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真杆菌病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0423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真杆菌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真杆菌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真杆菌病的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猪真杆菌病的防治 猪真杆菌(旧称猪棒状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数为非致病性菌,只有少数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畜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一般以某些组织器官发生化脓或干酪性病理变化为特征。临床上主要引起母猪的泌尿系统感染。病原及流行特点猪真杆菌为一多形性大杆菌。由球状至杆状,较长的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单在或成栅状或成丛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荚膜和芽孢。该菌主要存在于健康公猪的包皮及包皮憩室内,大约有 80%健康猪正常带菌,也可少量出现在母猪阴道的前庭中,配种时如果母猪尿道口发生损伤,则细菌可经尿道逆行到达膀胱生长繁殖,引起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临床症状轻症病猪,只见外阴部有脓性分泌物,排少量血尿。重症病猪,病变可波及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及肾脏,表现频频排尿,尿中含有脓球、血块、纤维素及黏膜碎片,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沉郁,口渴,渐渐消瘦。有的还引起猪的化脓性肺炎、支气管炎、子宫内膜炎、多发性关节炎、骨髓炎、仔猪脐炎、皮下脓肿和乳腺脓肿等。防治措施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大剂量肌注青霉素,4 万单位/公斤体重,每天 2 次,连续 3 天,接着肌注恩诺沙星,7斤体重,连续 3 天有良效。为了预防本病,对可疑带菌种公猪予以消毒药水如 猛酸钾冲洗包皮及包皮憩室,有条件的提倡猪人工授精。对阴道受损伤的母猪,在配种后肌注青霉素23 天,具有较佳的预防作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