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594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代码:5025001学时数:64 理论环节学时数:40 实践环节学时数:24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一、性质学前心理学是一门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的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学前心理学也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一门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既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更注重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该课程与其他基础专业课程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参加工作所必须的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与知识。二、教学目标

2、和要求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旨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般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等基本原理设计出教学活动方案并给予组织实施。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改革与专业服务、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相适应,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之一,同幼儿卫生学、学前教育学构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理论支柱课程。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本学科特点,广泛采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的信

3、息,立足“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综合化,建构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系统化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课程内容模块化,以幼儿认知和个性发展为主线,形成四大单元,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总论、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序号教 学 内 容要 求1学前儿童心理学绪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明确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年龄特征;掌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掌握新生儿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掌握儿童动作及心

4、理发展的特点。4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掌握儿童感、知觉和观察的特点,掌握培养儿童观察力的途径、方法。5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趋势,并指导采取什么措施可以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6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掌握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掌握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效率。7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理解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掌握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方法。8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掌握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掌握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9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掌握儿童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特点,掌握如何培养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10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掌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懂得如

5、何培养儿童的健康的情感。12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掌握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掌握培养儿童能力、性格的方法。13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掌握学前儿童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社会性行为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掌握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五、教学模式、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 参观法、实习法。六、课时计划分配表课程总学时: 64 学时章节内容课时讲授课时实践训练项目及课时第1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绪论22第2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64幼儿在游戏中心理发展的特点2课时第3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6、62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实验2课时第4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2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实验2课时第5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42儿童观察发展的实验2课时第6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42幼儿记忆广度的实验2课时第7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42用作品分析法了解幼儿想象力的发展2课时第8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42三、四岁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实验2课时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64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实验2课时第十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44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64幼儿的智力测验2课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64社会性同伴关系测量研究2课时七、实践教学安排项目学时能力目标训练方式地点考核幼儿在游戏中心理发展的

7、特点2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年龄幼儿年龄创造性游戏(或主题游戏)的特点和游戏所反映的心理特点。着重通过动作和言语观察游戏中幼儿想象、思维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发展的特点。实操幼儿园项目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2通过观察儿童手的动作和行走动作的发展,了解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实操早教中心项目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实验2实操幼儿园项目儿童观察发展的实验2通过儿童对图画的观察,了解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实操幼儿园项目幼儿记忆广度的实验2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忆广度的情况。实操教室项目用作品分析法了解幼儿的想象力2运用作品分析法了解儿童想象力发展水平与特点。实操幼儿园项目三岁前儿童言

8、语发展的实验2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三岁前儿童发音或说话,并观察他们对言语的反应,以了解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实操教室项目三、四岁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实验2实操幼儿园项目社会性同伴关系测量研究2了解幼儿同伴群体的整体人际交往状况和结构特点;了解幼儿同伴群体中每个幼儿在全体群体中的地位和同伴关系。根据其提名结果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交往类型;从性别维度上,探讨各类型幼儿在男女中所占的比例。实操幼儿园项目幼儿的智力测验2掌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内容,知道智力测验的方法和步骤。实操幼儿园项目八、作业(习题)及要求(一)案例分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

9、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要求学生运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二)案例分析:最近,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心理学知识对孩子患口吃的

10、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九、考核方式采用“项目考核+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 (1)知识考试(占50%)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构成。 (2)实践考试(占50%)由教育见习(见习报告)、教育实习(实习报告)、教育调查(调查报告)、教育观察(观察报告)构成。 (3)本课程学期成绩由基础知识考试和教学实践考试两部分构成。(4)在考试形式上,基础知识考试以闭卷考试为主,但是能得到社会认可、认证的学生,比如参加市级以上的专业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即可免除基础知识考试;实践考试以开放性的实践作业为主,比如各种见习实习报告。(5)在评价结果上,把以分数为主的评价结果转变为以考查综合素质为主的等级制。十、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教材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满足教学需要,便于学生切实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选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学前心理学(2008年4月第一版,2009年第9次印刷)。(二)参考书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 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3 杨丽珠.儿童心理学纳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十一、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