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535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思想观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抓住发展机遇 转变思想观念 -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一、 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1、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确切疗效。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宝,正以其取之自然,毒副作用小,特别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确切疗效,为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如:慢性支气管炎西医只能治标,而中医却能治本,一个小小的偏方就能从根除。世界卫生组织寄希望于中国的中药对一些疑难病症如艾滋病、癌症有突破作用。 2、在医疗保健方面有独特优势。受人类回归自然思潮和西药毒副作用的影响,人类兴起了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潮。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模式的改变,将加大中药的需求。随着这一观念的确立,有医疗保健作用的中药和开发产品将倍受消费者青睐。如食品、饮料

2、领域的药膳、药酒、药茶等;化妆品领域的中药美容、护肤产品;农业领域中药材饲料添加剂 ,植物农药等;保健领域的中药牙膏,中药保健服饰等等都是很受消费者欢迎。这些产品的开发利用无疑将加大中药的市场需求。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药膳的卫生保健作用越来越予以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科学手段对中药进行系统研究,并派人员来中国学习。如法国、德国、西班牙政府相应成立中药食品学会,专门负责开拓药膳食品。德国、日本、法国等政府都愿出资同中国联合开发药膳食品。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用药膳食品防病治病的人数已占全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全球约有6亿人食用药膳。专家估计,药膳食品将在二十一世纪为

3、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所接受。 3、中医药国际化获得突破。2010年对中医药行业来说,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是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摆脱中医“伪科学”的尴尬身份;复方丹参滴丸是首个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主流医药市场的中药品种,它标志着中医药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挺进国际医药市场。这将对中医药的国际化产生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大幅增加中药的市场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医药出口都是以两位

4、数的速度增长。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传统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的研究力度。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开发研究。这将加大中药的国际市场需求。不少保健品享誉海内外,并获国际大奖。中药材作为我国的“国宝”,不仅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特殊药品,而且最终将从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医药科学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被医学界和人类保健学者所重视。随着中医药的日趋走红,我国的中药材市场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4、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据有资料显示:2009-2010年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上涨品种约有80%,涨幅最高的达到2-3倍,涨幅最小的为1

5、0%,与2008年相比涨幅超过40%。我国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从1995-2009年的15年间增长了15倍,每年消耗中药材大约40-50万吨,近年已攀升至80-90万吨左右。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将突破百万吨大关。 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医药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药材生产作为中医药的基础环节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 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药材生产。 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 我国的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由以往的为种粮而种田的模式向为效益而种田的模式转变。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竖立新的农业生产观念。 (一)、以效益为中心:什么效益高就发展什么 发展药材

6、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效益。什么药材品种效益高呢?发展药材生产,首先要求我们确立“以效益为中心”、“为效益而种田”、“为增收而种田”的观念。抛弃传统的“为种田而种田”、“为种粮而种田”的观念。变“我今年多收多少粮”为“我今年多收多少钱”。观念决定行动。粮食生产亩产值在500元左右;药材生产亩产值在1000-3000元;高者5000-10000元,甚至更高。一样的面积,同样的付出,我们为何不选择高效的药材呢?但药材生产也并非谁种谁富,谁种谁发的万能项目。也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生产者不仅要有较高科技素质,而且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超前的发展眼光。选择那些有发展潜力的药材品种,并运用先进的科学

7、技术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二)、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缺什么就发展什么 物以稀为贵,货缺才能价高,价高才能效益高。这是市场的规律。什么品种货缺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药材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对目标品种的需求量、库存量、生产发展情况、外贸出口情况、产品开发情况、市场行情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排查,并作出科学预测,从而选择出市场紧缺、行情看好、有发展后劲的药材品种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我们生产的药材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三)、以科技为依托:向优质高产要效益 市场再紧俏,行情再好的药材品种,如果没有优质高产作保证,要想获得高效也只是一句空话。怎样才能达到优质高产呢?这就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了。因此

8、,我们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良种良法,运用到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哪个药材品种产量高、质量好就用哪个;谁的技术先进可靠就用谁的。科学技术是优质高产的保证,是药材生产获得较高收益的基础。 (四)、规模化:让效益最大化 既然我们选择的药材品种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又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并且有较好的收益。我们就应该争取效益最大化。怎样才能让效益最大化?这就是药材生产的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效益最大化。2004年-2005年,我们种植一亩生地,产值8000元。种植10亩,就是80000元;如果种植1000亩呢?那就800万元。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在选择了较好的药材品种后,就应大胆地进行规模化

9、生产,以争取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但在我们进行药材生产规模化的时候,必须考虑该品种的市场容量,将药材生产规模控制在市场容量以内。如果生产规模超过市场容量,生产发展盲目扩大,市场就会走向反面,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说,规模化并非越大越好,而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鉴于药材规模生产高效益、高风险的特性,建议有关方面最好聘请市场专家作参谋,科技人员作指导。或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五)、产业化:让效益更持久 高效药材品种面临的情况往往是,效益一高,大家一哄而上。一哄而上的结果又造成市场的供过于求,行情下跌。这样,这一高效药材品种就会价格下降,效益不高了。因此,市场上的高效品种也不是一成不变

10、的,这是生产者最头痛的事,怎样才能让高效药材品种的高效益更持久呢?专家开出了秘方:这就是药材生产产业化。产业化要求我们在进行药材规模生产的同时,注重各个生产环节的合理衔接,注重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营销、拉长产业链,扩大市场需求,从而达到让高效更持久的目的。因此,目前我们有条件的地区和有条件的企业大都积极地投身其中进行探索。这中间有成功的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有理由相信:药材生产产业化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最终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怎样发展药材生产呢? 三、怎样发展药材生产 (一)、选择药材品种 发展药材生产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选择最佳药材品种的问题。怎样选择药材品种呢?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选

11、择药材品种。某一药材的生长发育是受一定自然环境影响的。适应这一环境的药材品种则生长健壮,成功率高。反之,则不易成功。因此,我们发展药材生产时,首先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气温,年降雨量、无霜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土质:土壤粘度、土壤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药材品种进行发展生产。自然条件关系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药材生产的成败。是药材生产成功的先决条件。 (2)根据药材市场行情选择药材品种。药材市场行情直接影响着药材生产效益好坏。因此,我们在发展药材生产时,还要注意药材行情。选择那些适销对路,有发展前景的药材品种。做到市场缺什

12、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效益高就发展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深厚的市场知识功底,对药材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了。如何科学预测药材市场行情呢?这需要一整套药材市场知识,它牵设到药材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药材市场的周期规律,药材市场“淡与旺”规律,影响药市行情的因素等等。只有市场行情好的药材品种,才能卖上好价格,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根据三大原则选择药材品种。这三大原则是:投资小、见效快、易管易种。药材的生产周期快者一年半载,长者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载。其间的市场行情和自然灾害很难预料。这便决定了药材生产的风险性。因此,我们在选择药材品种时,要尽量选择那些投资少、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易管易种的药材品

13、种。同时,还要注意长、中、短期药材品种的统筹安排,合理搭配,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二)、精通栽培技术 我们在将要发展的药材品种确定后,就要看自已有没有栽培这些药材的技术。药材的栽培牵设到气候、土质、播种期、播种量、水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加工等各环节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栽培过程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 ,都将影响着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高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决定种植某种药材时,一定要懂这些药材的栽培技术。药材栽培技术是药材生产成功的基础。 ( 三)、市场专家作参谋 科技人员作指导 药材生产的最终成功应该是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和科学技术的准确应用的结晶。药材生产者由于受文

14、化、专业、职务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把这些知识都 精通。而市场专家和科技人员则是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他们对这一领域里的专业研究要比一般人士专业、全面、系统,并有独到之处。因此,我们在发展药材生产时,特别是对药材进行规模生产时,最好聘请那些市场专家作参谋,聘请科技人员作指导,以提高药材生产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四)、实行药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我国的药材生产发展到今天,正由一家户分散的零星种植 ,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是便于集中管理,便于科学技术的集中推广应用,便于形成整体效益,便于培育支柱产业。因此,它代表着今后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但规模化、产业化也有其不足

15、的一面。由于规模化、产业化面积比较大,环节比较多,船大掉头慢,各环节难免发生脱节现象。一旦失误,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发展药材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其优势,也注意其缺点,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 五)、按国家新药典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药材生产 中药现代化已列入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药现代化首先要求药材生产必须达到国家新药典标准要求。因此,我们在从事药材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国家新药典质量标准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药材。只有这样,我们生产的药材才能赢得市场,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六)、避免二大误区 误区一:先试种再发展。我们在从事药材生产的推广中,常遇到一些农民说:我们不懂药材栽培技术,想先买少量的种子回去试种,等试种成功后,明年再大面积发展。从药材栽培技术的角度上讲,这一观点无可挑剔。特别是那些刚引种者,由于不懂技术,又无经验,应该先试种再发展。但从市场角度上分析,这一观点又有些欠妥。因为市场行情在不断变化。今年药材好行情,明年未必行情好。今年药材价格高,明年也许是低价。今年药材试种成功,明年发展,若遇药材降价,也无效益可谈。这就是说,先试种再发展的做法,往往贻误少纵即逝的市场良机。我们应当在准确预测市场行情的前提下,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规模生产,一举成功。 误区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