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9730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规范抽采达标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准确、可靠,经焦煤集团研究,特制定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一、组织领导第一条 焦煤集团成立瓦斯抽采达标评价领导小组组 长:焦煤集团总工程师副组长:焦煤集团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成 员:通风管理处、生产技术处、地测处、安监局、科研所等单位负责人各矿井相应成立抽采达标评价领导小组。第二条 领导小组职责焦煤集团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焦煤集团瓦斯抽采规划、计划、抽采达标评价管理规定,组织审批回采工作面整体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及掘进工作面开工前第一次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

2、好以上工作。抽采矿井对采掘工作面抽采效果进行评判,编制抽采效果评价设计报科研所、通风处审查;根据取样结果编制抽采达标评判报告,报焦煤集团审批。通风管理处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回采工作及掘进工作面开工前第一次抽采达标评判设计和评判报告进行审查、起草批复意见。生产技术处负责审查抽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支护形式、回采产量等资料。地测处负责审查抽采工作面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地质说明书、抽采达标评判报告等资料。安监局负责对煤矿瓦斯抽采达标工作实施监督监察。科研所负责对采掘工作面原始瓦斯含量、原始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残余瓦斯压力、残存瓦斯含量的测定工作,并出具测试报告。二、 一般规定第三条 按照煤矿瓦斯

3、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煤层必须先抽采瓦斯,抽采效果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安排采掘作业。第四条 煤矿瓦斯抽采应当坚持“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掘、采平衡”的原则。第五条 瓦斯抽采系统应当确保工程超前、能力充足、设施完备、计量准确;瓦斯抽采管理应当确保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执行到位、监督有效。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进行瓦斯抽采,并实现抽采达标:(1)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2)一个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者一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的;(3)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40m3/min的;(4)矿井年产量为1.01.5Mt,其绝对瓦斯

4、涌出量大于30m3/min的;(5)矿井年产量为0.61.0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5m3/min的;(6)矿井年产量为0.40.6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0m3/min的;(7)矿井年产量等于或小于0.4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3/min的。第七条 各抽采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评价工作体系,制定矿井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细则,建立瓦斯抽采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抽采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先抽后采例会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第八条 各抽采矿井应当建立健全专业的瓦斯抽采机构。建立负责瓦斯抽采的科、区(队),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第九条 瓦斯抽采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专业技术

5、培训,瓦斯抽采工应当参加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上岗。第十条 采掘工作面评价必须具备以下基础资料(1)被评价突出采掘工作面的原始瓦斯含量、残存瓦斯含量、不同暴露时间巷道卸压带宽度、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等参数。(2)工作面抽采设计、工作面抽采钻孔竣工图(地质构造、打钻期间的顶钻、喷钻、见矸情况、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突出点等内容在图上要标注清楚)、钻孔竣工验收资料。(3)回采工作面综合瓦斯地质剖面图(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厚度、软分层厚度、绝对瓦斯涌出量、炮前炮后瓦斯浓度倍比值、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屑瓦斯解析指标h2max、钻屑量Smax等变化曲线)。(4)矿井通风系统图、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包

6、括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平面图、上下风道及切眼剖面图、断层剖面图等图纸)。(5)钻孔施工、验收原始记录、瓦斯抽采台帐、区域效果检验设计、委托书、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实测残余压力)报告单等。(6)分块段瓦斯抽采量、抽采率、残余瓦斯含量、可解吸瓦斯含量等计算资料。三、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评判要求第十一条 评判依据及指标1、评判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2、评判指标:(1)焦作矿区二1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宝雨山矿、何庄矿二1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小于6m3/t,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2)在施工测

7、试钻孔时没有喷孔、顶钻、卡钻或其它异常现象。第十二条 抽采瓦斯矿井应当对瓦斯抽采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判和抽采效果进行评判。在基础条件满足瓦斯先抽后采要求的基础上,再对抽采效果是否达标进行评判。工作面采掘前,应当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并由矿井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批准。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抽采基础条件不达标:(1)未按规定要求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瓦斯抽采系统没有正常、连续运行的;(2)无瓦斯抽采规划和年度计划,或者不能达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的;(3)无矿井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无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或者不能达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的;(4)无采掘

8、工作面瓦斯抽采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不真实或者不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的;(5)没有建立矿井瓦斯抽采达标自评价体系和瓦斯抽采管理制度的;(6)瓦斯抽采泵站能力和备用泵能力、抽采管网能力等达不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的;(7)瓦斯抽采系统的抽采计量测点不足、计量器具不符合相关计量标准和规范要求或者计量器具使用超过检定有效期,不能进行准确计量的;(8)缺乏符合标准要求的抽采效果评价相关测试条件的。第十四条 预抽煤层瓦斯效果评判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和步骤:(1)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2)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3)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4)抽采效果达标评判。四

9、、抽采效果评判程序第十五条 采掘工作面采用残余瓦斯含量或残余瓦斯压力指标,结合煤层赋存、地质构造、检验期间的异常情况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检验时采用间接计算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前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布置、控制范围是否满足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焦煤集团瓦斯抽采管理规定和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检验。1、对预抽钻孔的有效控制范围的界定方法如下:(1) 对顺层钻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按钻孔长度方向的控制边缘线、最边缘2个钻孔及钻孔开孔位置连线确定。钻孔长度方向的控制边缘线为钻孔有效孔深点连线,相邻有效钻孔中较短孔的终孔点作为相邻钻孔有效孔深点。(2) 对穿层钻

10、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取相邻有效边缘孔的见煤点之间的连线所圈定的范围。2、预抽钻孔间距不得大于设计间距。第十六条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和巷道布置,将钻孔间距基本相同和预抽时间基本一致(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的区域划分为一个评判单元。对同一评价单元预抽瓦斯效果评价时,首先应根据抽采计量等参数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残余瓦斯压力)、可解吸瓦斯量,经计算所有评价单元满足规定的预期达标指标要求后,办理工作面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委托书,委托科研所测试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或压力。1、残余瓦斯含量计算方法(1)第一种计算方法: (1)式中: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3/t;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3/t;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

11、斯总量,m3;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按公式(2)计算: (2)式中: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则为0;、分别为评价单元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则为0;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m;评价单元平均煤层厚度,m;评价单元煤的密度,t/m3。、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如果无实测数据,可参照表1中的数据或计算式确定。表1 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巷道煤壁暴露时间(d)不同煤种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m)无烟煤瘦煤及焦煤肥煤、气煤及长焰煤25501

12、001602002503006.57.49.010.511.012.013.09.010.512.414.215.416.918.011.513.016.018.019.721.523.0(2)第二种计算方法:Wcy=(W0G-Q抽-Q风排)/G (3) 式中: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3/t;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3/t;Q抽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斯总量,m3;Q风排评价单元风排瓦斯总量,m3;按照巷道掘进期间风排量的三分之一计算。评价单元煤炭储量,t。评价单元煤炭储量按公式(4)计算: G=(L+2R)(+R)m (4)式中: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抽

13、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m;评价单元平均煤层厚度,m;评价单元煤的密度,t/m3。2、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压力计算方法 (5)式中:WCY残余瓦斯含量,m3/t;吸附常数;煤层残余相对瓦斯压力,MPa;标准大气压力,0.101325 MPa;煤的灰分,%;煤的水分,%;煤的孔隙率,m3/m3;煤的容重(假密度),t/m3。3、可解吸瓦斯量计算方法:按公式(6)计算: (6)式中:煤的可解吸瓦斯量,m3/t;抽采瓦斯后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m3/t; 煤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残存瓦斯含量,按公式(7)计算。 (7)第十七条 残余瓦斯含量按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现场测定,残余瓦斯

14、压力按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现场测定。现场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或压力时,由科研所首先根据下述要求参考抽采实钻图,编制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设计。1、残余瓦斯含量或压力测试点的位置要根据工作面地质构造、钻孔布置等情况选定;2、用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或回采区域煤层瓦斯时,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组测定点。当预抽区段宽度(两侧回采巷道间距加回采巷道外侧控制范围)或预抽回采区域采煤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时,每组测点沿工作面方向至少布置1个测定点,否则至少布置2个测定点; 3、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测定

15、点;4、用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时,至少布置5个测定点,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的上部、中部、下部和两侧,并且至少有1个测定点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5、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m至少布置1个测定点,且每个评价区域不得少于4个测定点;6、各测定点应布置在原始瓦斯含量较高、钻孔间距较大、预抽时间较短、预抽效果差的位置,测试点应控制全煤厚,并尽可能远离预抽钻孔或与周围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且避开采掘巷道的排放范围和工作面的预抽超前距。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应适当增加测定点。7、检验测试钻孔施工参数必须计算准确,并编制钻孔参数表,测试钻孔深度不大于7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