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2404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一、不定项选择题(有12题,每题5分,共60分。)1. 封闭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G0的小蜜蜂,其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等于G B.大于G+ G0C.小于G+ G0 D.等于G+ G02. 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A在直线段赛

2、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B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C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向上的摩擦力D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沿赛道平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3.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落地;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小球位移的大小为5m。根据以上信息尚不能确定的是A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B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速度C

3、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4. 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中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车数较大,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甲车的刹车距离s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5. 如图所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的一小球用一轻绳挂在小车柱上,突然发现用挂小球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则这时

4、( ) A小车的加速度大于g sin B小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C. 小车正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小车可能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水平力F一定变小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7. 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

5、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A 3 B4 C5 D68. 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PBC9. 在机场货物托运处,常用传送带运送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靠在一起的两个质地相同,质量和大小均不同的包装箱随传送带一起上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上行时b受3个力作用B匀加速上行时b受4个力作用C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时,b受4个力作用D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

6、后,b受的摩擦力一定比原来大APBC10.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1、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tanBanCtan212Dtan221vv2v1IIItt0011.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 如图甲所示,以度v

7、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则乙图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二、计算题(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3. 2011德州模拟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 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

8、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多大?弹簧的原长l0为多大?甲乙14.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 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1)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2)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1D.2B.3C. 4B.5D. 6C. 7C.8A;9A. 10B. 11 C. 12D1320020【解析】 根据胡克定律F与l的关系式为:Fk(lhl0)klk(hl0),从图象中得到直线的斜率为2 N/cm,截距为20 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 N/cm200 N/ cm,由k(hl0)20 N,于是l020 cm.14(1) 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vt图象可知:A、B的初速度v0=6m/s,A物体的末速度v1=12m/s ,B物体的末速度v2=0,a1 m/s2075 m/s2 a2 m/s21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对A、B两物块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1 Ffma2 由式可得:F18 N(2) 设A、B两物块8 s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mm所以xx1x260 m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