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646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内外部事物的变化,都可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冲击,出现心理矛盾。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能否顺利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决定着个体的心理是否能够走向成熟,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师长,社会会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了解必要的保健常识,加强平时的心理保健,维护心理健康十分必要。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一般有三种解决途径:心理调适。适于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心理不适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可由个体自行完成。心理咨询。适于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轻、中度的心理障碍,应由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适于重度的心理障碍和各种程度的心理疾病,要由专科医生通过心理咨

2、询,心理训练乃至适当的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当代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大多为心理不适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可通过自我心理保健来解决。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关键要立足平时,要树立一套正确的人生理念和健康理念,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还要形成一套健全的心理防卫机制,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选择一些适合个体的心理调适方法。一、健全心理防卫机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体与客观现实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用自已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和处理,以减少痛苦和不安。这种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脑,减少不安,远离痛苦,以恢复情绪上的平衡并保持心情安稳的反应形式,

3、便是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个体心理适应机制的一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心理防卫手段很多,在此仅介绍以下几种。1.有机变换有机变换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接收角度和强度的转换,或对原有心理认知进行重组,或迁移、升华后,使外部刺激与心理认识互为进退地实现协调一致,避免心理矛盾冲突激化所造成的心理困境。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回避法: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回避、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可以使此刺激形成的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灶。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因此,在某一心理体验可能导致某一心理困境时,就该主动回避,不在困境的时空中久久驻足。(2)淡化法:减少关注直至自然

4、改变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从而减轻或消除外部刺激对心理认识的影响,弱化心理体验的强度,从而减轻心理认识和心理体验的冲突。(3)自慰法: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借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虽然,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持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4)转视法: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在审视、思考、评判某一客观现实或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常会把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难转眼化为乌有。(5)换脑法:转视法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换脑法就是转换认识,更新观念,重

5、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时,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6)升华法:人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往往与他们的心理固着有关。把固着的心理认知转变到另外更为积极的心理认知,这具有提高层次、变消极为积极的性质,即升华性。用新的高层次的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心理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心理认知固着,从而消除消极的心理状态。“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这个道理。(7)补偿法: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或变换实现目标的途径,或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障碍,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方法。(8)降温法: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及时调整目标,使之更加切

6、合实际,易于实现。2.合理宣泄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万事如意”,都会有失意或不满。心理调节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另一方面,一旦这种情绪无法避免,合理宣泄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办法。常见的合理宣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向人倾述。心里有委屈和痛苦,不妨找到至亲好友倾吐;或找到与自己不相干的陌生人,尽情诉说。这样,就会感觉紧张的精神松弛许多。(2)诉诸文字。心中的苦水顺着笔端流泻出来,心情可能会平静许多。(3)大哭一场。心理医生认为,压力导致失衡,而哭泣可以使你恢复平衡,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消除。选择适当场合,大哭一场,这是你缓解心理压力的安全阀。(4)劳己筋骨。心中愤懑不已,或万千烦恼

7、难除,可以投入地消耗一下体力,直到精疲力竭为止。(5)纵情一笑。经常适时地开怀大笑,有益于心理健康。笑能使困境和窘迫转化为轻松和自然,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淡化苦痛,化解误会,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3.借助外力环境调节法就是一个有效的调节方法。环境对人的情绪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情绪不好时,重新布置一下居室,使之明亮宽敞,心情就会变得开朗;到大自然中欣赏一下美景,散散心,就会顿觉神清气爽,身心欢娱。除了环境调节外,还可以有音乐调节法、活动调节法等。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包括生活习惯在内的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益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调节,减少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

8、生,是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人的生活习惯包括学习工作习惯、娱乐消遣习惯、饮食起居习惯和嗜好等等。生活习惯受到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寿,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则会造成危害。所谓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益于人的心身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国学者贾伟廉主编的健康教育学根据我国国情,把良好的生活习惯概括为以下八条: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善用闲暇;营养适当,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酗酒;家庭和谐,适应环境;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好清洁,注意安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有害健康

9、的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有:吸烟;饮酒过量;不恰当的服药,包括未经医生处方服药和不按医嘱的方式和剂量服药;体育运动不够或者突然运动量过大;热量过高和多盐的饮食,饮食没有节制;不接受合理的医疗处理,信巫不信医;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破坏身体生物节奏和精神节奏的生活。生活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每天习得而成的,因此,它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学习来改变。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因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完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和环境监督来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应有明确的目标,其次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生活有计划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科学的作息制度是使

10、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提高活动效率的保证。但是,据大学生生活习惯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学生生活没有规律。如果生活缺乏规律,经常破坏生物节律,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负性情绪增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学习效率降低。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容易使身心受到损害。大学生应该做生活的主人,安排好学习生活,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劳逸结合,作息时间有规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2.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不仅对生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重要作用。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肌肉发达、关节灵活,增加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使人反应灵活,适应变化,缓解因学习压力

11、过大而造成的精神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更可以培养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和勇敢拼搏的奋斗精神,促进潜能的开发。因此,加强体育运动,是大学生日常心理保健的途径,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要求。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以及季节变化来选择运动的方式和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是科学的态度。3.合理饮食。饮食习惯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营养和科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然而,大学生中的不良饮食习惯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不吃早饭;偏食、挑食;为了减肥,过分节食等。合理饮食应该是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协调,不暴饮暴食;少吃多盐食品与甜食;创造良

12、好的进餐气氛,细嚼慢咽;多吃水果和蔬菜,做到营养均衡、充分。4.不吸咽少喝酒。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健康。医学研究证明,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癌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吸烟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长期吸烟会使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并影响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饮酒成癖或者大量饮酒,对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酒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导致胃炎、胃溃疡、酒精性肝硬化,诱发高血压和心肌梗塞。酒精可引起多种脑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抑郁、幻觉、妄想以及遗忘症、痴呆症等。大学生平时应做到不喝酒,特殊场合饮酒也要做到有节制,避免过量饮酒。5.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大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为自己和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