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2964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石室佳兴学校八年级九月月考试卷及答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2012-2013 学年度上期学年度上期 八年级八年级 语文语文 9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 分)分) 总分 (A 卷 100 分) 第 I 卷 (共 18 分) 一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共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 A.在过去一年里,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的绥(su)靖区。 B.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c cu u n n)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的仄(z)歪了一下。 C.广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

2、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l) D.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m mi i u u)的画面。 2请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 )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 撑出来。 C.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蒿,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D.他们头发班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 V 形石碑。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 A春天的原野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景色,实在是不可名状。 。 B在人生的成长路上,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

3、失措。 C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访的那户人家。 D雨,从空中落下,缭绕不绝,令人遐想万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共(共 9 9 分分,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甲) 桃 花 源 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 ,悉如

4、外人,黄发垂髫(tio)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与外人间(jin)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i)具言所闻,皆叹惋(w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wi)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n)下,诣(y)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

5、)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濯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宜宜乎众矣(应当) D香远益益清(更加) 5请选出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渔人甚异之”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 分) A、何陋之有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C、水陆草木之花 D、箬篷覆之 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甲段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桃花源自然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们生活自由 快乐,民风淳朴高尚;乙段以“爱莲”为线索,以牡丹反衬,以菊花正衬,突出莲花高洁可爱的形 象。 B甲文通过描绘虚幻世界,寄托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乙文通过菊花喻人表现了自己既赞赏陶渊明 的骨气,又不逃避现实,敢于直面世间之污浊,坚贞不渝保持自己正直节操的品质。 C甲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通过对桃林美景的描绘, 为后文写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的美丽、富饶做铺垫;乙文中“莲,花之君子者也”一句,高度

7、概括 了莲的高贵品质。 D甲文中“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句话是村人担心“外人”来打破源中的宁静安乐 的生活;乙文“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这句话从字面角度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的少,言外之意 是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讽刺了追逐名利的世态。 第()卷(共 82 分) 三.翻译 (共 4 分)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姓名_ 班级_ 考号_ 密 封 线 1 译文: 四.语言积累与运用。 (6 分) 8 (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两句,共 2 分) 气蒸云梦泽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斯是陋室 , 。 ” (陋室铭 )

8、 常恐秋节至,_。 (汉乐府长歌行 ) (2)请在野望和黄鹤楼中任选一首默写(共 4 分) _ ,_ 。 _ ,_ 。 _ ,_ 。 _ ,_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3 题(共 12 分) 历史,现实,在雨中( )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 ”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 雨下得更大了。乐队奏起了音乐。一位女演员朗诵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 55 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

9、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 )在我们眼前。孩 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 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 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 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

10、屠杀。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 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 忘记。 19.作者反复地写“雨” ,作用是什么? 3 分 20.演员和音乐家很多,怀念的方式也多样,为什么单独提到女演员朗诵迪桑卡的诗 2 分 21.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地想起南京大屠杀?2 分 22.结尾段的含义是什么?2 分 23.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2 分 六.作文(共 60 分) 1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是无字书,社会

11、是大课堂。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我们感动, 引我们思索,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明白一些做人、行事的道理。 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根据你所写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2)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 份和谐。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还很多,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在非原则面前, “让”是一种礼貌、一种气度、一种美德。 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

12、题目,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20 行。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请根据写作提示补全题目。 (3)不少于 600 字。 (4)书写工整、规范。 (5)涉及人名,班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 A、B、C代替。 B B 卷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 1-2 题。 论诗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李杜”是指 。“风骚”是指 (2 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的意思,并结合整首诗说说诗人 的观点。(2 分) 二

13、、文言文阅读(12 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36 题。 威后问齐使者 战国策。齐策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齐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 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1)书未发发( ) (2)岁岁亦无恙 ( ) (3)使者不说说 ( ) (4)不然然( )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吏勃然曰: “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 ” (2)自仗剑下堦斩其首,申台府自劾。 5与“

14、乖崖命杖之 ”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卒之为众人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6.从今天依法治国的观点看,乖崖的“一钱斩吏”不合法度,你怎么看。 (2 分) 答: 三阅读(22 分 ) (一)名著阅读(4 分 ) 7阅读名著就是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启示;阅读名著,做好读书卡片,既能让我们增长 知识,又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名著,写下感受,能使我们的思考走向深入。请从下列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 童年 昆虫记中任选一部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作者(0.5 分)你最喜欢的人物(0.5 分) 相关情节(只写一个故事的名称)(1 分) 为什么喜欢他(她)(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18 分 ) 掌掌 心心 化化 雪(雪(2020 分)分) 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