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卷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3791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历史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历史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历史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历史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历史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历史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历史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文学是西方文

2、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大藏经 、 荷马史诗 B 旧约全书 、 古兰经C 荷马史诗 、 旧约全书 D 古兰经 、 荷马史诗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3、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

4、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A外国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A东晋B隋朝C北宋D南宋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

5、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7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A B C D15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

6、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 B让国民从中受益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克里米亚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20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

7、运动 D二次革命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 几何原本 、冯如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22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1913 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 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41945 年英国工党上台执

8、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25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

9、额的增减28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经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 欧元启用B 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 光荣革命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阿拉曼战役301949 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

1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13 分)展板一:20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变化图片素材 1: 图片素材 2: 图片素材 3: 原因分析:一方面,贸易导向早期水厂的图片 性经济形成,如洋行等机构的选材说明 1: 选材说明 2: 选材说明 2: 出现;另一方面, 城市供水网初具 规模 展板二:21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面貌图片素材 4: 选材说明 4: 原因分析:轨道交通和高架 城市立体交通 铁路图片 网络系统建立 展板三: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32苏格拉底案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

11、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 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问题:(8 分)(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 分)(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 分)10 岁雅典男童 雅典贵妇 40 岁雅典男性公民奴隶 来自波斯的商人(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 分)332009 年 12 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

12、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材料一 材料二问题:(10 分)(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2 分)(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 分,不得摘抄原文)(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4 分)34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10 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6 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4 分)35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15 分)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