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050819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8.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寿数学史第十三讲:iii(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三讲 20世纪数学概观 III,数学中心的迁移,牛顿以来250年间的英德法数学家 从欧洲到美国的数学,20世纪的中国数学,2,数学中心的迁移,意大利15401610年 英 国16601730年 法 国17701830年 德 国18101930年 美 国1920,3,1642-1891年间出生于英德法的主要数学家,4,1642-1891年间出生于英德法的主要数学家,5,1642-1891年间出生于英德法的主要数学家,6,1642-1891年间出生于英德法的主要数学家,7,20世纪的一些数学团体,哥廷根学派 波兰数学学派 苏联数学学派 布尔巴基学派 美国数学 中国数学,8,9,哥廷根学派,

2、哥廷根大学创立于1743年, 高斯(1777-1855)1807-1855年任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 后狄利克雷(1805-1859)1855-1859年、黎曼(1826-1866)1846-1866年在哥廷根工作 1886年克莱因(1849-1925)到哥廷根, 开创了40年哥廷根学派的伟大基业,20世纪初世界数学中心: 哥廷根数学研究所,10,哥廷根学派,闵科夫斯基: 一个人哪怕只是在哥廷根作短暂的停留, 呼吸一下那里的空气, 都会产生强烈的工作欲望。,11,12,哥廷根学派,1934年曾炯之、姜立夫、陈省身在哥廷根,13,1923-1924年朱德在哥廷根故居外景,朱德(18861976),

3、14,波兰数学学派,1917年波兰数学会在克拉科夫成立 1918年亚尼谢夫斯基(1888-1920)发表波兰数学的需求 华沙学派, 利沃夫学派(现乌克兰),15,波兰数学学派,华沙学派: 点集拓扑、集论、数学基础,马祖凯维奇,谢尔宾斯基,刊物数学基础(1920年创刊) 数学家: 萨克斯(1897-1942), 库拉托夫斯基(1896-1980), 塔尔斯基(1902-1983), 波苏克(1905-1982),带头人: 谢尔宾斯基(1882-1969), 马祖凯维奇(1888-1945),16,波兰数学学派,利沃夫学派: 泛函分析,施坦豪斯,巴拿赫,刊物数学研究(1929年创刊) 数学家: 马

4、祖尔(1905-1981), 奥利奇(1903-1990), 绍德尔(1899-1943),带头人: 巴拿赫(1892-1945), 施坦豪斯(1887-1972),17,波兰数学学派,1937年论波兰数学的现状与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流亡的数学家 塔尔斯基(1902-1983), 乌拉姆(1909-1984), 艾伦伯格(1913-1998, W),施坦豪斯: 他(巴拿赫)最重要的功绩乃是从此打破了波兰人在精确科学方面的自卑心理, 他把天才的火花和惊人的毅力与热情熔为一体。,塔尔斯基,乌拉姆,艾伦伯格,18,苏联数学学派,圣彼得堡科学院1724年成立 伯努利尼古拉II(瑞, 1695-1726

5、),伯努利丹尼尔(瑞, 1700-1782), 欧拉(瑞, 1707-1783)都到圣彼得堡工作过,圣彼得堡欧拉数学研究所,19世纪的代表人物是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和切比雪夫(1821-1894) 杰出女数学家柯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 切比雪夫的学生: 马尔科夫(1856-1922), 李雅普诺夫(1857-1918), 斯捷克洛夫(1864-1926),19,苏联数学学派,切比雪夫(1821-1894),布加耶夫(1837-1903),20,苏联数学学派,叶戈罗夫(1868-1931) 1901年获得莫斯科大学博士, 导师布加耶夫(1837-1903) 函数论: 叶

6、戈罗夫(1868-1931), 鲁金(1883-1950) 拓扑学: 亚历山大罗夫(1896-1982), 乌里松(1898-1924), 庞特里亚金(1908-1988) 解析数论: 维诺格拉多夫(1891-1983) 概率与随机过程: 柯尔莫哥洛夫(1903-1987, W), 辛钦(1894-1959) 泛函分析: 盖尔范德(1913- , W), 克列因(1907-1989, W) 微分方程: 彼德罗夫斯基(1901-1973), 索伯列夫(1908-1989) 线性规划: 康托洛维奇(1912-1986, N),21,苏联数学学派,柯尔莫哥洛夫(1903-1987),22,苏联数学学

7、派,盖尔范德(1913- ),23,苏联数学学派,196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动力系统: 西奈依(1935- ,W) 微分方程: 阿诺尔德(1937- ,W) 拓扑学: 诺维科夫(1938- ,FW) 微分几何: 格罗莫夫(1943- ,W) 李群: 马尔古利斯(1946- ,FW) 量子群: 德里菲尔德(1954- ,F) 有限群: 契尔马诺夫(1955- , F) 代数几何:弗沃特斯基(1966-, F) 几何学: 佩雷尔曼(1966-, F) 概率论: 欧克恩科夫(1969-, F),20世纪世界数学中心: 莫斯科大学,24,苏联数学学派,俄罗斯斯捷克斯洛夫数学研究所,25,布

8、尔巴基学派,波雷尔(1871-1956),阿达马(1865-1963),嘉当(1869-1951),20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三元老,1930年皮卡74岁, 阿达马65岁, 嘉当61岁, 波雷尔59岁, 弗雷歇52岁.,26,布尔巴基将军,数学原本(1939- ),布尔巴基学派,27,结构主义数学(法, 1935- ),布尔巴基学派,H. 嘉当(法, 1904- ,W),狄多涅(法, 1906- 1992),谢瓦莱(法, 1909-1984),德尔萨特(法, 1903-1968),韦伊(法, 1906-1998, W),“数学具有了几大类型的结构理论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工具,它用单一的观点支配着广大的

9、领域,它们原先处于完全杂乱无章的状况,现在已经由公理方法统一起来了。”,“由这种新观点出发,数学结构就构成数学的唯一对象,数学就表现为数学结构的仓库。”,28,布尔巴基学派,29,美国数学,西尔维斯特(英, 1814-1897)1876-1883年在霍普金斯大学, 1878年创办美国数学杂志 1888年美国数学会成立 范因(1858-1928)1885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 普林斯顿大学建成世界数学中心,30,美国数学,普林斯顿大学,31,美国数学,20世纪世界数学中心: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32,美国数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最早6位教授: 1930年维布伦(1880-1960),

10、 1933年爱因斯坦(1879-1955), 1934年外尔(1885-1955), 1934年亚历山大(1888-1971), 1934年冯诺伊曼(1903-1957), 1935年莫尔斯(1892-1977) 数学学部、自然科学学部、历史研究学部、社会科学学部 “一个智慧之岛,这里的学术成就以它自己的独特方式得到回报。” 高等研究院的数学学部(2002):“在数学学部的永久成员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他们执著于数学事业的发展和ISA数学精神的培育。他们这种对事业的执著和追求将确保研究院永远是数学界令人神往的场所。” 超过5000人的前成员, 12位诺贝尔奖得主, 44位

11、菲尔兹奖得主中有32位是其教授或成员。,33,美国数学,34,美国数学,查瑞斯基(苏, 1899-1986, W)1927年到霍普金斯大学: 代数几何 冯诺伊曼(匈, 1903-1957)1930年到普林斯顿: 数学, 物理, 计算机 外尔(德, 1885-1955)1933年到普林斯顿: 数学, 数学物理 诺特(德, 1882-1935)1933年到布林莫尔: 代数 勒维(德, 1904-1988)1933年到布朗大学: 偏微分方程 柯朗(德, 1888-1972)1934年到纽约大学: 数理方程, 应用数学 乌拉姆(波, 1909-1984)1935年到普林斯顿: 拓扑学 埃尔特希(匈,

12、1913-1996, W)1938年到普林斯顿: 数论, 组合数学 艾伦伯格(波, 1913-1998, W)1939年到普林斯顿: 代数拓扑 塔尔斯基(波, 1902-1983)1939年到哈佛大学: 集合论, 数理逻辑,到美国 去,35,美国数学,西格尔(德, 1896-1981, W)1940年到普林斯顿: 数论, 多复变函数,到美国 去,波利亚(匈, 1887-1985)1940年到斯坦福大学: 数学教育 哥德尔(奥, 1906-1978)1940年到普林斯顿: 数学, 逻辑学, 数学哲学 韦伊(法, 1906-1998, W)1941年到哈佛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11年: 数学, 数学

13、史 陈省身(中-美, 1911-2004, W)1943年到普林斯顿: 微分几何 樊畿(中, 1914- )1945年到普林斯顿: 泛函分析 阿尔福斯(芬, 1907-1996, FW)1946年到哈佛大学: 复分析 华罗庚(中, 1910-1985)1946年到普林斯顿: 解析数论 赛尔伯格(挪, 1917-, FW)1947年到普林斯顿: 解析数论, 抽象调和分析 ,36,美国数学,37,北京大学(1912 ),20世纪的中国数学,1912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大学数学系,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国内大学数学系,南开大学数学系(1920) 南京大学数学系(1921) 武汉大学数学系(19

14、22)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23) 厦门大学数学系(1923) 四川大学数学系(1924) 中山大学数学系(1924) 东北大学数学系(1925) 浙江大学数学系(1926) 清华大学数学系(1927) 交通大学数学系(1928),38,上海交大图书馆,1935年“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1940年“新中国数学会”在昆明西南联大成立,西南联大(1937-1946),宗旨:“谋数学之进步及其普及”,创办数学系、数学刊物 1949年以前总共有74位数学家发表了342篇论文,中国数学会,39,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中国数学会,40,中国数学会会标,中国数学会,41,1958

15、年毛泽东与华罗庚,19491966年估计至少有450位数学家发表了约1800篇论文 堆垒素数论等可列为20世纪的数学经典著作,中国数学会,42,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数学会,43,建国后的中国数学会第一至十届理事长,华罗庚,吴文俊,王元,扬乐,张恭庆,马志明,中国数学会,文兰,44,华罗庚,45,2006年1月4日央视1套,华罗庚,46,王湘浩,华罗庚,江泽涵,许宝禄,苏步青,李国平,段学复,柯召,陈建功,数学院士(1955-2007),1955年(9位),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47,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简况,48,吴文俊,数学院士(1955-2007),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

16、48位),1957年(1位),49,王 元,冯 康,关肇直,杨 乐,谷超豪,陆启铿,陈景润,胡世华,姜伯驹,夏道行,程民德,数学院士(1955-2007),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1980年(11位),50,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丁夏畦,万哲先,王梓坤,石钟慈,张恭庆,周毓麟,胡和生,廖山涛,数学院士(1955-2007),潘承洞,1991年(9位),51,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1995年(3位),1993年(2位),严志达,林 群,马志明,刘应明,李大潜,1997年(2位),丁伟岳,陈希孺,数学院士(1955-2007),52,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2001年(3位),1999年(2位),2003年(2位),文兰,严加安,田 刚,李邦河,郭柏灵,数学院士(1955-2007),陈木法,洪家兴,53,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2005年(2位),数学院士(1955-2007),彭实戈,王诗宬,54,中科院数理学部中的数学家(48位),2007年(2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