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037029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假期作业1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假期作业 1(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最近“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热议的话题,说的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 “凑够一撮人就能走” 。而在这个话题讨论中, “国人素质论”再次成为焦点。大量的观察表明: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等,从而造成所谓“素质论”迷局。我们观察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时不难发现:道路越宽,车速越快,则行人乱过马路现象就越少;道路越窄,车速越慢,则行人乱穿马路现象就越多。当汽车拥堵时,宽阔的马路也会有行人乱穿的现象。这种乱穿行为的支撑是:行为博弈。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凑够一撮人就能走”现象频

2、发的原因,当一个人过马路时,往往心理上不占安全优势,而当一群人时,心理上就占了优势;司机在行人出现违规时,也会因应急反应而减慢速度,这个反应又进一步让其他行人领会从而加入违规行列,司机自然不得不踩刹车而让道行人。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心理学现象。那么为何西方或香港等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域,却较少出现这种现象昵?观察表明,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助于缓解行人的焦虑情绪。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红绿灯规则涉及行人等待的忍耐度问题,中国行人等红灯能忍 90 秒,这个忍耐度是较大的,因为德国人是 60 秒,英国人是 45 秒。而国内有的红绿灯转换时长超过100 秒,有的甚至达到了 145 秒。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导致行人

3、的不耐烦表现。而且,研究者发现, “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 。这也进一步说明,行人闯红灯不是百姓素质问题,而是设施与规则设计出了问题。一条视线良好的宽阔马路限速 50 公里每小时是否合理?限速过低,自然产生大量的超速现象,这不是司机素质问题,而是交管部门缺乏专业的科学论证和测试,从而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明显降低了车辆的通过效率,并因快慢不一形成车流不畅;二是交警难以执法而造成“法不责众”的观感。所有的交通规则,应该是以利于大众常识判断的形式来制定的,这样才有利于疏导交通。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各国少有的,正是这种快速变化的状况导致了管理设计水平和交

4、通配置之间的不协调状况频频显现。道路拥堵了就建道路,而建设又使得道路更拥堵;汽车越多,事故越多,道路越堵;道路越堵,心情就堵,秩序就更糟。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欧美国家早就认识到“扩充道路无法解决交通拥挤”的现实,道路的建设会增加拥堵的节点, “混沌效应” (或称为“蝴蝶效应” )就会逐渐显现。显然,拥堵不可能绝迹,但是可以通过设计来减少频次和缩短拥堵时间。唯有政府提高设计意识,研究人的交通行为和心理,进行有节奏的文明引导设计,从而减少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博弈,使之转化为礼让文明的动力。1下列关于“中国式过马路 ”形成原因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行人乱穿马路和“凑移一撮人就能走”现

5、象,缘自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B由于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从而增加了行人的焦虑情绪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C行人“闯红灯“并非都是故意的,有的是因为在交通信号类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而导致行人被动违规。D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发。答案:D【解析】 (从原文第 1 段中第 3 句可知, “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 、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是“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 ,这一根源又是“造成所谓” 素质论迷局”的原因,而不是“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原因。 ”“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发”原因的分析见第2 段,概括说是“行为博弈”和“心

6、理上的安全优势” ,而不是选项说的“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 。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车速高低、道路宽窄、行人数量都与“中国式过马路”发生的几率相关,这种现象可以从心理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B中国的红灯等待时间比外国的红灯等待时间都要长,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导致行人不耐 烦。C由于交管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则时缺乏专业的科学论证和测试,影啊了车辆通过效率,也给交警执法带来困难。D欧美国家的治堵经验告诉我们,单靠扩充道路是无法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尽管拥堵不可能绝迹,但可以通过设计来减少频次和缩短拥堵时间。答案:B【解析】 (文中只是将中国的红灯等待时间与德

7、国、英国的红灯等待时间作了比较,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比外国的红灯等待时间都要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从交通行为和心理、交通设施和规则设计两个方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的结论。 B文章指出,以有利于大众常识判断的形式来制定交通规则,才能有效地保证车辆通过效率,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现象。C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各国少有的,面对这种快速变化,管理设计水平和交通配置之间的不协调的状况应引起重视。D减少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博弈,使之转化为礼让文明的行为,需要政府在研究人的交通行为和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有节奏的文明引导设计

8、。答案:B 【解析】 (与此项对应的信息区是第 4 段末句,该句说的是“才有利于疏导交通” ,并没有说“有效地保证车辆通过效率,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而且, “消除中国式马路现象”说法过于绝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李椿,字寿翁,父升,靖康之难,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郎。 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诸将有以北讨之议上闻者,事下督府,椿方奉檄至巢,亟奏记浚曰:“复雠伐敌,天下大义,不出督府而出诸将,况藩篱不固,储备不丰,将多而非才,兵弱而未练,议论不定,纵得其地,未易守也。 ”既而师出无功。浚尝叹实才之难,椿日:“岂可厚诬天下

9、无人,唯不恶逆耳而甘逊志,则庶其肯来耳。 ”浚复除右相,椿知事不可为,劝之去。明年春,浚出视师,椿曰:“小人之党已胜,公无故去朝廷,踪迹必危。 ”复申前说甚苦。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不忍决去,未几果罢。移广西提点刑狱,狱未竟者,一以平决之,释所疑数十百人。移湖北漕,适岁大侵,官强民振粜,且下其价,米不至,益艰食。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十三。除枢密院检详。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椿谓:“邕运宜近,故迁之,岂无意?今莫氏方横,奈何道之以中国地里之近?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说怒, 椿因求去,上慰谕令安职。遂兼临安府,视事三月,竟解去。

10、椿在朝,遇事辄言,执政故不悦。及是转对,又言:“君以刚健为体而虚中为用,臣以柔顺为体而刚中为用。陛下得虚中之道,以行刚健之德矣。在廷之臣,未见其能以刚中守柔顺而事陛下者也。 ”执政滋不悦,出知婺州。诏市牛筋,凡五千斤。椿奏:“一牛之筋才四两,是欲屠二万牛也。 ”上悟,为收前诏。除吏部侍郎,曰:“自古宦官之盛衰,系国家兴亡。其盛也,始则人畏之,甚则人恶之,极则群起而攻之。汉、唐勿论,靖康、明受之祸未远,必有以裁制之,不使至极,则国家免于前日之患,宦官亦保其富贵。门禁宫戒之外,勿得预外事,严禁士大夫兵将官与之交通。 ”上曰:“幼亦闻此。 ”因纳疏袖中以入。 (选白宋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

11、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 辟:征召。B米不至,益艰食 益:增加 C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 如:依照D执政滋不悦,出知婺州 知:管理。答案:B【解析】 (益:更加)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椿有见识的一组是( ) 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议论不定,纵得其地,未易守也 小人之党已胜,公无故去朝廷,踪迹必危狱未竞者,一以平决之,释所疑数十百人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十三 靖康、明受之祸未远,必有以裁制之,不使至极 A B C D答案:B【解析】 (说的是李椿有孝心,表现的是李椿执法公正快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 A李椿的父兄都在靖康年间的国难当中战死沙场,年幼的他侍奉着继母南逃,吃了不少苦头,因父亲的恩泽,补任迪功郎。 B很多将领请求北伐中原,而李椿认为边疆不稳定,战备不充足;将士久没操练,即使攻取了城池,也守不住,因此不同意草率北伐,可见他眼光远大。C张浚感慨当时天下缺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李椿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只要统治者能够倾听逆耳之言,能够虚心听取建议,人才大概就会不请自来。 D李椿遇事敢于直言相谏,让皇上不高兴,因此曾被调离出京。但在买牛筋一事上,他的劝谏通俗简明,让皇上醒悟后收回了发出的诏令。答案:A【解析】 (原文只是说李椿的父兄在靖康国难中死去, “战死沙场”无依据。 )7把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9 分)(1)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不忍决去,未几果罢。 (3 分)译文: (2)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 (3 分)译文: (3)遂兼临安府,视事三月,竟解去。 (3 分)译文: (1)译文:张浚心中认为他说得对,但是他认为身为人所宗仰的大臣应承担天下的重任,不忍心决绝离职,不久果然被罢了官。 (得分点:“是” “决”翻译正确分别 1 分,句意通顺 1 分)(2)下级官吏拿着广西南丹州莫酋长的奏表,请求朝廷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来报告这件事。 (得分点:“市” “因”翻译正确分别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4、(3) (李椿)兼任临安知府,任职三个月,最终被解职。 (得分点:“视事” “竟”翻译正确分别 1 分,句意通顺 1 分)【翻译】:李椿,字寿翁,他的父亲李升在靖康之难中和长子都死了。李椿年纪还小,侍奉着继母南逃,备尝艰苦,竭尽全力奉养继母。因为受父亲的恩泽,补任为迪功郎。张浚征召他担任制司准备差遣,诸将有把讨伐北方的议程上报皇上的,这件事下达到督府,李椿刚奉命到了巢湖,他立即上书给张浚说:“为国复仇,讨伐敌人,是天下的大义,建议不从督府发出却出自于将领们那里,况且边疆不巩固,国家储备不充足,将领虽多可是没有才干,士兵疲弱并且没有操练,商讨还没有结果,纵然收复那些地盘,也不容易守住。 ”不久军

15、队前去讨伐敌人,果然无功而返。张浚曾经感叹有真才实学之人难得,李椿说:“怎么可以臆断天下没有人才,只要不厌恶逆耳之言并虚心听取他们的志向,那么大概他们就肯来投奔。 ”张浚又被授予右丞相的官职,李椿知道这事不能做,劝他离职。第二年春,张浚出京视察军队,李椿说:“朝中那伙小人已经得势,您无故离开朝廷,路途上一定很危险。 ”他又苦心竭力地劝张浚离职。张浚心中认为他说得对,但是他认为身为人所宗仰的大臣应承担天下的重任,不忍心决绝离职,不久果然被罢了官。李椿被调任广西提点刑狱,未结的案件,他完全按照公平的原则判决,释放了数十上百的嫌疑人。调到湖北管理漕运,适逢收成不好,官府强制粮商卖米,并且压低他们的米价,导致米不再有人运来,市面上粮食更加短缺。李椿减少强制粮商卖米的数量,并且不限制他们的米价,不久运米的船就风凑云集而来,米价也自动降低了十分之三。他被授予枢密院检详。下级官吏拿着广西南丹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