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8053414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高中模拟试卷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已知直线a,b都与平面相交,则a,b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都有可能2 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若ml,m,则l;若ml,m,则l;若=l,=m,=n,则lmn;若=l,=m,=n,n,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B2C3D43 已知函数f(x)满足:x4,则f(x)=;当x4时f(x)=f(x+1),则f(2+log23)=( )ABCD4 命题“xR,2x2+10”的否定是( )AxR,2x2+10BCD

2、5 命题“存在实数x,使x1”的否定是( )A对任意实数x,都有x1B不存在实数x,使x1C对任意实数x,都有x1D存在实数x,使x16 i是虚数单位,计算i+i2+i3=( )A1B1CiDi7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S=14,则判断框内应填的条件是( )Ai7?Bi15?Ci15?Di31?8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大于20,则输入的整数i的最大值为( )A3B4C5D69 是第四象限角,则sin=( )ABCD10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y=x1By=()xCy=x+Dy=ln(x+1)11(6a3)的最大值为(

3、 )A9BC3D12已知圆方程为,过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二、填空题13设x,y满足的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大值为14已知的面积为,三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取最大值时 15若命题“xR,x22x+m0”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16如图,一船以每小时20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方向,行驶4小时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方向,这时船与灯塔间的距离为km17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直线(cos+sin)=6的距离为18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B,C3门课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1门,若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选修4门,

4、则不同选修方案共有种三、解答题19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1)证明:BC1平面ACD1(2)当时,求三棱锥EACD1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点,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 且,求.(1)的值;(2)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3)的面积的最小值.2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AsinC(cosB+sinB)=0(1)求角C的大小; (2)若c=2,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22已知角的终边在直线y=x上,求sin,cos,tan的值23已知函数f(x)=lg(2016+x),g(x)=lg(

5、2016x)(1)判断函数f(x)g(x)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2)求使f(x)g(x)0成立x的集合24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平面AA1C1C,AB=3,BC=5()求证:AA1平面ABC;()求证二面角A1BC1B1的余弦值;()证明:在线段BC1上存在点D,使得ADA1B,并求的值利津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解: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平面ABCD=A,BB1平面ABCD=B,AA1BB1;AA1平面ABCD=A,AB1平面

6、ABCD=A,AA1与AB1相交;AA1平面ABCD=A,CD1平面ABCD=C,AA1与CD1异面直线a,b都与平面相交,则a,b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平行或异面故选:D2 【答案】 B【解析】解:若ml,m,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l,故正确;若ml,m,则l或l,故错误;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BB1A1平面ABCD=AB,平面ABB1A1平面BCC1B1=BB1,平面ABCD平面BCC1B1=BC,由AB、BC、BB1两两相交,得:若=l,=m,=n,则lmn不成立,故是假命题;若=l,=m,=n,n,则由=n知,n且n,由n及n,=m,得nm,同理nl,故

7、ml,故命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3 【答案】A【解析】解:32+log234,所以f(2+log23)=f(3+log23)且3+log234f(2+log23)=f(3+log23)=故选A4 【答案】C【解析】解:命题xR,2x2+10是全称命题,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得命题的否定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要求掌握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比较基础5 【答案】C【解析】解:命题“存在实数x,使x1”的否定是“对任意实数x,都有x1”故选C6 【答案】A

8、【解析】解:由复数性质知:i2=1故i+i2+i3=i+(1)+(i)=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幂的运算,是基础题7 【答案】C【解析】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2,i=0不满足条件,S=5,i=1不满足条件,S=8,i=3不满足条件,S=11,i=7不满足条件,S=14,i=15由题意,此时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即为14,结合选项可知判断框内应填的条件是:i1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和算法,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S,i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8 【答案】B【解析】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0,n=0满足条件ni,s=2,n=1满足条件ni,s=5,n=

9、2满足条件ni,s=10,n=3满足条件ni,s=19,n=4满足条件ni,s=36,n=5所以,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大于20,则输入的整数i的最大值为4,有n=4时,不满足条件ni,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1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9 【答案】B【解析】解:是第四象限角,sin=,故选B【点评】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该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应用平方关系、倒数关系、商的关系,这是三角函数计算题中较简单的,容易出错的一点是角的范围不确定时,要讨论10【答案】 D【解析】解:y=x1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y=()x是减函数,y=x+,在(0,1)

10、是减函数,(1,+)上为,增函数,y=ln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函数的单调区间,属于基本题目,关键掌握好常见的函数的单调区间11【答案】B【解析】解:令f(a)=(3a)(a+6)=+,而且6a3,由此可得函数f(a)的最大值为,故(6a3)的最大值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圆心,设切线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由,所以切线方程为,故选A.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二、填空题13【答案】7 【解析】解: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由z=x+2y,得

11、y=,平移直线y=,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经过点B时,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得,即B(3,2),此时z的最大值为z=1+23=1+6=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14【答案】【解析】考点:1、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2、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属于难题.在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 及 、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

12、,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解三角形时三角形面积公式往往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下列不同形式.15【答案】m1 【解析】解:若命题“xR,x22x+m0”是假命题,则命题“xR,x22x+m0”是真命题,即判别式=44m0,解得m1,故答案为:m116【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出B=7530=45,在ABC中,根据正弦定理得:BC=海里,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海里故答案为17【答案】1 【解析】解:点P(2,)化为P直线(cos+sin)=6化为点P到直线的距离d=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答案】75 【解析】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排列组合【分析】由题意分两类,可以从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