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321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环境中的动态生成 浅谈互动合作式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福建省福鼎市第三中学 周明捷 摘要:新课改理念召唤互动合作式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它应该是教学环境和谐,师生互动合作,教学资源动态生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规律,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积极营造良好、和谐、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关键词:互动合作环境和谐动态生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那种单纯靠教师讲授,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个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背道而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生命个体,课堂是教师

2、“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师生思想、情感交流对接桥梁。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的知识情感在动态和谐的环境中自然生成的。本人认为,思想政治课互动合作的活力课堂应该是生态环境和谐,师生关系良好;课堂动态生成,各种教学资源自然流动;师生互动,教学愉悦的过程。一、促进环境和谐,营造活力课堂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本文所述是指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它是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构建思想政治课

3、的活力课堂应该是环境和谐,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师生、生生关系默契融洽友好。“没有学生参与的教,是不成功的教,没有教师指导的学,是不成功的学”,要促进环境和谐,营造活力课堂,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互动环境,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是平等中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关系。教学实践显示,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少不了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彼此间真正做到相互理解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多

4、,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是在课堂上营造出师生互爱、互动的课堂心理氛围。其次,师生要个性共扬。个性共扬是指教师发扬自己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个性的丰富和发展,善于在瞬间捕捉学生的瞬间的情绪变化和临场表现的经济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权威。并给学生方法,如“变一变”“加一加”“改一改”“评一评”“试一试”等,通过思维体操,让学生自主操练,兴趣与欲望得到满足,在知识的支撑下,创造的火花将不断地闪现。再次,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互动形式。为了培养

5、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互动形式。采用师生互动,共同创设情境材料,共同质疑,共同析疑、解疑,共同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第一,巧设教学情境法。教学情境法是师生互动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它有目的地创设或引进一个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从而刺激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生成、情感升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设疑探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上“人生的真正价

6、值在于贡献”课时,用多媒体展示本市残疾人企业家冯作友的先进事迹:他患身残志坚办企业,事业有成还资助十几位在读师范生。学生在观看了上述画面和事迹材料,感情的闸门打开了。然后出示问题:冯作友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是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结合当地实际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构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重视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形式可以生生合作,小组合作,整个班级合作等。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课前把学生事先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员按任务分工,设负责人,提出主题。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建构知识结构表、收集信息,然后组内讨论交流倾听,整理知识系统负责人把本小

7、组讨论的结果汇总反映给教师,教师再根据这些结果,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学生普遍存在疑问的问题出来作为重点分析与讲解。第三,让学生上台演讲,让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当然,学生要上台演讲时就要作好课前充分的准备,在课外找到一些有关本节的资料,准备好解说词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师生互动形式就没有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调,学生的兴致也比较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也增强了教师进取精神。二、实现互动合作,催化动态生成资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心灵交融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

8、课程新资源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促进动态生成教学资源。首先,要重视教学预设与生动的相互关系的重要性。预设是教师课前对课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生成性课程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文本与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同样呈现了师生生命过程的各种体验。活力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学生的生命体

9、验。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预设外,还必须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和“空白”,注重课堂的动态性构建互动平台,促进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其次,积极促进动态生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不是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灌输式的传授,而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教学中促成动态生成。教学中师生通过交流互动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不断“催化”生成新的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学生的见解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提升;通过交流互动合作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整个课堂就成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交

10、往系统,学生的思维在这里被激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比如在教学价值规律中,我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同学们展示 “本镇经济开发”过程中缺少资金、技术等具体困难的资料图片等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围绕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难题,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学生们想了许多好办法,如发挥闽东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敢干敢为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利用外部力量来解决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中奥秘的兴趣。同学们在交流汇报中资源共享,甚至引发争论,在争论中更加深刻理解了材料中所蕴含的价值规律的观点道理。整节课在师生、生生互动交往中,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有些学生不仅

11、对知识有了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而且大胆对本地开发提出许多具体的设想。做到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到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既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善于动脑的好品质。又比如,在教学“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的关系”,老师说:“规模是否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有一个学生思考后就说“可以用抛物线来表示,规模经济一旦超越了限度,管理成本会加大,经济效益不仅不会提高,还可能走向反面”。说着走到黑板前,画了横轴为经济规模,纵轴为经济效益,中间向下的抛物线是经济效益走向图。这张图很形象地表示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的关系。这些都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从学生课堂中自然生发的教学资源,是教材中所没有的,

12、教师在预设中也难以预料。生成并运用这种教学资源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因为它来自生活,来自实际。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生成更有活力,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超越文本。三、激情引趣,实现教学过程愉悦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一节富有节奏感,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师生达到情感共鸣,这里有求知者获得知识和探索的愉悦,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感的愉悦。教学高潮的最大特征是双方的情感达到高度一致,共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那么,如何去营造情感共鸣、引发兴趣浓厚的课堂气候。首先,教师

13、要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教学缺少了情,认识活动便成为一潭死水。教学缺少了美,思维悟性也会窒息。因此,教师要做到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如在课堂播放一些音乐、电影电视插曲,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条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课堂感染力。上课能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他们的思维与教师的步调一致,达到共鸣,这就是成功的一课,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其次,让政治课回归生活,让师生在课堂里感悟生活。思想

14、政治课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因素与学生的情感、兴趣相连。所以,我们要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自己。如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增强吸引力。如上“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就启动学生思考:“海西建设中,对我们宁德正处在海西东北翼的崛起,有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开发?”他们思考提出了许多好思路:历史悠久的白琳工夫茶,名闻天下的古民居等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本校学生竟相购买电动车、MP3等现象,我就布置课后作业:调查自己家庭的收入状况及消费水

15、平。如何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状况,优化自己家的消费结构?学生们对这些活动很有兴趣,活动开展得很好。激励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发展自己。第三,巧妙应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果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减小理解的坡度。并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建设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活力课堂归根到底还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更新观念,善于把握教学规律、心理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运用教学艺术,积极营造良好、和谐、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就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参考文献:1、中小学教育(京)人大复印件2007.32、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年7、8、9期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