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2390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査喻华平摘要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家庭关爱的缺失。学生与家长交流的匮乏,往往导致学生性格的扭曲,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本文以我市一乡镇初中班级为例进行调查,希望了解本地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初步提出一些帮助他们的思路。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 家庭教育 形式与方法 建议与对策一、 问题的提出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家庭中走出来,也都将回归家庭。家庭在人类的发展与繁衍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承载着文明传递、文化传播的作用。家庭作为孕育个体生命并促进个体成长、成熟的地方其影响力将在其成员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

2、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重要性不言喻。但据笔者多年来观察,在本市广大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说并未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只要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由学校和老师去教育就行了;还有不少家长虽然也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或只顾在外打拼事业,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从这个意义讲,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我市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据2010年天门市统计年鉴统计:全市劳动力总数63.6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31.1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

3、留下子女在家乡就读,形成“留守学生”群体。外出务工家长的工作特点、文化水平、教育意识等导致他们极其缺乏对孩子的有效指导和监管,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往往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效益不高甚至频繁出现令人痛心的事件。因此我觉得研究这个课题非常有意义且具有紧迫性。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分析(一)调查形式与内容采用自编的“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形式与方法”调查问卷,选取本校(天门市卢市初级中学)3个年级的10个班级作为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在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并深入到部分学生家庭进行访问。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5份,共召开座谈会6场,访问农户35户。调查内容主要为

4、:学生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家长的期望和关心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投入等方面。(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有喜有忧,忧大于喜。喜的方面: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被调查留守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好,为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常年生活在大城市,他们开阔了眼界,加之自身身份地位的原因,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比较重视,也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能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等。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亲情缺失。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不同程度减弱,家

5、庭的教育功能在不断弱化。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学生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施教育和监管,父母只是提供资金和用电话、网络遥控,导致严重的情感饥渴。留守学生长期处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缺少与父母正常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既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也无法及时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子女和父母之间必然会产生心理隔阂,使他们丧失最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这将导致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封闭,情感世界出现空白,或变得自卑、孤僻,或变得抑郁、暴躁,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2、过分关爱。留守学生父母普遍存在一种“补偿心理”,觉得自己常年不在家,在情感上亏欠孩子太多,就在物质上给予更多的

6、补偿。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会拒绝孩子的要求。部分家长还特别“大方”,总担心孩子在家受委屈,随便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他们的口头禅是“只要听话,钱的问题好说”。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喜欢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与奖金、奖品挂钩。总分前五名奖手机、名牌服装;单科满分多少钱,90分以上多少钱孩子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久而久之会变得不珍惜钱物,讲究物质享受,不懂得体贴他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不懂得“感恩”,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通过个人艰辛努力,感受快乐、发展能力的人生体验。3、简单粗暴。这类家长绝不是惯着顺着孩子,而是“严格”要求孩子,吓唬打压是他们常用的方式。父母在电话中会严厉的告诉孩

7、子,在家不听爷爷奶奶的的话,考不好将会有什么后果;爷爷奶奶也常常警告孙子,不好好做作业,上网打游戏,小心我打电话告状,你父母回来不会放过你;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则不仅会受到语言暴力,还会受到棍棒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变得不愿意与父母和爷爷奶奶交流,有再大的心理困惑也不向长辈倾诉,而是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也容易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和与家长的对立情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4、放任自流。调查显示,有部分家长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既不问品行表现,也不问学习成绩,认为有爷爷奶奶关照,冻不着,饿不着。寒暑假既不回家陪伴孩子,也不把孩子接到自己的工作地点。他们的借口往往是工作

8、忙,他们的信条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孩子的自控能力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弱,这种放任自流,甚至放纵式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不受约束、做事不懂规矩的不良后果。缺失家长正确引导的孩子,个性难免有些偏激、自私。我们鼓励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但自主发展绝不是自由发展,必要的引导和调控正如“修枝剪叶”是不可缺少的。三、.建议与对策(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广大农村

9、和社区可以结合“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营造和谐、温暖、安全、幸福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不和谐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家庭关系和谐了,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和温暖,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要多以书信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少用电话与网络。父母子女间以书信沟通,情感表达最真挚持久。家长尤其要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

10、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素养,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例如: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心灵上给予充足的爱和温暖;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家长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典型示范作用,以一种平淡平静的心态和民主、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拥有健康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为孩子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家庭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还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品行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五)、构建社区关爱留守学生的网络。当前的现实是本地就业严重不足,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还必须外出打工,“留守学生”的现象还会继续。我们建议政府组织一批年富力强、兴趣浓厚、责任心强的志愿者和心理教师到社区去,把留守学生组织起来,建立“留守学生之家”,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教育与辅导,可以极大地弥补农村家庭教育的不足,促进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