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9670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开县临江明星小学 刘兆奎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艺术的园地,这一园地应该是百花齐放,更具有效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动机,是人活动最活跃的因素。课堂只有充满趣味,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活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数学课堂更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适

2、度的教学目标,激趣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关键,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本班实际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跳一跳能吃到树上的桃子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了。例如:合理安排时间这节内容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我在设计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白烙一张饼的时间,再弄清烙两张饼的时间与烙一张饼的时间一样(锅里能同时烙两张饼),在此基础

3、上动手操作,探讨出烙三张饼的最优方案.二、创设情景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猜谜语、脑筋急转弯、出示制作精美的教具”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我在“十几减几”的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星期天,小猫cat和小猫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最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说:“这里共有

4、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可是金鱼游的太快了,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这样,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参与学习的精神准备。三、活用教材,激趣 新课程强调教材内容要回归生活,要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僵硬的知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有生命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教材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新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喜欢的数学,教师就要更多的思考一些学生喜欢的数学素材,从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事物作为教学的材料,对教

5、材进行重组与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数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的经验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利息这节内容时,可以如下进行。师:过年的时候我们最开心的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的压岁钱,你们最多能得到多少钱?生1:有二百多元。生2:我有一百多。师:你们拿这么多的钱,你如何花出去,买好吃的还是玩具?生1:我留着缴学费。生2:我买了新衣服,其余的存了银行,生3:我妈妈帮我存起来了,说是努力读书,我上大学的时候用师:压岁钱那么多,除了自己消费一些,多余的就存入银行。那谁能向大家介绍有关储蓄的知识呢?可以结合你们课前调查的知识说一说。上述的教学,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审视,重新设计了学生过年拿

6、压岁钱,存银行,得利息的情景,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让数学不再使学生感到望而生畏,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枯燥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改变学习方式,激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体验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愉快思考的场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感到数学“趣味”。例如:我在教学让学生“认识元、角、分”时,设计了一个“小小文具店”让学生来当顾客买文具。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百

7、买不厌。所学知识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巩固了、内化了,而且当数学和儿童游戏揉合在一起时,孩子们感受最深的是:数学好玩。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创造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操作和合作交流的

8、方式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例:在执教“认识图形”时,我先让学生把物体的一个面压在桌面的细沙上,把图形印下来。然后设疑:老师想把你们印的图形拿来给全班同学看,你们看得见吗?当学生觉得在细沙上印图形的方法不方便全体学生看时,产生了认知的不平衡,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进而,我让学生自主探索: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都看见自己印的图形?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拿下去给小朋友看;放到投影仪上看;把沙子弄湿竖起来看;用印油印在纸上;把物体放在纸上用笔描等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接着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具动手印或描,把物体的面印或画在白纸上,让学生展示

9、自己的劳动果实。这个设计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进一步感受到“面在体上”。我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探索的氛围,在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而且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五、改变评价方式,激趣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功和认可,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他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教师都要给以及时的鼓励和赞赏,让学生尽情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

10、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寻求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十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无论是哪种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也是指了最好的方法),用各种形式表示对学生的赞赏-以学生的姓名命名他们的算法,杨氏算法、王氏算法、张氏算法,或是让“小老师”“小发明家”将自己的算法介绍给大家等等,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呈现出愉快和谐的合作气氛,学生各抒己见,兴致勃勃,积极发言。每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其乐融融,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兴趣,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了挖掘,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六、形成竞争机制激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

11、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因此,我经常有意识地采用竞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明显分歧的问题,组织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明辨是非,探求真理。(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而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表意见,相互竟比,集体荣誉感促使大伙积极动脑,密切合作。(3)组织带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间、个人间、男女间开展的口算、速

12、算比赛、课堂提问的抢答、优秀作业的传阅、展览,这些竞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和渴求参与的兴趣,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识活动,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都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首位,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提供展示的机会,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种快乐、好玩的事情。数学课自然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赢得孩子的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 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