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0916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熊灿平讲话(1226)定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7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2013年经济工作。刚才,家耀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2013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就抓整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站位高、立意深、思路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关于2013年的经济工作,要点已经印发给大家,请下去后认真抓紧组织讨论,及时反馈意见,这里我就不再面面俱到。根据党工委、管委会研究的意见,我重点讲三个问题。一、关于2012

2、年经济工作基本评价过去的一年,面对全国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突出主基调,推进主战略,跑省进京争取支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成功举办第七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总量扩大,增速加快。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亿元,增长16%;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增长10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21%;完成财政总收入7.18亿元,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亿元,增长35.8%;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7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20%。在

3、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的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预计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市0.7个百分点、超全省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全市24个百分点、超全省2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超过全市9.2个百分点、超全省6.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全市2.2个百分点、超全省2.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市6.4个百分点、超全省2.1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增速分别超全市123.6个百分点、超全省143.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增速超全市564个百分点、超全省571个百分点。(二)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年推广种植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油菜、小麦、烤

4、烟、蔬菜等14万亩,实现夏粮、秋粮产量5万吨,烟叶收购2.2万担,实现农业增加值1.7亿元;流转土地10028亩,建成水果种植专业村1个,专业户5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增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6家,全区规模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8家,规模500万元以上企业达33家,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1亿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旅游产业、商贸流通、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张,登记注册各类第三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325户,注册资本6.68亿元,三产从业人员1.5万人,全年实现税收7991万元,三产经济在全区经济中占比25%

5、,呈良好发展态势。(三)基础夯实,条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交通投资6亿元,实施交通运输项目21个,建成杭瑞高速连接专线花海大道、大洞口至雨灌、箐门口至天桥等一批旅游公路,全区公路好路率达91.35%。特色城镇建设加快推进,花海文化城一号、二号、三号主干旅游公路和五号旅游次干道、五号支路、二号桥、旅游服务中心、中心幼儿院、扶贫生态移民等工程快速推进;建成普底彝族风情小镇、戛木“同心”新村等一批特色旅游集镇和五园新村,以城带乡、城乡统筹能力明显增强。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89万元完善水利规划体系,争取项目资金949.4万元解决了1.9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加快

6、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强电迁改7条,投资2332万元建设低压供电线路274 km2,供电总面积达到504.1km2,供电可靠率达98.95%。新建移动、联通、电信通信基站13个,覆盖率达95%以上,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通讯条件明显改善。(四)影响扩大,活力提升。以成功举办第七届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提升了百里杜鹃旅游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整合资金28.8亿元完成旅发大会51个保障性和20个带动性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示范村9个,发展农家餐馆和农家旅馆52家。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杜鹃花展暨首届国际杜鹃花博览会、百名驻华使节文化交流、国际彝族火把节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141.44

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173%。促进国发二号文件项目化、实物化,积极“跑省进京”,争取各类建设项目25个,争取资金3亿元;编制包装融资贷款项目7个,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0亿元,到位5.39亿元。加大招商力度,签约项目资金43.5亿元,到位25.1亿元。(五)民生改善,社会和谐。16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8.84亿元。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加快教师公租房、幼儿园、学生食堂、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工程实施进度,投入财政资金1400万元、每生每餐增加1元改善学生营养餐,惠及11275名学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各行政村农家书屋,完成20户以下自然村

8、通广播电视工程375户、4个村的“五古一特”建设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2517人,建档率81%;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2年参合率达99.83%;提高新农合补偿顶线,降低起付线,全年兑现补偿资金1963.92万元,惠及群众41260人。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259万元、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救助金520万元。抓好创业就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669人,同比增长621.18%,全市排名第一;实现再就业820人,转移农业劳动力2132人,完成各类培训2500人。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全年社会保险累计参保56779人,征收基金3800

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3974人,参保率93.27%。扎实抓好产业化扶贫,净减少贫困人口6967人,普底、金坡两乡实现“减贫摘帽”。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的目标。加大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的排查化解力度,矛盾纠纷化解率95%以上,息诉息访率90%以上。创新人口计生管理模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同比分别下降1.54个、1.59个千分点,实现“双降”目标。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面临的困难大于预期,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实践证明,党工委、管委会年初确定的总基调、总目标和总要求,符合省、市要求,符合百里杜鹃实际,是完全正确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团结

10、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原煤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波动大,运行风险不可控;二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新型产业规模小、高端产品少、效益低,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还不明显;三是项目建设资金瓶颈继续存在,拓展政府融资渠道、改变金融基础薄弱现状,破解发展难题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五是旅游产业缺乏城镇化依托,生产性、生活服务业发展滞后,游客停留时间

11、短,旅游产值比重小,贡献率低;六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任务仍然较为繁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脚踏实地干事业,奋力赶超求突破,在全省、全市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赢得主动,在转型跨越的新征程中创造骄人业绩。二、关于2013年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无论从全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还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来看,我们都必须咬定目标,负重加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抓实干搞好经济工

12、作。2013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的来说机遇、压力、优势并存。一是机遇。就是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比今年增加4000亿元,中央预算投资比今年增加350亿元,并适当扩大融资总规模,有利于项目和资金争取。国发二号文件深入贯彻、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和即将出台的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规划等历史性机遇为我区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保障。二是压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市委、市政府要求百里杜鹃2016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的三个核心指标中,人均生产总值要求达到5000美元、城镇

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求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求达到1000美元,今年全区的完成数仅为1777美元、1890美元和525美元,巨大的差距说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当低,要超过全市、全省、全国的水平,任务非常艰巨。三是优势。第七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影响力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加上杭瑞高速、毕节机场的建成,花海文化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旅游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大大提升了我区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向上争取支持的路子更宽,开发开放步伐更快,旅游带动效应更明显,游客可能出现“井喷”现象。结合我区实际,党工委、管委会确定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

14、总值完成16亿元,增长1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8亿元、11.5亿元、2.7亿元,分别增长5%、20%、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增长32%;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增长66%;实现财政总收入8.6亿元,增长20%,省口径财政收入8.1亿元,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4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6元,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增长18%。 这一预期目标,是党工委、管委会分析研判各种因素,充分考虑了全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提出来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

15、以实现的。各乡、管理区和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要在做大工业、巩固农业、开发旅游、主攻项目、保障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实现大突破。(一)必须坚持工业的支撑地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继续巩固工业支撑地位。这次胡锦涛主席来毕节考察座谈时指出,“如果工业在三次产业中不能处在应有的地位,那怎么实现工业化”,我们工业的支撑地位没有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还是工业。今年我们要继续下功夫做大工业,实现“一增二超三突破”。“一增”,即确保在全市排名中实现增比进位;“二超”,即工业增长幅度超2012年增幅,超全市工业增幅平均水

16、平;“三突破”,就是在提高科技含量、壮大企业规模和填补园区空白上取得突破。一是要大力巩固煤炭工业经济。统筹推进煤矿扩能技改和整合步伐。要深入挖潜力、搞好服务、加强调度,确保安全生产、正常生产,实现煤炭产量400万吨以上目标任务。要积极鼓励和引进煤炭洗选加工,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二是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要积极鼓励和引进煤化工龙头企业进驻,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劳动力资源就地转化,降低工业经济运行风险。三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结合交通、资源、土地等实际因地制宜,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尽快完成全区工业发展规划,努力构建集约发展、持续稳定、关联度高、效益良好、风险可控的新型工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及旅游商品加工业,集中开发九龙神茶、蜡染、刺绣、蚕丝制品、金银花及中药材、特色农产品。要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推进龙竹生态环保建材项目,仁和年产6000吨塑管厂项目、200万吨水泥项目建设。(二)必须坚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