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827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内容一、参保登记: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需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第二代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两份(要求提供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如参保人未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则须提供本人户口页复印件或公安部门开具的户籍证明),如属重度残疾人,还需携带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提出参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一式两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附表一、以下简称参保表)。若本人无法填写,可由亲属或村(居)委会协办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村(居)委会协办员负责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

2、参保表上签字、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并将参保表、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按规定时限一并上报乡镇(街道)劳动所。乡镇(街道)劳保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在参保表上加盖公章,并按规定时限将参保表、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并上报区经办机构。区经办机构应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可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库进行信息比对),无误后,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为其建立个人帐户,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二、保费收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实行按年缴纳,参保人员应于规定的缴费截止日前将当年的养老保险费缴纳到户籍所在居委会。参保人员在制度实施当年应缴纳本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

3、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应按年缴费,也可补缴不足年限的缴费部分;对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也可补缴。补缴人员进行补缴时,村(居)委会经办人应在此人缴费票据上注明补缴某某年度保险费。村(居)委会经办人在对缴费人员参保登记资料审核无误后收取保费,开具养老保险专用收据,同时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证(附件十六:缴费证填写说明)。在对重度残疾人进行保费收缴时,应注意:参加新农保的重度残疾人个人缴纳金额可以不用缴费,直接享受由财政代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也可自己缴费,但最多不能超过400元。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属城镇居民的重度残疾人个人缴纳金额可以不

4、用缴费,直接享受由财政代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也可自己缴费,但最多不能超过900元。如个人未缴费的重度残疾人不须开具收据,直接填写缴费明细表且在备注栏内注明重度残疾。票据填写要求:字迹书写工整、清晰,内容填写完整。填写内容包括:缴费人员所在村、组及居委会,缴费日期、缴费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缴费所属年度、缴费金额(大小写相符)、具体收款人姓名。不能出现书写为“张三等几人”的简写现象、缴费金额大小写不相符及其他内容填写不完整现象。另外,如发现所开具的票据有误时,应及时更改错误内容,并在更改处加盖村(居)委会公章或更改人私章。村(居)委会经办人员在收取保费后,应及时足额把保费缴入到县级基金专户,

5、在银行办理基金缴入专户填写缴款单时,一定要注明缴款人所属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及姓名,以便财务核清帐目。乡镇(街道)劳保所经办人一定不得代收保费。村(居)委会协办员按年依据缴费票据内容整理纸质或电子版缴费明细表(附表五)后上报乡镇(街道)劳保所,做到所开具的票据总额、缴款单总额、缴费明细表个人缴费总额一致。乡镇(街道)劳保所将初审无误后的电子版缴费明细表及整理出电子版缴费汇总表(附表六)上报区经办机构。区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将缴费明细表(电子版)及缴费汇总表(电子版)返回乡镇(街道)劳保所,乡镇(街道)劳保所将缴费明细表(电子版)及缴费汇总表(电子版)保存后返回村(居)委会,村(居)委会将

6、缴费明细表(纸质及电子版)和缴费汇总表(纸质及电子版)保存后,对缴费情况进行公示。三、待遇支付: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两份,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填写一式两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申请、审核表(附表七、以下简称审核表),若本人无法填写,可由亲属或居委会协办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参保人员从到达领取年龄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居委会协办员负责检查待遇领取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审核表上签字、加盖居委会公章,并将审核表、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按规定时限将相关材料一并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乡镇(街道)劳保所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及生存

7、情况等待遇领取资格,并按规定时限将符合待遇领取资格人员的相关材料和电子版发放明细表(附表八)上报区经办机构。区经办机构对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定,确认未享受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后,计算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领取金额,并报指定金融机构进行发放。待遇领取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居委会协办员和乡镇(街道)劳保所应及时提请区经办机构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服刑期满后,再继续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停发期间的待遇不予补发。待遇领取人员自死亡次月起停止发放养老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应持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居委会协办员和乡镇(街道)劳保所向区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养老

8、保险关系注销登记和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含政府补贴部分)的一次性领取手续。村(居)委会应按季度对辖区内待遇领取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四、参保变更登记:参保变更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户籍所在地址等。以上内容之一发生变更时,参保人员应及时携带相关证件及材料到居委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填写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表(附表二、以下简称变更表)。村(居)委会协办员按规定时限将相关材料及变更表上报乡镇(街道)劳保所。乡镇(街道)劳保所初审无误后,按规定时限将相关材料及变更表上报区经办机构。区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对变更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并将有关材料归

9、档备案。五、参保注销登记:参保人员出现出国(境)定居、跨县转移或死亡等情况,应终止其参保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应持相关证件、材料到村(居委会)提出注销登记申请,填写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附表三、以下简称注销表)。办理注销登记时应提供的材料有:1、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2、出国(境)定居的,应提供出国(境)定居证明;3、跨县转出的,应提供户籍关系转移证明;4、参保人员死亡的,应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以及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能够确定其继承权的法律文书、公证文书等;人员失踪宣告死亡的,应提供司法部门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但在我们实际操

10、作过程中,发现在待遇领取期间死亡的领取人员,其子女一般都不会主动到村(居)委会办理死亡注销手续,我们只好采用由村(居)委会开具死亡证明并填写好注销表后进行注销。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参保人员进行注销登记时,一定要提供公安部门提供的死亡证明方可办理个人帐户资金余额支付手续。村(居)委会协办员按规定时限将注销表及有关证明材料上报乡镇(街道)劳保所。乡镇(街道)劳保所初审无误后,按规定时限将上述材料及电子版注销人员名单表(附表四)上报区经办机构。区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打印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金额结算单(附表十五),结算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将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含政府补贴部分)支付给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

11、人、法定继承人),支付成功后,对注销信息进行确认,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六、关系转移接续: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跨县转移的,转出地县级经办机构将其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转入新参保地,由新参保地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参保人员须持户籍关系转移证明、居民身份证原件等有关材料,到转入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参保表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到转入申请表(附表九 ,以下简称转入表)。村(居)委会协办员负责检查其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并按规定时限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乡镇(街道)劳保所。转入地乡镇(街道)劳保所审核无误后,按规定时限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

12、区经办机构。转入地县级经办机构按规定时限向转出地县级经办机构寄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接收函(附件十 ,以下简称接收函)。转出地县级经办机构接到接收函后,应对申请转移人员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符合转移规定的,于次月通过指定金融机构将参保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划拨至转入地县级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并注销申请转移人员参保信息。转入地县级经办机构确认转入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到账后,应及时告知转入人员,并进行实收处理、为转入人员记录个人账户。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需要跨县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七、档案管理:分三类按册进行整理。三类分别是:参保A类;领取B类;注销C类。(1)参保A类:把收

13、集好的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证明1份、内容填写完整并加盖好区、乡、村(居)委会三级公章的参保登记表1份,每25人装订成一册,每一册装有封面、参保人员名册(附表十一)、25人资料、封底。参保人员名册内的档案编号根据各乡镇(街道)个人档案编号表(附表十二)内的编号按序进行编号。(2)领取B类整理:把收集好的领取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证明1份、内容填写完整并加盖好区、乡、村(居)委会三级公章的待遇领取申请、审核表1份,每25人装订一册,每一册装有封面、领取人员名册(附表十三)、25人资料、封底。参保人员名册内的档案编号根据各乡镇(街道)个人档案编号表(附表十二)内的编号按序进行编号。(3)注销C类整理:把收集好的注销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证明1份、办理注销登记时的相关资料复印件1份、内容填写完整并加盖好区、乡、村(居)委会三级公章的注销登记表1份。每25人装订成一册,每一册装有封面、注销人员名册(附表十四)、25人资料、封底。注销人员名册内的档案编号根据各乡镇(街道)的个人档案编号表(附表十二)内的编号按序进行编号。在资料整理完全的基础上,要配备档案盒、档案柜等设施,达到防盗、防火、防潮湿、防尘染、防鼠虫要求。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