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9657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桥。2、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黎明的时候,

2、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指挥村民有秩序的撤离,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二:读中品文,体会洪水的来势凶猛。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2、打开书,快速默读,找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找句子,谈感受。“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你感受到了什么?“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你感受到了什么?4、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洪水之猛的句子?(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读出了洪水的肆虐与疯狂)5.我们将

3、这几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听了大家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狂奔而来的洪水,在路面上张牙舞爪的姿态。三、读中悟文,感受桥的危急。1、投影图片,如果你置身其中,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这是怎样的关头?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板书:生死存亡)2、看看文中人们的表现,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3.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那些词看出来的?(惊慌失措)4.是啊,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正是失措的表现啊。(指名读,你读出了人们的慌乱。)5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生!7、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意味着这座木桥是(相机板书

4、:唯一求生)引读。人们你拥我挤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人们这样的状态,这唯一求生的木桥能不能助人们逃生呢?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三、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过渡: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村民们最后得救了吗?是谁起了决定性作用?(党支部书记) 师板书:老支书师:默读全文,画出描写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句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A、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可能在想什么?b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

5、?(板书:镇定)读出一个镇定的老汉!师:仅仅是镇定就能让人们停住脚步吗?联系上下文谁来说一说?(全村人都拥戴他、相信他、他在村民们中有很高的威望)句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我们看,短短的一句话,连续使用了3个感叹号,这能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喊话么?此时,山洪在咆哮,人们在哭天喊地,场面极其混乱,老汉应该怎样喊?谁再来读?2、那么多人站在大雨中,站在洪水中,等着你指挥,我们就应该读得响亮,干脆,坚定,全班齐读。3.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面员也是人啊!谁在后面,就意味着离死亡越近。你能谈谈你的理解么?(作为一名党员,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舍己为人、把生的希

6、望留给村民、死的伟大留给自己)师:危难的时刻正是考验党员的时候,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老支书沙哑地喊话(齐读)师:老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使惊慌失措的人们瞬间变得井然有序,一百多人很快排成一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汉又有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请同学们看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观察老汉此时此刻的动作和表情,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的15自然段。句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1、师:从哪些词看出老支书很凶? 2、他为什么这样凶?(此时

7、,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了,情势十万火急,谁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啊,在这危急时刻,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党员扛起来!在老汉心中,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3、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老汉的凶。4、老汉揪出来的是谁?把儿子揪出来排到后面,就意味着他死的危险更大,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句子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1、这里有个吼,我们刚才也读到了一个吼。男生读前一个吼,女生读后一个吼,老师读旁白。(同样一个吼字,却有着不同的意思,第一次吼,在危险面前,有群众,有儿子,老汉选择了 群众。第二次吼,在危险面前,只有自己和儿子,老

8、汉选择了儿子。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谁?(自己)这怎能不让全村人都拥戴呀!)2、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如果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什么?3、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呢?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板书: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先人后己师:村民们站在安全的地方上看,没有了窄窄的桥,没有了美丽的村庄,没有了健壮的小伙子,也没有了如山的老支书,这时只剩下白茫茫一片一切语言在此时都是苍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支书生前留给我们的最后几瞬间吧!(出示所有描写老支书的句子,配乐齐读。)师:老支书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

9、这广袤的天地间,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这个老支书快退休了,故事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尾。四、学习结尾,领悟写法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请大家接着往下读。2、作者为什么要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认为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安排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虽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3、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感人,如此震撼人心,除了这点,你还发现了哪些写作特点?小组交流,看看那些同学最具慧眼!4、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祭奠他那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先人后己的老伴,和她那在危急时刻不和父亲争

10、吵的孝顺的儿子,这是多么的慷慨悲壮啊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可能对老太太,对乡亲们,对老汉,对小伙子有许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呢?五、再读课题,理解含义,拓展升华。师:听了同学们的真情感言,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读一读课题,好吗?同学们,这只是一做普通的桥吗?那么他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心中竖起来,那就是-老支书,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1、在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中,曾有无数座这样的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之桥,请同学们看屏幕!2、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写一句话赞美一下老汉,赞美一下那些默默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们,并尽量使用上“桥”字。(1)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2)解放军叔叔,你们在生死关头,把生命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3)3、师总结:他们这种先人后己、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幅幅画面吧!记住这样一位平民英雄,记住这些默默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架起了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