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2251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5)先主谓曰:“向者

2、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

3、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

4、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2)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杜预注云:“问何时当归。”(3)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也有用来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4)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曷”有时也写作“害”。例如:(5)害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恶”“安”“焉”主要用来询问处所,可以翻译成“哪里”。

5、“焉”在诗经楚辞里有时也作“爰”。例如:(1)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2)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经卫风伯兮)(3)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论语子FS:PAGE张)按:焉学,意思是“从哪里学习”,“向谁学习”。(4)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诗经墉风桑中)(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几”“几何”用来询问数量,可以翻译成“多少”。例如: (1)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2)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史记孔子世家)汉魏以后又产生“几多”“多少”“几许”“几所”。例如:(3

6、)复令悲此曲,红颜余几多?(庾子山集夜听捣衣)(4)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何足怪之,乃传俗说!(风俗通正失)(5)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颜氏家训归心)(6)又问:“士马多少?”应曰:“中军四十余万。”(三国志魏书李孝伯传)第四节 其它代词其它代词包括己称代词、反身代词、旁指代词、不定代词、否定代词、逐指代词、分指代词等。一、己称代词古代汉语的己称代词祗有“己”。例如:(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二、反身代词古代汉语的反身代词有“自”“身”“躬”。例如:(1)子曰:

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按:讼,责备。(2)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韩非子观行)按:乌获,力士名。不能自举,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举起来。(3)彼身织屦,妻辟纑。(孟子滕文公下)按:彼身织屦,意思是他自己编织麻鞋。(4)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经邶风谷风)按:我躬不阅,意思是我自己(尚且)不被收容。古代汉语里“自”作反身代词很常见,“身”“躬”作反身代词用很少见,常见的是作副词,“亲自”的意思。详见第四课语文知识。古代汉语里“己”和“自”两个词虽然都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自己”,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都很不一样。“己”与“人(意思是别人)”相对,是本人的意思

8、。“自”是反身称代。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语、宾语;“自”则总是作状语。三、旁指代词旁指代词有“他”“人”“异”“余”。“他”也写作“佗”“它”,意思是“别的”。主要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例如:(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按:岩(yn),险要。(2)良为他言,皆不省。(史记留侯世家)(3)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人”意思是“别人”。例如:(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经邶风匏有苦叶)(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他”和“人”连起来,“人”则是名词了,意思是“别的人”。例如:(6)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9、(诗经郑风褰裳)(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异”是“别的”的意思。例如:(8)吾以汝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9)我虽异事,及尔同寮。(诗经大雅板) “余”是“剩下的”“其它的”的意思。例如: (10)文子曰:“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11)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史记高祖本纪)(12)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FS:PAGE。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世说新语赏誉)四、不定代词不定代词有“或”“有”和“某”。“或”和“有”上古语音相近,称代人是“有人”的意思,称代事物是“有什么

10、东西”的意思,称代时间是“有时候”的意思。例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2)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3)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吕氏春秋精通)按:靡,倾倒,倾斜。軵(f),通“俯”。(4)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尚书洪范)按:无有作好,即无或作好的意思。(5)日有食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某”是“某人”“某物”的意思。例如:(6)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7)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公羊传宣公六年)(8)教使者谓

11、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汉书苏武传)五、否定代词否定代词有“莫”“罔”“无”“靡”“蔑”“末”,表示对某一范围之内的人或事物的周遍性否定,可以翻译成“没有人”“没有什么”。其中“莫”字最常见,这个词可能是“无”与“或”的合音。“罔”多见于尚书,“靡”多见于诗经,“末”主要见于论语。例如:(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3)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尚书金縢)祗(zh),敬。(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书多士)明德,发扬光大道德。恤,谨慎。恤祀,慎于祭祀。(5)

12、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国语晋语六)(6)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7)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六、逐指代词和分指代词逐指代词是“每”,分指代词是“各”。古代汉语逐指代词“每”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什么差异,在句中作定语或者状语,作状语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头,也可以出现在句首。分指代词“各”在先秦祗作状语,汉代以后才偶尔作定语。例如: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史记项羽本纪)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3、”(论语先进)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史记李斯列传)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藏之积。(史记大宛列传)助动词和副词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和副词。助动词分四类,副词分八类。古代汉语的助动词不特别复杂,其中有些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助动词。古代汉语副词数量比较多,分类也比较复杂,是古代汉语虚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其中有些类的副词如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等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应该一个一个地学习掌握。 第一节 助动词助动词是一般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一类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可分为五类:(1)表示能可;(2)表示意愿;(3)表示应须;(4)表示被动;(5)表示遑暇。一

14、、能可助动词能可助动词表示客观允许或有能力,有“克”“能”“堪”“可”“可以”“可得”“得”“足”“足以”等。“克”表示客观许可或可能,主要见于西周金文、尚书诗经周易等世代较早的文献,春秋以后文献就很少用了。例如:(1)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人神以和。(尚书尧典)(2)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能”表示可能或有能力。例如:(3)于父不能字厥子。(尚书康诰)按: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不能抚育他的孩子。(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5)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能”有时也带体词性宾语。例如:(6)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堪”表示客观承受的能力,多用于否定句中,有时能带体词性宾语。例如:(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可”“可以”“可得”表示客观事理允许,与“能”意义相同。与“能”不同的是,“可”“可以”“可得”不表示有能力的意思,“可”还表示许可或赞同,“能”没有这样的意思。例如:(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