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229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呼应主题1细节描写画龙点睛3细节描写应注重观察力和表现力5报纸典型人物报道的演进7报纸典型人物报道的三个阶段7对报纸典型报道的理性思考15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写通讯更要注意细节。我们阅读一些优秀通讯作品,几乎每篇都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是整篇通讯中的灵气所在,刻画出了人物和事情的特点,丰满了人物的个性,吸引和打动了读者,增

2、强了感染力,使整篇文章散发出神韵的效果。细节描写呼应主题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通讯要表现出人物个性或反映事物的特性,一般都要在细节的描写上下功夫。著名的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大家赶到炕头,一看这阵势,都说不中用了,于是,汤素莲和他妹妹慌手慌脚地给吴吉昌剃了头,穿上了老衣就在这时候,吴吉昌睁开了眼睛。亲人们流着眼泪在他身边,要他交代后事。他摇摇头,很久很久,才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这段细节描写感人肺腑,三言两语便达到呼应主题的效果,衬托出了吴吉昌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品格。同时

3、,也体现了他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更展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人物通讯的生命就在于细节描写。解放军报社著名的军事记者江永红写的孙铁锤传奇,之所以成为名篇,最主要得益于他成功驾驭了细节描写。据说,在这之前有许多作者写过孙铁锤这个傻得可爱、憨得在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他们都忽视了他的个性,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自然显得血肉不足。江永红却独辟蹊径,不嚼别人嚼过的馍,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重点从交待孙铁锤如何传奇入手,整篇也紧紧抓住奇字做文章,从而收到了好的效果。如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一顿能吃连队的包子24个,力气过人。在山沟当饲养员时,几只狼来叨猪。他追着狼打,抓住一只小狼崽,攥着后

4、腿一撕两半。不久,在山上打草的两个小姑娘被几只狼包围,他闻声冲上去,一只胳膊一个姑娘,冲了出来。孙铁锤传奇到底奇在哪?作者就是用以上的细节描写说话,最终达到呼应主题的目的。细节描写画龙点睛通讯中细节描写的范围和对象,有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但重要的还是描写人。人物通过细节描写,更加朴素自然、鲜明生动、真实可信,更能画龙点睛。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黑里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里,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作者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一群舍生忘死的战士。如何在这血腥残酷的环境中刻画出战士的个性?作者没有将视角定格在

5、沾满硝烟的拼杀场面,而是用一些恰当的细节描写来映衬出战士的自然美、大无畏的英雄美,意蕴深邃,字字有骨,令人难忘,对回答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讯中的细节描写可说是惜墨如金,粗粗几笔,往往就能把一个人或一件事最重要的特征勾勒出来。它并不刻意烘托,也不追求修饰,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非常自然流畅,但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所写的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如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一段细节描写:玲玲(张海迪的小名)给小燕子的伤腿搽上红药水,用纱布包扎好,放在窗台的小纸盒里养着。小燕子一天天恢复了活力。玲玲把它捧在手心里,怜爱地说:飞吧!小燕子艰难地展开双翅飞向蓝天。S

6、eudy,这个英语单词不就是5个字母吗?为什么背了3天还是默写错了?唉,没上过学的人就是不行啊!她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居里夫人的像,那双蓝色的眼睛仿佛在说:孩子,坚持下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张海迪的生命之歌曾经唱遍祖国大地,张海迪的精神世界曾经激励鼓舞了一代青少年。那么她的生命之柱是什么呢?作者没有写一些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这些似乎不起眼的细节描写,自然而真实地展现了她热爱生命、坚韧不屈的精神世界,来深化主题。细节描写真实传神通讯如何将特定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件的瞬间记录下来,使真实的画面再现给读者,这就要靠细节来描绘了,它可以使事件和人物更加逼真传神。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

7、禄一文中所刻画的是一位在3年自然灾然期间涌现的好干部,作品之所以一发表就立即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个性化语言。如: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3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了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一片汪洋大水,你是咋来的?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就坐这条船来的。1966年2月7日,当时的中

8、央人民广播电台头号播音员齐越,在朗诵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竟然被文中这些细节描写感动得泣不成声。这篇长达万字的人物通讯的感染力和真实传神,由此可见一斑。鲁迅先生认为:细节描写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难忘时刻-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的通讯,也是一样运用细节描写来真实再现这段伟大的历史。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背景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放着两盆鲜花接见现场的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但是今天这里熟悉的一切,却给人以不同于过去的感觉。1989年11月13日,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外宾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将一个平易近人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再现在我们

9、面前。文中巧妙地先取几个细节片断描写,真实而传神,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场景的细节刻画,简洁明了地将历史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刻:1989年11月13日上午10时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细节选择精当到位,以点带面,独辟蹊径;在细节的处理上也生动自然,不刻意渲染,显出冲淡柔和之美,使人物的形象性格倍显丰满、真实可信。细节描写应注重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讯中细节描写的目的在于表现主题。但它不是直接说明主题,而是通过再现现实生活的状态去表现主题。这就要求写人记事绘景描境都要围绕事实本身行文,注重把描写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写出来,才能让人看后历历在目。细节描写也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要练就过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怎样练就过硬

10、的观察力?作者要在现场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甚至用嘴去尝和鼻子去闻,用心去记,这是体现观察力的惟一手段,也是每个从事写作的人的必备经验。观察细节还需敏感力和洞察力,不放过采访现场蛛丝马迹,以及采访对象的细微表情,当二道贩子是写不出真实细节的。郭梅尼在采写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时,为了解张海迪的内心世界,写出别人未曾写过的东西,曾住在张海迪家里。在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中,在无拘无束的交谈和深入细致的静观默察中,在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交往中,郭梅尼掌握了走马观花或蜻蜒点水式的采访所不可能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了感人肺腑的张海迪之歌。该通讯在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洞穿力和震撼力,是非常突

11、出的。读后不但使人觉得可靠可信,还会使人根据情节展开丰富联想,激起深深的共鸣。有了观察力,还得有表现力,即把观察来的东西通过大脑加工成文字,拼成句子。通讯勋章背面的未了情-记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徐乃民,文中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徐乃民获得了水利部授予的镶嵌着功在禹上4个大字的勋章,他默默地将它放在花果山边妻子的坟前。风轻轻吹动他发白的双鬓,像妻子温柔的抚摸,又像她的低诉,他又听见她说:这辈子嫁给你虽苦无怨。如何真实记录一个为国为民的水利专家的奉献精神,作者没有列举过多的事例,而是用自己过硬的表现力,通过这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高大,使文章大出神韵。当然,通讯中的细节描写

12、也不能过多过滥地运用。过多了,细节描写反而会冲淡主题,有堆砌之感,关键是要善于灵活运用,将叙述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一体,达到完美的境界。 报纸典型人物报道的演进 典型报道作为报纸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报道样式(也常为其他媒介所采用),30年来在报业改革进程中与整个报业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拟对报纸的典型报道进行分阶段考察,文中所涉典型报道系人物报道,且均指正面人物报道。报纸典型人物报道的三个阶段笔者认为,在报业改革进程中报纸的典型报道,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前(19781992)1978年12月,中共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

13、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初期的典型报道体现了拨乱反正的特色。1979年问世的题为要为真理而斗争优秀共产党员张志新同林彪、“四人帮”进行殊死斗争的事迹的典型报道,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拨乱反正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拨乱反正所带来的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卓著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开始成为典型报道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初期,典型报道罗健夫一心奉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记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等相继刊发,这是对建国后长时间内视知识分子为改造对象

14、的思想逻辑的反拨。罗健夫和蒋筑英成为人们称颂和学习的榜样,这是知识分子的幸事,也是典型报道的幸事,充分体现了拨乱反正的思想成果,表明典型报道已逐渐走上正轨。毋庸讳言,此类典型报道中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概念化倾向。1983年刊发的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意义,不仅在于报道了中国的保尔并向人们传递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而且在于为典型报道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该作品没有一味地报道张海迪精神世界中的光明面,而是在展示她性格中坚强过人的方面的同时,也展示了她曾经有过的软弱、消极、迷茫和痛苦,它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1984年,人民日报刊登通讯三连冠,赞扬中国女子排球队的精神(后被称为“女排精神”);

15、几乎是与此同时,企业家步鑫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典型。1986年,媒体推出了关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典型报道。这是以罗健夫、蒋筑英为代表的优秀知识分子一脉的延伸;而同年将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翌年将企业家马胜利作为典型报道的对象,则意味着企业家、改革者开始在典型报道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改革的逐渐深入,典型报道的对象,已从只容没有争议的、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者(领导者或劳动者),逐渐发展到兼容有争议的企业家和改革者。1966年,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20多年后,还是上述三位作者,又采写了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后文较之前文,突出地表现了反腐倡

16、廉、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主题。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通讯勋章背面的未了情记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徐乃民,是这一阶段典型报道中的另辟蹊径之作。它将先进人物的非凡业绩推到背景上,而将其“未了情”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在事业的成功与欠情而未了的矛盾中凸显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力量。与典型报道的惯常做法相背离,使它别具特色,从而给其他典型报道以诸多启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1)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此阶段典型报道在报道对象的选择方面,已不限于工人、农民、军人和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改革者、优秀知识分子等也被列为报道对象,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工作者拓展典型报道报道面的努力;(2)相当一部分典型报道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问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