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1539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词研究概况第二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第二讲、现代汉语副词的概述在现代汉语中,副词的句法功能相对比较简单,然而,一些常用副词不仅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用法丰富多样;尤其是作为一种个性强于共性的词类,其内部各成员在组配方式、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特点、篇章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情况相当复杂。因此,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类。这种状况,即使到了世纪之交的今天,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就连有关副词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性质、范围、分类等,还是难以取得相对一致的共识。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句:很多23岁的女生才大学刚毕业,正在考虑着考不考公务员、和不和同窗的男朋友分手,但她(指梁洛施)已经

2、站在人生的一条新起跑线上了。(梁洛施再证“干得好不如嫁得好”?2011年03月06日,腾讯网)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副词的,一个是介词的。先看副词的用法问题:a很多23岁的女生才大学刚毕业,(原句)b很多23岁的女生刚大学才毕业,(为什么不太好?)下面六种表达方式,当然都可以;请结合语境看,哪一种最好呢?各有什么区别呢?c很多23岁的女生才刚大学毕业,d很多23岁的女生大学才刚毕业, e很多23岁的女生才大学毕业,f很多23岁的女生刚大学毕业,g很多23岁的女生大学才毕业,h很多23岁的女生大学刚毕业,下面这句的介词,我觉得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改成b句语法上没问题,表达上呢?a和不和同窗的男

3、朋友分手,(原句)b是不是和同窗的男朋友分手, 1.副词的基本性质与虚实归属 汉语副词究竟是虚词还是实词,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其 所以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分歧,而且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A.汉语副词自身的特点;B.各家分类标准的差异;C.历史传统观点的影响。 首先,从副词本身看。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副词相比,汉语的副词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词 类。主要表现以四个方面:a.由于虚化程度不一,汉语的副词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比较淆杂而模糊的集(set)。一方面其外延不甚清楚,范围不易确定。同形容词、区别词、时间名词、 连词、助 词、代词、语气词等都存在着交叉纠葛的现象,

4、需要划界分辨。另一方面其内部又不是一个 均匀(homogeneous)的整体,其内部各小类,甚至各成员之间在功能、意义和用法等诸方面都 存在着相当的差异。B.在句法功能方面,副词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可重叠,还有一部分副词可以单独成句和回答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充当谓语。在搭配 功能方面,大多数副词具有定位、粘着的倾向,但也有一部分副词,尤其是评注性副词,较 为自由、灵活。C.在在所表示的意义方面,副词的意义有的相当实在,有的则相对比较空灵,少数则是相当虚化。有的以表示语法意义为主,有的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有的以表示概念意义为主,有的以 表示逻辑意义为主。具体说来,有的主要表

5、示限制和区分,有的主要表示描摹与修饰,有的主 要表示传信与情态。D.从绝对数量看,以比较宽泛的标准界定,副词总共有一千个左右,比起介词、连词、助词等严格意义上的封闭类词,数量要多得多,情况也更加复杂,但比起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开放类词又要少得多,副词似乎是介乎于开放与封闭之间的一类词。 其次,从分类标准看。多年来,人们在确定副词虚实归属时,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的分类 标准。大致有四个方面:1)以功能为主的标准;2)以意义为主的标准;3)功能意义兼顾的标准;4)其他综合性标准,譬如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等等。凡是比较重视句法功能的,一般都将副词归入了实词,凡是比较重视意义虚实的,则往往把副

6、词归入了虚词。问题还不限于此,即使同样都重视功能,有人认为只要能充当句法成分的,就应该归入实词;有人则认为,只有那些能作句子基干成分,或者能单独成句的,才可以归入实词。即使同样从意义出发,也会产生分歧:有人根据一部分副词意义较实,将副词归入了实词;又有人根据 一部分副词意义较虚,将副词归入了虚词。而采取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要想都兼顾,又难以做到;结果往往只好顾一头弃一头。此外,又有人提出了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以及使用频率、语音虚化等一系列相关的参照标准,以此作为确定副词虚实的依据,然而,由于副词本身的情况过于复杂,这些标准很难真正解决问题。总之,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7、,甚至,相同的标准也可能引出不同的结论,这 就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最后,从历史影响看。在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当中,虚词研究一直占有相当的地位,尽管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但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所谓的“词”、“辞”及“语助”等虚词进行研究了。根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在我们中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当时叫“实字”与“虚字”。所谓“实字”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名词,而“虚字”则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和叹词等。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辨字诀中,已经将虚字细分为“起

8、语虚字、按语虚字、转 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歇语虚字”等六类。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从元至清主要的有四本:元朝 卢以纬的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清朝刘淇的助字辨略、清朝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由于当时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讲清经文中的那些辅助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而副词在这方面 又是最为复杂的,所以,副词研究在自古以来的虚词研究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应的,在总结和继承古代虚词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各种类型的虚词词典,无论是近现代的还是现当代的,几乎都是包括副词的。而且,自马氏文通以来的早期语法书,包括新著国语文法、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修辞讲话等,也都是以意义作为划分虚实的主要标准的

9、。这样一来,“副词属于虚词”,这一严格地讲,只是语文学的分类观点,长久以来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改变。 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在确定副词性质与虚实归属时,常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词的分类是指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句法功能类别,分类的目的就在于了解词的句法特点,掌握用词造句的结构规律,分类的标准自然应该是词的句法功能。而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 主要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所以,能否单独 充 当句法成分完全有理由成为划分虚实的主要标准,副词理所当然应该归入实词。从理论上讲 ,这是比较符合结构主义分布理论的唯一正确的做法。 另一方面,词的分类又离不开意义,意

10、义标准必然要成为划分词类的一个重要的参考项。如果所分出来的类同意义不相吻合,一般说来就较难被广泛地认可。而汉语副词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词义比较虚化,比如“就”、“才”、“刚”、“还”、“都”、“更”、“便”、 “又”、“再”等等。将这些词划归实词总使一些人感到不合语感,难以接受。再加上一旦把副词归入实词,势必同传统的虚词研究和通行的虚词词典产生分歧,从而使得现代语法分析同传统的虚词研究相脱节,与一般的虚词辞书相抵悟。这不仅会使广大学习者感到困惑,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副词研究与教学。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顾副词的句法功能特点,仅仅考虑一部分副词的意义比较虚化,历史上 副词都是归入虚词的,并参照其他一

11、些相关的标准,将副词都归入虚词,以便同历史 传 统和虚词词典的编写相接轨,那么,这样做不仅会打乱语法体的严密性和一致性,而且,这种同副词本身语法功能不相符合的归类,对于真正认识副词、掌握副词的规律也不会有多大的意义。由此看来,要想避开上述矛盾,彻底解决副词归属的分歧,“光在虚实二字上琢磨,不会有明确的结论”。因为副词本身的虚实两面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想顾此就必然会 失彼。总之,鉴于副词本身的特点以及“虚词”、“实词”这对名称本身所带有的历史积淀,我 们认为,必须给汉语副词寻找一个新的归属,而不宜继续纠缠于虚实之争。固然,名不正则言不顺,可有时仅仅纠缠于名称,对语法研究和教学似乎没有无多少实际的主

12、义。唯 的办法就是走出虚实两分的老传统,另辟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我们觉得,考虑到汉语副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结合 汉语副词的对内和对外教学实际情况,大致有两种方案可以采用。一种分类方法是仍然根据词类的句法功能,结合参照其他八项区别性标准:a.意义的虚化与实在,b.搭配的粘着与自由,c.句位的定序与变序,d.数量的封闭与开放,e.用频的较高与较低,f.读音的变化与不变,g.内部的参差与整齐,h.发展的缓慢与迅速;将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表示词汇意义为 主的内容词(notion word),一类是表示语法意义为主的功能词(function word)。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

13、量词、代词;它们一般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并且大都符合参照标准的后项;后者包括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方位词,它们一般都不能 充当句法成分,并且大都符合参照标准的前项。与此同时,将副词再一分为二,那些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的描摹性副词可以归入内容词;称之为实副词、状态词、方式词、状词、那些以表示功能意义为主的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应当归入功能词;称之虚副词、真副词,典型副词,狭义副词、或者就叫“副词”。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完全不顾词类的句法功能,主要根据数量的开放和封闭,将汉语的词分成 两类:一类是可以列举的、仍在不断增加的开放类词(open-class word),一类是不可以列 举的、一般不

14、再增加的封闭类词(close-class word)。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 词;它们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都符合参照标准的后项;后者包括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方位词,它们有些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有些不能;大都符合参照标准的前项。在这方面,前辈学者已经 作过有益的尝试。 赵元任、吕叔湘两位先生曾分别提出可以尝试把汉语的词分为开放类的词和封闭类的词两个大类 。根据赵先生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开放类词和封闭类词(指典型的、严格主义上的封闭 类词)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a.开放类词大都信息量大,基本上都是内容词,封闭类 词大都信息量小,基本上都是功能词;

15、b.开放类词都是不定位的、自由的,封闭类词有相 当一部分是定位的,粘着的;c.开放类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封闭类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词与词的相互关系上;d.开放类词大都发音清晰,声调 固定,封闭类词则有相当一部分发音较轻,声调易变;e.开放类词大都出现频率低或中等 ,封闭类词大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开”、“闭”两分的方法,在归类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参差不齐的,甚至难以定夺的情况。比如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这四类词用其他诸类词在数量,功能和意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只是由于它们都具有可列举的特点,才被归入封闭类词的。所以,为了使开放和封闭两分法更切合实

16、际,我们将它们作了再次切分:开放类分成全开放 和半开放两个小类;封闭类也分为全封闭和半封闭两个小类。全开放的是名词、动词、形容 词三种,半开放的有区别词和副词;全封闭的有连词、介词、助词、叹词、 语气词、方位词,半封闭的有数词、量词和代词。我们觉得,区别词和副词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尽管目前的数量尚可列举,但仍在不断增加之中,所以是半开放类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虽然数量是确定的,而且也不会有较大的增加,但是同上述五项标准不很吻合,所以是半封闭类词。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难以克 服的矛盾,相对说来比虚实二分也更有实用价值,应该讲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上面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前一种分类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符合副词的实际,更便于学习和掌握副词。不过,这样分类的前提是必须将副词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