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496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畜牧毕业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模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南丰畜牧养殖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南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现代畜牧业的建设。目前,我镇已建成的养殖规模户有19个(其中:奶牛养殖户1个、猪养殖户18个),饲养奶牛30多头、生猪1200多头。为进一步改善我镇生态环境、搞好防疫和提高畜牧养殖效益提供可能。1 养殖建设概况1.1 发展规模目前,我镇已建成的养殖规模户有19个(其中:奶牛养殖户1个、猪养殖户18个),饲养奶牛30多头、生猪1200多头。1.2 主要模式运行模式采用了“四统、一分、一集中”。即:领导、规划建设、防疫治病、担保贷款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一分”是指在镇里分户饲

2、养;“一集中”是指集中宰杀。2 养殖建设标准(1)场址远离各种污染源,符合防疫条件要求,地势平坦、干燥。(2)符合市畜牧局制定标准养殖建设模式: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养殖场有围墙,门口设有消毒池,养殖场实现“三通”,即通水、通电、通路。具体绿化方案。(3)养殖场内规划有门卫室、消毒室、隔离区、治疗室、管理室和饲料加工室及排水沟等必要辅助设施。并有防疫、检疫、消毒、改良等管理制度。(4)养殖场有管理机构或组织,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且聘用有专职或兼职防疫、改良专业技术人员。3 养殖建设的政策措施(1)养殖业专项资金的扶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含养殖场防疫体系建设、环保设施建设、饲料清贮设施建设);经省、

3、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符合养殖发展总体规划,建有环境保护设施、相应的防疫体系和与饲养规模基本适应的饲料清贮设施。(2)为了促进全市养殖业发展,普及畜禽饲养技术,市畜牧局聘请有关专家和科研人员,对养殖实用技术的无偿培训,逐步达到养殖饲养人员持证上岗。(4)建设养殖场占地,以非耕地和闲置场房为主,确需占用耕地的由镇政府报统一协调解决。4 规模养殖场建设作用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具体体现。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种植业和加工业,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拉动整个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加入WTO后,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将可能成为我国在国际农

4、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产业。在新形势下发展畜牧业,是有效解决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选择,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专业养殖场建设为重点,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畜牧业区域化布局是商品基地建设的需要,其一有利于产品的集中销售和加工;其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污染的综合治理;其三有利于科研、科普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其四有利于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其五,对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专业养殖小区要坚持经济、实用、科学、适度规模、产销服务一条龙的原则,做到生产流程规范,饲养设施完善,管理技术先进,动物防疫制度健

5、全。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1 存在的问题5.1.1 布局设计不合理:一些畜禽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交通便利、扩大影响、便于形成市场或搞地方领导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违反动物防疫原则,把养殖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人流、车流、物流多,人来车往噪音大,既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又增大了动物疫病传播的机会。5.1.2 防疫制度不健全: 一些畜禽养殖场内生产经营无规划,信息无交流,由养殖户自行组织生产,缺乏统一沟通与配合,致使畜禽防疫工作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防疫消毒制度;一些养殖户防疫隔离意识差,“以场为家”,不重视场内卫生工作,生产区与生活区紧紧相连,使养殖场变成了居民

6、生活的村落。5.1.3 生产管理水平低: 一些畜禽养殖场内的生产经营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只是参照一些书本或借鉴周围养殖户的一些经验,再加上自己一些想当然的想法来组织生产。由于其饲养管理水平低,在生产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鉴别种苗、兽药、饲料等,常有购进劣质种畜禽、饲料、兽药等情况发生。有的甚至将病死畜禽淘汰上市销售。这些行为既影响了疫病防治效果,又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5.1.4 市场信息不交流: 一些畜禽养殖场内信息体系不健全,缺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有的信息发布频率低、无规律、不规范,时有时无,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体系;特别

7、是有的对市场营销信息实行“保密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共享与发展的整体。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在生产技术、疫病防治、市场信息等方面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5.1.5 质量标准不统一 :一些畜禽养殖场内,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之间因规模大小不同,出现对畜禽质量认识不统一的现象。:5.1.6 环境保护无措施 :一些畜禽养殖场内饲养密度大,布局紧凑,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缺少综合治理措施,致使粪便等污物不经任何处理而在区内随意排放,随处可见,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不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还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5.2 发展对策加强管理:组织畜牧、计划、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制定畜禽养殖场设置及近(长)期发展规划

8、,严格按地区特点、优势与发展目标,指导养殖场生产布局,对养殖场用地、供电、供水、交通、防疫、物质供应、建筑物布局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整与设置,防止一哄而上,盲目上马;要把养殖场规划建设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基地,而办公居住区则设计配置在远离场的城镇中,既便于信息交流和产品销售,又有利减少小区内人员流动,利于疫病控制。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规,抓好养殖小区内企业或个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发证工作。抓环境治理: 一是抓行业环境治理。各级政府、畜牧、环保、公安等部门要强化畜禽及其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市场的全方位执法监督工作,严格执法,全程监控,确保养殖业的发展和人民

9、群众身体健康;二是抓污染环境治理。今后新建的养殖场,其粪便等污物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养殖小区内现有企业或个人,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各级政府在政策、科技、资金、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抓协作发展: 规模畜禽养殖内的有关企业或个人要摒弃分散小规模的弱势,以及只要小规模名,而不创其“实”,只炒小规模的概念,而不做足小规模“势”等弊端。在条件成熟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畜禽养殖小区,可视情况创办注册畜禽养殖区域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行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要强化协作,树立一盘棋的意识,联合起来,组建各种类型符合市场要求的合作经济组织,走规模养殖、加工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集约化发展模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形成合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提高规模畜禽养殖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对我镇的规模养殖业建设和发展有积极地作用,对经济建设也有积极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