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976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教师笔试考题真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地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地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地潜能和积极因素.【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地规律地掌握.【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地几个规律含义弄混.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地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地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地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地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地思想品德.【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地相关问题.【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地实质.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2、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地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地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地掌握.【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4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地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地、易激动、不易约束地,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地掌握.【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

3、血质和胆汁质地特征混淆.5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地行为或行为潜能地比较持久地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地现象.【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地内涵掌握和运用程度.【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蜘蛛织网不符合学习地内涵,这只是一种本能现象,没有练习也没有行为改变.6A【解析】红笔画出重点是为了突出对象和背景地差异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它符合知觉地选择性.【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知觉地四个基本特征.【错因分析】易将知觉地四个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地含义混淆.7A【解析】教师职业地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地多样化,如教师是班级活动地设计者

4、,教师是班级活动地引导者,教师在班级活动中地观众角色等.【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中教师地职业角色特点.【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专业化,指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地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地资格,符合特定地要求:达到符合规定地学历;具备相应地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地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都是就教师地身份特征而言地.8A【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地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地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地人地唯一方法.”【命题立意】此题考查确立教育目地地依据中马克思关于人地全

5、面发展学说.【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应注意掌握马克思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学说地观点.9A【解析】就教师地身份特征而言地,教师应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地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地资格,符合特定地要求:达到符合规定地学历;具备相应地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地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都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地要求.【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我国教师职业地身份特征.【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和D,教师虽然可以是公职人员但不是公务人员,也不都是高级技术人员.10B【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地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是衡量一个测验地有效性、正确性地

6、重要指标.【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测验地标准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地内涵.【错因分析】易错选A,但A中信度是指一个测验表地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11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地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地最直接地体现.【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学工作地基本环节.【错因分析】应注意备课是教好课地前提.12A【解析】夸美纽斯地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地标志.【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地代表人物和著作.【错因分析】赫尔巴特地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地建立.13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地、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地注意.【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

7、中认识过程注意地分类.【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地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注意.14A【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地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地现象,“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地就是这种现象.【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认识过程中地统一感觉相互作用地现象.【错因分析】应注意与感觉对比相区别,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地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地现象.15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地一种教学方法,和题干中地表述相吻合.【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地掌握.【错因分析】由于题干中出现“试验”

8、两字,此题易错选C,但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地仪器和设备,让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地技能和技巧地教学方法.16D【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需要分为高低不同地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地需要,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相互联系.【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个性心理中需要概述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错因分析】注意与其他需要层次相区分,最低层地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地需要.17B【解析】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地刺激或事件,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地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即通过呈现

9、想要地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据此答案选B.【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地强化、正强化等地应用.【错因分析】应注意区分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地区别.18A【解析】信息地保存是形象地,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地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命题立意】考查认识过程中记忆地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错因分析】此题易从题干中地“保存得时间短”中错选B,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19B【解析】“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地影响,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地.他说:齐地都城世代刺绣,那里地平常女子都能刺绣;襄地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地女

10、子也变成了巧妇.这是因为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命题立意】考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地影响.【错因分析】此题首先应理解施用累能地含义.20B【解析】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投射作用、升华作用、倒退作用、移位作用、反向作用、消极作用、脱离作用、深思熟虑、补偿作用、文饰作用.文饰是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地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已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地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地.例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等.【命题立意】考查对心理防御机制分类地应用.【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A选项否认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21A【解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

11、有较大地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地、深刻地社会意义地感情,具有较大地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命题立意】考查情绪与情感地区别.【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持久性是情感地特征,虽然是两者区别,但依据题中表述不能选B.22C【解析】追求成功地倾向与回避失败地倾向是个体地成就动机地两种成分.【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成就动机理论地相关知识.【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回避困难从实践过程地意志力方面而言,并不是回避失败地地同义词,也不符合成就动机地含义.23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地一部教育专著.【命题立意】考察教育学萌芽阶段时地著作及对学记地了解.【错因分析】夸美纽斯地大教学

12、论和赫尔巴特地普通教育学都是教育学独立阶段地著作.24D【解析】“两基”指地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中关于教育发展总目标地表述.【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虽然实现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地方向,但不属于“两基”内容.25B【解析】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地代表人物.为他代表提出来地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命题立意】考查课程理论地相关观点掌握.【错因分析】应注意不同教育观点地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26D【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唐朝韩愈地师说.【命题立意】考查关于教师角色观点地出处.【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学记论语,

13、注意平时应加强相关知识地掌握.27C【解析】在教育目地地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地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命题立意】考查有关教育目地确立地理论代表人物.【错因分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地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和洛克在教育目地上也不持社会本位论观点.28B【解析】华生地这番论述属于环境决定论地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地决定作用.【命题立意】考查有关人身心发展地影响因素地相关观点.【错因分析】此题正确选项易与其他选项相区分.29A【解析】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能够由此及彼.是典型地迁移现象.【命题立意】考

14、查教育心理学者学习迁移知识地运用.【错因分析】此题正确选项易与其他选项相区分,B、C属于智力方面,D属于性格和人际方面.30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地是人际关系地影响,和谐地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对班级管理方面地知识运用.【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学生地听课效果”是从教学出发地显然并没有体现学生地主体性和全面发展地思想.二、多项选择题31ABCD【解析】ABCD选项地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地权利地内容.【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受教育者权利地掌握.【错因分析】本题易漏选B,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地表扬和奖励属于“在学业成绩和品

15、行上获得公正评价”.32ABCD【解析】ABCD选项地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对“办学条件”所作地相关规定.【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办学条件地掌握.【错因分析】教育法规地相关规定应在平时备考中掌握,以防错失分数.33ABD【解析】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地延续和补充,具有相对独立性.【命题立意】考查课外教育和课堂教学地关系.【错因分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是不能互相取代地.34ABC【解析】注意地品质包括注意地范围(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注意地品质.【错因分析】注意地深度不是注意地品质,切记不要把“注意地深度”与“注意地广度”相混淆而错选D.35ABCD【解析】ABCD选项地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条对教育基本制度所作地相关规定.【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中教育基本制度地掌握【错因分析】此题易漏选C,应注意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也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