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497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思考包彭兴 2009年3月16日一、县级电大为什么要服务“三农”?二、县级电大能否服务“三农”?三、县级电大可提供三农哪些服务?四、县级电大如何服务“三农”?一、县级电大为什么要服务“三农”?1.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县级电大服务“三农”,主要是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来服务“三农”。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主体,依靠农民,培养农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

2、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多且整体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当前,多数地方农业留守人员呈现老龄化、妇女化、没文化的“三化”现象。农村文化的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县级电大重心下移,将远程教育伸向农村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发展农村文化的需要,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县级电大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首先必须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新的生产力水平保障农村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其次要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

3、城镇化,培养农村社会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以满足农村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目标,促进农民就地转岗、就地转移;最后就是要为提高农村的基层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现代社会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服务的重点,就是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秀教育资源送到教育欠发达的农村边远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县级电大服务“三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途径,符合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情需要。 2. 县级

4、电大 服务“三农”,是我国构建公平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 县级电大 服务“三农”,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维护社会教育公平的一项利民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民一直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远程教育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理论的实际体现,就是要通过发展农村远程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和城市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缩小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最终实

5、现共同富裕。发展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就是要利用远程教育能够实现的空间覆盖面,以及普遍性、开放性、分散性、机动性、及时性、服务性等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当前,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开展以电大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通过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构建公平和谐的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3. 县级电大 服务“三农”是电大自我发展的需要 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广播电视大学自身优势的发挥,也是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电大教育,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

6、育要“三个面向”思想的开创性实践,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并为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内的“六大工程”,并把电大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力军,批准实施“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验。电大几十年来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

7、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办学方针,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参与农村教育、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电大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就是站在电大自身“巨人”的肩膀之上,是其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 面向“新农村”建设,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前景和教育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内在社会动力,也是电大伸向农村、为农村教育服务的社会基础。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要求各地政府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也要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这

8、表明,为农村教育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是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二、县级电大能否服务“三农”?1、县级电大有多年为农服务的经验。电大办学一开始就一直坚持四个面向的办学方针,培养的目标就是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县级电大又是处于电大系统的最基层,可谓农村电大。30年来县级电大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为当地的农村培养了大批致力于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县级电大具有为三农服务的办学优势: 目前的县级电大最大办学优势就是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而电大远程教育是最适合农民的一种教育。电大实行系统办学, 已经建成覆盖全国各类教育的办学网络。电大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841 所地(市)

9、分校和1742 个县级工作站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地网、人网 “三网合一”的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把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电大远程教育实行开放性教育。电大系统凭借其网络化、开放性的巨大办学优势与多功能作用, 面对广大农村人员对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可提供各种低、中层次的进城民工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提供面向广大农村从业人员的农村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可以说,农村的所有

10、人员都可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发展、培训的学习内容与有效形式。正是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开放办学的网络优势和多功能作用,才能使面广量大而形式、层次、类型、要求多样的农村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全能教育与终身教育得以真正的推广、普及和扎实而深入的开展,使农村学习型社会得以真正的建立和发展。3电大远程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职业人的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它既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又包括农村各业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的 “大职教”, 远程教育其层次是多重的, 内容是丰富的。它可以适合、满足农民需求,

11、实现农民就业、创业致富、转移、及其它需求的愿望。它是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孵化机”, 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催化剂”, 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器”。4电大远程教育成本低廉。现代远程教育借助系统优势与现代教育技术,实行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电视、多媒体、视频、网络为载体的一人讲课、全国千万人同时收听收看进行学习的大面积授课方式与大批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凸现教育经济成本最小化、最低化、最优化的鲜明办学特色与优势。同时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在开展农村教育时,是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宗旨,以服务农民为准绳,尽最大可能减轻农村学习人员的经济负担。尽量采取“送教下乡”等形式,把课堂开到农村的

12、田头,把讲座办到农民家里, 使学员能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大大降低了学员因耽误工作产生的机会成本及差旅费等产生的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电大教学资源是即时、优质、实用的教学资源。而且教学方式形象、直观、生动。面对广大农村人员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继续学习困难实际,电大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电视、录像、VCD这种生动、形象、直观、具体、浅显的教学方式,通过声、像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课与解说,使广大农民就像看电影、电视一样,既看得见,也听得懂,还能使大多数人都学得上,并在轻松和娱乐中学习、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与此同时,电大远程教育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

13、现场教学活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中干,干中学,使得广大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手把手帮助下边学边干,这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能使他们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科学技术很快地运用到家庭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的加工等生产实践,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从而促进农村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活动的开展,由此打下农村学习型社的坚实基础。灵活性教学管理方式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夏秋大忙,春天稍闲,冬天大闲,故夏秋是农民忙农田生产的季节,冬春则成为其进城打工或处于完全的休闲时期,他们希望能有闲时学习、忙时少学或停学的灵活办学、教学管理机制。与此要求相适应的是,现代远程

14、教育采用灵活的办学与管理方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并为农民提供学习上的方便与条件,而且能提供随时随地、多种形式的快速、方便的教学、助学服务。广大农村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农业生产、工作实际,制定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至于学习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完全由自己自主确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作业何时完成,何时参加考试、考核等,都给农村广大学员选择上的很大自由度,实行一种真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广大学员以学习上的极大方便与自我调节的余地。这为农村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可能、方便和条件。县级电大有为农服务的办学条件以我校为例,目前奉化电

15、大已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各种教育类型齐全。“五教”(学历教育)、职、继、成教、远程)办学层次多:有本、专、中职、(业余成人中专、)职高、电大为三农的服务面可以覆盖县域农村:有绿色通道、立交桥、考证系统力量、县级高校(龙头)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资源:中职学校、成人学校、(农广校)平台、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农科站、协会、劳动部门、农业部门电大有教学点、下辖学校:莼湖、溪口。(成校、教学点、社区学院)三、县级电大可提供三农哪些服务?县级电大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

16、八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为乡镇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服务;二是为农村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三是为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四是为乡村党政干部自身的“四化”建设服务;五是为乡村举办其他高等教育提供基础服务;六是为农村青年自学成才提供服务;七是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八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四、县级电大如何服务“三农”?服务“三农”总体思路: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远程教育放大服务功能拓展办学空间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一)以职业教育为统筹,促进开放教育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全面推进, 职业教育将在区域经济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下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现阶段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强调以职业教育为统筹,以技能就业为导向, 必须彻底改变以往根据办学条件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