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43319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城中学、芮城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材料体现了A.“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C.专制集权的法家思想D.崇尚节俭的墨家思想2.“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纾解。”秦汉以来,“

2、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周身流转”,最早得益于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C.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3.吕思勉认为:“宋学是不适宜于竞争的,而从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却受其指导,那就无怪其要迭遭外侮了。”作者意在强调A.理学在宋代成为官方哲学 B.理学本身有内省性和收敛性C.理学导致了宋代的内外交困D.理学造成宋代科技的落后4.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C.是对

3、理学思想的创新D.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5.“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种英雄豪杰结义场景在明清小说里频繁出现。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A.对社会平等的精神诉求B.对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C.对传统艺术的巨大挑战D.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6.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A.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B.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

4、民族危机C.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D.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7.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C.自相矛盾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8.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

5、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C.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9.“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在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学说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0.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11.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由此可知当时 A.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D.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12.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

7、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 A.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B.对雅典城邦政体的不满 C.宗教意识浓厚D.排斥人文主义13.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服务殖民扩张的理论 D.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14.卢梭赞同国家的建立与利益有关,但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谈到:“我将努力把权力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以便使正义与功利二者不致有所分歧。”对材料中卢

8、梭的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是为人的实际利益而产生 B.人的利益要合乎正义 C.社会契约思想与以往截然不同 D.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15.“然而大革命开始后的严峻现实,又像一座巍然屹立的冰山,无情地压碎各种梦想,让它们化为无形的泡沫和可怜的眼泪。狂热的梦想与严峻的现实、幸福的追求与绝望的痛苦、自由的快乐与孤独的感伤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情感,形成一股自我崇拜、自我怜爱、自我表现的浪潮。”下列作品诞生于这一“浪潮”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16.梭伦有诗云:“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使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改革在当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了

9、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B.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C.维护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17.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18.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A.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B.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C.

10、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D.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19.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0.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民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

11、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A.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B.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C.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D.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21.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推翻沙皇专制B.维护农奴制度 C.废除农奴制度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22.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中国人模仿西方,在短时间改革了兵制,花大把金钱制造军舰、购买大炮其实这是表象

12、的文明化。因为这些都是显在的有形之物,学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学习西方来改革自国的政治法律,改变国民气质,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了。”作者主要说明日本应该 A.从制度精神层次学习西方 B.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工业化 C.培养人才强调“和魂洋才” D.结合先进的“文明开化”思想23.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方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出戊戌变法 A.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 B.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D.冲破了封建思想观念的束

13、缚24.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儒家思想尚未取得独尊地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了。春秋末一些典籍基本遵循孔子本然形象。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

14、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简直就是庄子的“不言之教”。孔子的为政“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下启了韩非的极端尊君、极端维护等级制度的势位思想。梁启超则说:孔子的为人行事,有时表现为“温良恭让”,有时又表现为“发强恭敬刚毅”;有时表现为“冲淡悟退”,有时又表现为“内热栖皇”,奔走于诸侯之门;有时表现为“无可无不可”,有时又表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编自张岩试析战国诸子著作中孔子形象发生形变的原因 材料二 孔子曾经提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指人们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励人们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动。而朱熹等理学家舍此不论,一定要把孔子“僵化”成一个干巴巴只会以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材料三 葛兆光说: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