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337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考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以产业模块为单位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经开区将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立足对本区优势产业进行新技术改造所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形成基于内生的产业发展路径。一、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进行战略转型期,新能源、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将形成新一轮经济繁荣的制高点,全球各大经济体分别制定“新发展战略”,其中美国政府于2009年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重整

2、美国制造业框架,意在新一轮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继续保持世界领导地位。2、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求。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只让全球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国家发展规划的需求。国家“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指出,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其中改造提供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2014年04月17日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3、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二、经开区产业结构发展问题1、经开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开区目前拥有一批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企业,但是整体的产业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冶金、纺织为主,近年来大力度的引进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过由于外资企业实行技术保留,本地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未能满足企业需求,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多的上行障碍。2、经开区高新企业数量增长较缓。2014年,#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工业总

4、产值1961亿元,现有企业3000余家。而2014年区内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增长21家,目前总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3家,占全区企业比例还不足3%。3、经开区人才企业规模有待突破。截止目前,#经开区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企业122个,其中主要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但是目前为止,只形成规模企业30余家,国内外行业龙头3家,大部分的人才企业还处在缺乏资金,缺少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等企业发展阶段。三、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举措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转型升级进入攻坚之“战”时,#经开区对产业进行深度调整,将智能装备、再制造、电力电子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探索产业大

5、升级的“新路径”。通过利用本地优势产业进行新技术改造以及善用他山之石,形成智能装备、再制造、电力电子三大优势产业集群。1、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培养。在引进人才企业、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及本土企业产业链延伸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本地的人力资本要素达不到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无疑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制约。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加大本土高校的人才培养,#经开区拥有江苏科技大学(#校区)、沙洲职业工学院、#电视大学及#职业教育中心等大中专学院,充分发挥本地高校同本土企业紧密联系的优势,为本土企业专门提供对口技能培训班,组织优秀学生到企业里实习,联合培养,提升人力资本要素。另一方面,引进紧

6、缺型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在管理、技术研发、技术监测,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外来人才公寓,组织青年人才活动,丰富人才生活,留住人才,通过外来的新鲜血液提升人力资本要素。2、加快高新企业培育引导。加快对园区企业中发展较快,产业前景较好,市场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充分调动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鼓励区内企业加大研发成本投入,同时重视企业科研、高端技术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相配套的各级科技支撑项目挖掘,以项目需求带动企业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加强人才企业服务配套。加强政府为人才企业服务的功能性,一方面,加大人才企业的走访,做好区内人才企业的台账资料,保持对人才企业包括投入、销售、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动态信息的了解;一方面,根据人才企业的需求,开展上级人才项目申报座谈会、企业销售推动座谈会,人才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相关银行人才企业推荐会,企业本地员工招聘绿色通道等创新活动,切实解决人才企业的各项需求;另一方面,总结人才企业服务工作经验,把一些见效快,人才企业反响好的服务工作进行整合形成制度性工作,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使人才企业服务工作正式走上正轨,尽快让人才企业走向高速发展阶段。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