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54658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 岔河乡中心小学邓贵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老师们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理论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现在的数学课堂中,老师们关起门来上“家常课”时,是不太愿意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就起原因,在于小组合作学习不好操作而且效率不高。有的老师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多是流于形式,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规则失范中流于形式。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省时高效,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我在不断的琢磨学习、思考、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

2、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有指导孩子合作学习的规则意识,要有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意识,才能不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走入误区。小组合作学习误区一:放下去,收不回。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在中高段,一般来说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放下去会讨论很激烈,往往出现在小组内无限的讨论下去,会很难收得回来,甚至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误区二:耗时长,收效甚微。大量的时间用于讨论,成为部分学生的“乐园”。小组合作学习误区三:组内交流,强者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部分学生的口中,一些孩子得不到交流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强者的

3、表演舞台。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四:组织交流,流于形式无实效。组织交流,活动没有目的性,没有能够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进行,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单纯的活跃课堂,为了活动而“活动”。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

4、时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实时点拨,实时讲授。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下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

5、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合理把握,对教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中总结,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给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方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让学生自己做决定,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最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