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037436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是最青春创业板公司和早衰的创业板公司?本刊记者 白友文在创业板这个平台上,有些企业是招财猫,一直以来都很会赚钱;有些企业却徒背高成长虚名,根本不会成长。去伪存真,它们是谁?通过对过去三年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及 1-9 月份企业净利润增长率的考核,我们制作了“最青春创业板公司 Top20”和“最衰创业板公司 Top10”两大对立榜单。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不会赚钱的企业往往会被高估,而赚钱的企业却往往被低估。最青春的公司,我们的入选标准是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 50%以上,最终 134 家企业中有 24 家入榜(本榜只列入前 20 家)。这 24 家上榜企业的过去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值为

2、75.63%,2010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 37.26%。24 家企业中,过去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 100%的企业共有万邦达、顺网科技、向日葵、易世达、国民技术 5 家,这 5 家企业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其中向日葵、易世达 2 家实现大于 100%,国民技术接近 10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会赚钱的企业总是能赚钱,而且会保有比较好的增长趋势。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泡沫榜中,易世达、顺网科技、向日葵、国民技术都是 PEG10,股票价值被严重高估,股价严重脱离企业基本面,共有 10 家企业处于该档;第二档 5 PEG 值10,可以说企业价值已被严重高估,泡沫极为明显。其中朗科科技(

3、300042)泡沫最为夸张,PEG 值高达 177.99,与该档的其他企业相比,简直像个“外星人”,朗科科技的市盈率高达 126 倍,对应的过去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却仅有 0.71%。这 10 家企业,我们选取前 5 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 5 家企业中,有 3家企业跌破了发行价,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自身在对其去泡沫化,但坚瑞消防(300116)的股价却仍然有着 78%的增长,又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市场自我去泡沫的能力。盈利能力增加 5 倍可能吗创业板真的是代表高增长吗?从三季度报的净利润增长率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平均增长率也仅 26.46%;从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来看,答案也是否

4、定的,平均增长率只有 31.89%。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好或者不好,但从过去和现在的成绩来看,只能说水平一般,高增长看不见。一直允诺并被寄予厚望的“高成长”,从目前来看就像是一个“玩笑”。那么,84.35 倍的平均市盈率如何支撑?现在的业绩远远不够。134 家企业的 PEG 平均得值为 5.31,也就是说,要维持目前的市盈率、目前的股价,需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至少 5 倍,否则要去泡沫,只能是通过股价下跌来实现。泡沫总是会破灭,回归基本面我们发现,创业板已有 7 成股票不好去碰了,而我们制作“泡沫榜”的目的,在给投资者指明“地雷”的同时,也告诉大家,有些

5、股票还是值得去投资的,例如那些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制榜说明一家上市公司有没有泡沫,泡沫严重不严重,最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和衡量:一是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即通常而言的市盈率(PE);二是企业的业绩增长能力,主要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市场估值,那么该企业就存在泡沫。本榜单采用 PEG 这一指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有无及严重程度。PEG 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彼得?林奇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对于企业年盈利增长率,榜单选择了用企业过去三年,而不是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这一指标来衡量。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通

6、过对过去三年企业盈利能力的考核,更能够准确地判断一家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而未来三年只能靠预测,存在太大不确定性。过去三年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的计算方式为:(2009 年净利润/2007 年净利润)(1/3) -1一般而言,PEG 值1 时,股票就存在泡沫,PEG 值1 时,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榜单各指标除做特别说明外,相关数据均引自上市公司 2010 年三季度报。“泡沫王”朗科科技:业绩跳水 内忧外患招股说明书描绘的公司增长前景,在上市之后即来了个 180 度转弯,朗科科技显示出增长乏力的迹象。本刊记者 白友文2006 年到 2007 年业绩一飞冲天后的三年,朗科科技(300042)的净利润却陷

7、入了原地踏步的境遇。榜单数据显示,其 PEG 值高达 177.99。业绩跳水朗科科技的营收和利润主要来自产品(闪存盘、移动硬盘)销售和专利授权许可。其中,专利授权许可收入是朗科科技的重要利润来源,其商业模式是“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也是公司赖以登陆创业板的主要资本。招股说明书显示,2006 年至 2008 年 3 年间,朗科科技专利授权许可毛利率分别是100%、69.82%、68.81%,专利授权许可收入 1041.16 万元、2813.05 万元、4009.91 万元,2008 年更是占到主营业务的 16.50%。招股说明书显示,朗科科技截至 2009 年 9 月 30 日

8、,已获授权专利共计 116 项,其中发明专利 79 项,另有 220 项发明专利尚在申请过程中。随着公司专利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及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预计未来专利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然而,在 2010 年半年报中,朗科科技的态度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弯”。其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 2010 年 1 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此外,由于前期准备及谈判进展等因素,公司实现新的专利收入的时间点及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今年 1 月-9 月,其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 14.25%,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47.71%,主要为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以及产品销售收入下降所致。有业内人士指出,那些在上市前呈现

9、高速增长的创业板公司,实际上大部分有业绩“包装”的成分,一旦完成上市圈钱,就开始回归真实,业绩出现巨大的滑坡。朗科科技存在这样的嫌疑。内忧外患 2010 年 9 月 13 日,朗科科技发布了“董事长兼总经理辞职公告”,公告称公司创始人之一邓国顺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一举辞去了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仅保留董事一职,成为创业板公司董事长辞职第一人。公司另一创始人成晓华继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邓国顺在此之前的 11 年内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全面管理公司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邓国顺和成晓华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两人目前分别持有公司 23.13%和 1

10、6.5%的股份。业内猜测,公司业绩增长缓慢,董事们与邓国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越来越难融洽。10 月 9 日,成晓华在执掌“帅印”后主持首次董事会会议,审议有关调整公司基本组织架构、调整部分高管分工和调整部分关键岗位薪酬 3 项议案。令人意外的是,虽然 3 项议案均获通过,但后 2 项议案分别有 2 票弃权和 2 票反对。持有异议者正是刚刚卸职的邓国顺及朗科科技副总经理向锋。邓国顺的辞职公开表明了朗科科技上市后公司高层间矛盾的深化,同时一系列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利空消息也接踵而至。这使得公司在今后的决策上存在隐忧,令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12 家创业板准退市公司浮现 朗科科技成典型日前,

11、创业板上市公司 2010 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幅度不仅低于中小板,同时也落后于以大盘股和传统行业为主的主板上市公司。尽管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但创业板已俨然形成了一个“准退市公司”阵营,高风险提前凸显。特别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让人无法乐观。首批项目业绩低迷据 Wind 数据统计,105 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30.2%,远低于中小板的 57.7%,也低于主板 37.5%的增速。与此同时,还有 22 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负增长,占全部可比创业板公司的两成;业绩同比下滑 20%以上的公司达到 12

12、 家。此外,创业板首批解禁的 28 家公司中,2010 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幅低于 30%的有 21 家,增幅超过 30%的几家公司中,业绩增幅最大的南风股份、华星创业也只是增长了 70%左右。首批 28 家创业板公司中,有 7 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其中宝德股份成为“变脸”最严重的创业板公司。中报首战失利之后,在接下来的三季报中,创业板公司业绩似乎也难有大的改观。截至 10 月 13 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的 127 只创业板股票中,仅有 28 家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占比仅为 22%,远低于主板和中小板。没有预期中的高增长业绩,但创业板股票的估值水平却高高在上。深沪交易所数据显示,以 10 月

13、14 日的收盘价计算,创业板平均市盈率 64.6 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 50.68 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 34.54 倍,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 21.78 倍。创业板估值相当于中小板的 1.3 倍和沪市主板的 3 倍。在首批解禁的 28 家公司中,市盈率高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禹节水、吉峰农机、华谊兄弟等 5 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已过百倍,市盈率最低的特锐德也超过 50 倍。创业板市盈率不仅高于主板,也远高于成熟市场创业板。以成熟市场纳斯达克为例,2005 年以来纳斯达克市盈率相对纽交所始终保持 1 倍的溢价,主板 15 倍市盈率对应纳斯达克为 30 倍左右。依此类推,按照当前股整体约 21 倍市

14、盈率计算,创业板估值下限应在 40 倍左右,则对应创业板指数需要下跌 40%。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创业板无论 64 倍的绝对估值,还是 3 倍于整个股市场的相对估值均到达顶部区域,迟早要回归价值。高估值与低于市场预期的成长性,无疑给创业板带来了巨大的价格泡沫。“准退市公司”高达 12 家半年报显示,2010 年上半年创业板中经营业绩同比下滑 20%以上的公司,已经达到了12 家。日前,创业板上市公司 2010 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短短一年时间,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褪下“上市前业绩高增长、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三高”外衣,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业绩变脸成为部分“准退市公司”的最大特

15、点,而朗科科技成为其中的典型样本。朗科科技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自 2010 年 1 月 8 日上市后,朗科科技第一个季度业绩就出现大跳水,净利润只有 255 万元,同比下滑约 30%。其二季度净利润环比虽有所上升,但中报净利润只有 957 万元,同比降幅达 33.5%。中报同时警示,2010 年初至三季度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大幅下滑。对于业绩的骤然下滑,朗科科技在中报中表示,这是由“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产品毛利下降以及费用增加”造成的;且“公司 2010 年 1 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新的专利收入的时间点及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以朗科科技为代表的“准退市公司”,如何跻身具有“高成长”门

16、槛的创业板?多位证券研究人士认为,充当企业上市保荐的保荐人责任不可推卸。针对创业板大面积出现的业绩变脸问题,财经评论员苏培科指出,那些在上市前呈现高速增长的创业板公司,实际上大部分有业绩“包装”的成分,一旦完成了上市圈钱就开始回归真实,才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巨大的滑坡。净利润同比降幅达 82%的宝德股份是由西部证券保荐的,其在创业板中期业绩中排名倒数第一。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公司的解释是“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负面影响仍然持续,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但在其招股说明书的风险提示章节中,公司阐述了 18 个可能面临的风险,却并未出现任何对金融危机潜在影响的描述。创业板开闸一年来,来自深圳的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包揽了承销数量前三名。在上述 12 家“准退市公司”中,由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承销的分别有 3 家,招商证券保荐了 2 家;其余 4 家分别由西部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和中信建投保荐。其中,广受质疑的网宿科技和朗科科技两家,分别由国信证券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