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31029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传统美德走富国强民之路马楼变电站 孙建民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组织开展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问答活动,引发了广大人民热议。是呀!家风是什么?乍听起来感到蛮新鲜的,然而细细想来,这在我们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朱子治家格言等古圣先贤名训都是人们所推崇的传统美德。纵观古今多少贤人名士都有良好的家风。可是在这物欲横流、攀比成风的当今社会,有多少家庭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家风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呀!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而要想最快最大限度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家庭教育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央视询问家风是什么的同时,我同样也做了一些调

2、查。在调查中发现:凡是家教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大都比较懂事有礼貌,而且事业有成;凡是家教不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不但品质较差,而且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孩子还打爹骂娘,真是令人心寒。那么,为什么有的家庭在家教方面做的好有的却做的差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外乎有这样几种原因。其一: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其监护人换做了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而老人对孩子又过分溺爱,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也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最终导致孩子过分任性,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其二: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低,又过分溺爱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不闹情绪就是爱孩子了。其三:有的父母思想认识不到位,比如:认为读

3、书无用,即便是考上大学国家又不分配工作,到头来还不是自谋职业;还有的说你看某某都是大学毕业和那些没有文化的有什么两样,不还是照样出去打工吗?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可想而知生活在这样三种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了。相反,那些家教好的家庭情况就不同了。古有孟母三千的佳话,今有傅雷家书的美谈。孟母三迁成就了一代圣贤孟子;傅雷家书造就了一名艺术大师傅聪。不都是良好的家风所赐吗?由此可见,一个家庭拥有良好的家风是多么重要呀!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是土屋,吃的是玉米窝窝头、老咸菜连一点油星都没有;穿的破破烂烂的,一年到头连一件新衣服都穿不上。尽管父母都非常勤快,但贫穷的家境依

4、然没能改变。可就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我家却总是保存着一副专用碗筷那是为一位叫做“榔头”的乞讨者准备的。因为榔头和别的乞讨者不同,他从不贪多,而且只有在开饭的时间他才去乞讨,不管到谁家总是吃饱就走;他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就是,如果到谁家后给他脸色看,他就再也不去那家乞讨。这也许就是乞讨者人格尊严吧!他每次到我家,母亲总是很热情的给他洗碗盛饭,等他走后再把碗筷洗干净放好,等他下次来的时候再用。那副碗筷一直保留到他死去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处理掉。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也逐渐养成了乐善好施的品格。不管是谁到我家乞讨,我总是给他们些吃的;汶川地震时我们一家人都主动捐了款。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美德是可以传承的。可

5、以很肯定的说:没有父母的艰苦朴素,就没有我现在的吃苦耐劳精神;没有父母对人的热情周到,就难以形成我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尽管我的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教会了我坚持与执著。因此我才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得益于良好的家风。感谢父母养育了我;感谢父母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欲齐家树家风,扬国风德先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假如没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没有团结友爱携手并进锐意进取的优秀品格,这一目标我们将如何完成?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法制社会,但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要发展只靠法律是行不通的。不是有的国家领导人早

6、就提出要以德治国吗!德治是靠自觉性;而法治则不同,它是靠强制性。因此德治才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尽管当今我国只靠德治条件还不够成熟,可是只靠法制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故而只有加大德育力度,充分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才能重振华夏雄风。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向前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尤为重要。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国之发展全在于我国之青少年,只要青少年一代充分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将指日可待。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