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805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专)考核重点整理内容(卷号:2143,中央电大命题)201006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对象为07年以前入学的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和09年秋(含)以后季入学的电大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1、期末考试题型: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即可。占全部试题的10。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作出解释。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判断题: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若论点正确,则划“”;若论点错误,则划“”。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并计算出结果,只列公式或只写结果都不完整。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0。问答题:

2、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并加以解释和说明。只列要点只能获得应得分数的60%。需要用图形分析的必须画图。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期末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二、复习要求和方法:1.客观题题型:填空、选择、判断题请参考中央电大该课程的网络课程中模拟试题库里相应的题型(可以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做一次模拟试题中的这三种题型),或者是做好导学中的相关题型题目。2.主观题题型:计算题(有内容上面注明“侧重计算”)、问答题的复习范围请重点掌握以下具体各章的知识点,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3尽可能多做些模拟试题或历年试卷,相关重点内容的计算题和问答题

3、可以多做做。重点掌握内容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1.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2-1 .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4+5

4、+6=15)答(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 (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即从D1移动到D2。(3)本题作图如下。 2-2 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都可以使彩电的市场销售量增加。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要求作图说明)答:(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点向右

5、下方移动(由a点移动到b点。)(3)收入增加引起整个市场需求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1移动到D2)。(见图2)2-3如果中东地区动荡会使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答: (1)石油减产,石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由S1移动到S2。(2)石油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使汽油的价格上升(从P1上升到P2),数量减少(由Q2减少为Q1)。(3)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汽车的需求减少。(4)作图。第三章 弹性理论重点掌握:(侧重计算题型)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

6、动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要注意两个公式:a.一般公式:。b. 用中点法计算弧弹性的公式:。 2.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则有:TRPQ。3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需求的交叉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计算公式为: 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零,则

7、这两种商品之间没有关系。1-1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解:已知Ed=1.5,根据需求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得需求量会增加 1-2.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3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解: 已知,根据一般公式,代入得:, (元),即价格上涨2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1-3 .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则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解:已知,需求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1)需求量会增加(2)降价后的需求量:=2000

8、1753500(瓶) ,价格(3)降价前的总收益: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2(125)35005250(元)。 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 52504000=1250(元)1-4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解:(1)已知,根据交叉弹性系数公式得: (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1-5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如果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解:已知,根据交叉弹性系数公式得: ,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 0.220% = 4% 1-6 2

9、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解: (1)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有(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7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1)已知P110,P26,Q120,Q240,根据中点法公式计算得:(2)该商品需求富有弹性。1-8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1)根据计算

10、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品。简答题:1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2.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

11、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宜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答: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

12、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提价销售会减少总收益;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提价销售可以增加总收益,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销售的办法,对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销售的办法,才能提高生产者的收入。第五章 生产理论5-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答:(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

13、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正时,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5-2 .作图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答:(1)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边际产量(MP)曲线相交于

14、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相交时,MP=AP,平均产量(AP)最大。相交前,MPAP,平均产量(AP)递增; 相交后,MPAP,平均产量(AP)递减;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重点掌握:1.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侧重计算题型)2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以TR代表总收益,以AR代表平均收益,MR代表边际收益,以Q代表销售量,以Q代表增加的销售量,则这三者的关系为:TRARQARTR/QMRTR/Q6-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购布料及其他原料支出40万元,工人工资为5万元,

15、其他支出(税收、运输等)5万元,厂房租金5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计算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各是多少?解: (1)会计成本为:40万元5万元5万元5万元55万元。 (2)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 6-2 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2)厂房租金3万元;(3)原材料支出60万元;(4)设备折旧3万元;(5)工人工资10万元;(6)电力等3万元;(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元利息,贷款利息15万元。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解:(1)会计成本=各项实际支出之和=360310315=94万元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10094=6万元(2)机会成本=25=7万元,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947=101万元;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