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198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家文化、江湖文化、和郊庙文化的关系摘要:家文化、江湖文化、郊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板块,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纵观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可将其纳入到家文化、江湖文化或郊庙文化的范畴中。这三者既有为主的又有为辅的,既相悖又相容,既时常冲突又互相渗透,而将三者贯穿起来的正是中国的正统文化儒家文化,尤其是作为儒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自古以来,统治中国人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忠孝仁义为内核的孔孟之道,而“忠孝仁义”恰恰是文学作品所要反映的思想精髓,它构成了文学作品的灵魂。关键词:家、江湖、郊庙、封建礼教、忠孝仁义正文:家文化、江湖文化、郊庙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

2、化的有机整体,纵观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可将其纳入到家文化、江湖文化或郊庙文化的范畴中。儒家思想是贯穿其中的灵魂,使这三种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忠孝仁义”作为封建礼教的核心内容,恰恰是文学作品所要反映的思想精髓。从家、庙堂到江湖,儒家思想影响之大,可以说是遍及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家文化,以家为中心,而维护一家之正常运行,则依赖的是几千年来的封建伦理道德。在“家”中,讲究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卑、贵贱、长幼各有其礼,要求父父子子。家以男权为中心,女子属于完全的附属地位,家的礼数则大部分由女子完成,女子需要恪守封建礼教,遵守三纲五常,做到

3、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历代大多数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描写,都是从男性视角出发,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玩赏的心理塑造女性角色,这种传统的封建礼教注定了女子在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命运。家文化以孝为核心,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姻则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文学作品,家文化在其中的体现可谓是淋漓尽致,严苛的封建礼教造就了剧中大部分人的悲剧命运。贾府王夫人地位尊贵不必说了,迫于封建礼法的贤,只能默默忍受贾政的风流。贾政的妾赵姨娘是她心上一把刀,因她有了儿子贾环,如果宝玉早逝,王夫人后半生将很悲惨。这种现实威胁折磨着她的心理,后来金钏、晴文的死也是源自于她

4、对“狐狸精”“无耻之人”的恨。她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金钏、晴文更是死得冤。秦可卿死于贾珍的调戏,前面通过贾宝玉眼中描述的可卿卧室,杨贵妃的画像已经暗示“父占子妻”,对于看重名声“要强”的可卿来说这是致命的,何况有瑞珠的无意发现?瑞珠后来触柱而亡也是怕报复。将被非礼、强奸等受害者也视为“淫”是封建思想的恶毒一面。黛玉因和宝玉的人性自然爱恋,被元春等视为“淫”,导致爱情悲剧和死亡。元春也同样被礼法所害,到了“见不得人”的地方。反人性的邪恶思想向来是害人的同时也将受害者变成礼法帮凶。 即使强悍能干如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最终被“休”了。她对贾琏可是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法纵容贾琏的淫荡,她运用自己

5、才干与命运的抗争注定是悲剧。尤二姐与贾珍父子乱伦,被凤姐毒计打压,吞金自尽,一尸两命。何尝不是封建礼法思想在她头脑调唆下作的傻事?迎春更不用说了,在父母包办婚姻下,嫁给了不学无术、的中山狼,最终活活抑郁而死。尤三姐的死也是封建礼法制造的舆论压力,侠气的柳湘莲也承受不了“不干净”可能带来的婚后“背后指点,戳脊梁”恶果。巧姐的悲剧也是根源于主家男人掌管家中女子的封建礼法。刑夫人固然贤得讨好地帮着贾赦纳妾,但心理何尝不已扭曲,精力都放在挤兑儿媳妇和敛财身上了。宝衩如此有才有能,正是礼法让其无情,何尝不是伤害?惜春怕沾惹“不好名声”,毅然出家,何尝不是礼法在脑中生根。红楼梦中才情女儿,美丽女子“薄命司

6、”的悲剧命运无一不多少受到封建礼法思想的毒害。我们经常说的江湖有三个意义。第一是大自然中的江湖,指江河湖海;第二是文人士大夫的江湖,这个江湖偏重其人文意义,是文人士大夫逃避名利的隐居之所。它摆脱朝廷、远离市井,是历代隐士的栖居之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里的“江湖”指的就是隐士的隐居之所;第三个是游民的江湖,这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含义,首次是在水浒传中被提出。这个江湖是个无形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场所,是一大帮江湖人活动的流动的空间,它充满了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和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个新含义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江湖之义,并普遍被后世认可。我们这里所说的江湖文化以第三种为主,是由江湖人

7、所创造的文化。俗话说,人在江湖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江湖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义”,江湖人则把“义”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江湖的文化也就是“义”的文化。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之私利。儒家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思想。江湖作为游民的江湖第一次在水浒传中被提出,水浒传中108个好汉的行为举止则处处彰显“义”的精神。小说中的鲁智深、宋江、李逵、林冲、花荣等等,无一不是“义”的化身,

8、在我看来,“义”在鲁达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例如在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鲁达和史进、李忠,一起去酒馆喝酒。其间,金老之女在他们隔壁哭泣,鲁达不耐烦,却意外问出了郑屠户欺负良人一事。鲁达帮助金老父女脱离了苦难,替他们打抱不平,到肉铺上三拳打死了郑屠户,然后逃之夭夭。鲁达与金老父女素昧平生,但他却为了能让他们摆脱镇关西的纠缠,不惜亡命天涯,足以可见鲁达的义胆忠肝。又如水浒传第七回“鲁智深千里护林冲”林冲因得罪尉之子被刺配沧州,鲁达担心林冲途中遭遇不测,一路暗中保护,并在林冲危难时及时救他脱险,为的只是兄弟间的“义”字。此外,鲁智深为就史进独身

9、行刺贺太守,都体现了其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108个好汉聚义,齐上梁山泊,与宋王朝展开殊死搏斗,当起义军势如破竹,就差直捣黄龙时,起义军首领心生动摇,他们骨子里的忠君思想并未磨灭,最后宋江和李逵双双赴黄泉,用义成全了他们的忠,而吴用、花荣在宋江坟前自杀,将他们的义延续。郊庙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以皇权为中心,其主流意识形态是儒家的“忠”。“忠”主要针对的是君臣关系,经过汉代独尊儒术及其后世对儒学的发展,儒家的忠已有原来的“君仁臣忠”的相对关系转变为“人之异于禽兽,逃于天地之间” 的绝对天理,甚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郊庙文化的创作主体是文人士大夫和高官贵族,其整体格调是庄严、

10、优雅、凝重三国演义是郊庙文化的典型代表,小说中主人公围绕皇权进行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他们把“忠”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身体力行着“忠”的精神。刘备是名主,诸葛亮是忠臣,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报答其知遇之恩,倾尽其一生。后刘备征讨东吴,于猇亭之战大败而归,在白帝城托孤。告诉诸葛亮,如果将来自己的儿子刘禅没有能力或者不忠义,可以由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忠于蜀汉政权,以克复中原为己任。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述,“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在那样急迫的环境下,诸葛亮守护刘禅,帮他处理好蜀汉政务,使得蜀国在三国时期有了稳定局面和恢复发展。诸葛亮还六出祁山

11、积极展开统一工作。当然最终因为实力不济失败了。 同时诸葛亮注意提拔有用人才,比如费祎,董允,姜维等等,使得在其死后,蜀汉政权又存续了多年。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虽然诸葛亮心中有数,但他从没有取而代之的私心,一心只为保住刘氏打下的基业。总之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政权的发展稳定贡献了一生。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集中体现了关羽的“忠”,。由于关羽通过效忠刘备来效忠汉朝,即他的“忠”主要表现在对刘备的忠诚。而他与刘备又有兄弟关系,所以他的忠义总是分不开的。只是在具体情节上有所侧重。而作为臣子最大的忠诚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在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和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两回里关羽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保持大义凛然,怒斥吴国,至死不降的气节是其忠诚的最好表现。此外,张飞、张任、赵云、王累等都是一代忠臣,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精神。结语: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家文化、江湖文化、郊庙文化的典型代表,孝、忠、义分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家文化、江湖文化、郊庙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板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参考文献:红楼梦原著水浒传原著三国演义原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