自信的老师,欣赏老师的漂亮得体,气质高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我们走进课堂,要知道是游走在几十个生命组成的原野上,需要我们的是一种健康和清洁。所以,我们教师从爱美开始,从崇尚真和善开始,在学生面前永远展示出自己的健康和独特的个性!而且如果在你的课堂上,你能常常有语言的魅力常引笑声,我想,学生们会每天都会期盼着迫不及待的上你的课。那么作为一名老师,至少要学会偶尔的幽默感。我的课就深有体会,不少学生说特别喜欢听我讲话,因为我总是喜欢给他们讲很多事:有讲我的亲身经历、有讲故事、有讲近期周边发生的事情、有讲笑话、有就事论事例如我在上枯燥连

9、我自己都不是很喜欢的民族音乐欣赏课时,我就穿插了我在大学采风时的所见所闻,在讲这些事的过程中,我反复贯穿为什么民族知识非得放在教科书上供我们学习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什么民族的音乐那么经久不衰的原因,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还喜欢时不时开开学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总是有笑声。举几个我实际操作的例子。情境1:正在进行节奏练习,一名学生在看窗外发呆。我会走过去点下他的桌子,说到:“这位同学,窗外有什么特别美丽的东西么?你不觉得黄老师更加漂亮么?你不觉得黑板上的节奏内容更加精彩么?”他自己忍不住偷偷笑了下,不好意思答了句:

10、觉得,我就马上说道:觉得就用你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你的思想来,然后全班在一阵笑声后恢复精彩的节奏练习中。情境2:在一次唱歌课上,一名学生眼光散乱,明显神游八极去了。唱完一遍歌曲后,我点这位学生说道:“这位同学,唱歌的样子真可爱,嘴巴是动的,可是嘴型不对,眼睛丝毫不在书上,告诉老师,你去哪里神游了?不妨带我也溜达一下?”情境3:一般我的音乐课都是上午最后一节,学生都想着回家吃饭。铃声响前的一两分钟,就做好了收课本的准备。这个时候我会保持沉默,等学生淡定了后,我说:“同学们啊,你们家今天是煮红烧排骨呢还是麻辣鸡呀?那么着急着收课本?怎么不邀请老师也一块去呢?她们两眼望着我想笑不敢笑的样子,我继续说:再

11、坚持学习一下,铃铃铃完之后你们就可以去做你们最想做的事情了。”情境4:点到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底下一片哄笑。为了鼓励回答的学生,和婉转批评嘲笑别人的学生。我是这样说的:看来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一位名人。因为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声声的喝彩声。”我们都知道,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学会正确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表扬不仅仅是对良好学习行为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不良学习行为的一种否定,一种提醒。我经常走下讲台,因为这样一方面便于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在较近的距离上用敲敲课桌、碰碰肩膀、低声叫出名字等办法进行提醒。如果总是“蛛守”讲台,不但会失去许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

12、丧失对远离讲台的一部分学生的控制。这对维持课堂的纪律是很不利的。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说:又怕我,又喜欢我。下面和各位老师分享下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花了40年的时间收集到的9万学生所写的信,信中内容都是关于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保罗韦地在这些信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这12种素质为:1、友善的态度。“他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教书。”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3、耐心。“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在您听来也许可笑,但只有您肯听,我才能向您学习。” 4、兴趣广泛。

13、“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我立刻就喜欢他了。他走进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马上开始讲课。你能看得出他是熟悉教学工作的。他衣着整洁,事事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他长得并不漂亮,但整节课瞧着他,我没什么反感。他尽力使自己显得自然。”6、公正。“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7、幽默感。“他讲课生动风趣,幽默活泼,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8、良好的品性。“我相信他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9、对个人的关注。“老师只和好学生谈话,难道他不知道我也正在努力吗?”10、伸缩性。“老师,

14、请您记得,不久之前您也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得第一?”11、宽容。“他装着不知道我得愚蠢,将来也是这样。”12、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我的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分享完这12点建议,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思绪是往返在这12点建议间的,会给我们带来意味深长的感悟和给我们今后的行动指明了方向。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拿我们平时的各项培训会、讲座来说,如果上面的发言人演讲精彩,大家还会给点面子,听下去,更好的效果就是受益非浅,反之,如果内容无聊透顶,大家现在一定在想:还不如回家去打麻将。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得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摸索出能够随机应变的“绝招”,达到适用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的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