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文化研究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文化研究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尘封近百年,一朝重现身。在鲁迅逝世 70 周年之际,一则 97 年前的关于域外小说集的报道被重新发现。这也是迄今所知的国内媒体对鲁迅的第一次报道。鲁迅早期的文学活动再次引人关注,历史再次见证鲁迅研究的魅力。本报独家发表这一重要史料的发现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陈大康先生的相关文章。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七日(1909 年 4 月 17 日),上海神州日报刊载了一则“赠书志谢”:会稽周子树人研精文学,欧美近世名著,籀读有年。乃与其弟作人有域外小说集之刻。译笔雅健,无削趾适履之嫌。凡所采录,皆文海之新流,欧西文豪之宏著,声价之高,盖可知矣。昨承赠阅,特志谢于此。
2、这则“志谢”刊于收到书后的翌日,它对周氏兄弟颇多赞誉,如“译笔雅健”等语,但称书中所收都是“欧西文豪之宏著” ,这显与事实不符,撰写者恐怕并没有读过这部域外小说集中的作品,文中的“籀读”二字,也是从鲁迅这部译文集的序中“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摘抄过来的。不过由“志谢”可知, 域外小说集刊印后,鲁迅曾赠书给报馆,希望通过报纸广为介绍。这则“赠书志谢”虽只有八十余字,却是目前所知当时报章上关于鲁迅、周作人兄弟文学活动的最早记载,而所有有关鲁迅的文献资料或论著均未提及此事,故也可视之为新资料的发现。神州日报在表示“志谢”的第二日,又刊登了鲁迅自拟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他当时推广介绍的努力并不
3、止于赠书。这则广告又曾刊登在时报上,时间比神州日报还早一天:是集所录,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竞先选译,裴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焉。因慎为译述,抽意以期于信,绎辞以求其达。先成第一册,凡波阑(兰)一篇,英一篇,俄五篇。新纪文潮,灌注中夏,此其滥觞矣。至若装订新异,纸张精致,在近日小说中所未覩也。每册小银员(元)叁角,现银批售及十册者九折,五十册者八折。总寄售处:上海英租界后马路乾记弄广昌隆绸庄。会稽周树人白。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鲁迅全集第 10 卷第 455 页刊载了时报上的这则广告,但对照报纸,却可发现它刊载时将“覩”字误作“睍” , “员”字误作“
4、円(此字是日文中的元)” , “阑”字已迳改为“兰” 。另外,新版鲁迅全集据时报有“各国竞先选译”一语,而神州日报所载则为“各国竞先迻译” 。当年正月十五日鲁迅所作的域外小说集序中,称“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 ,可证确应为“迻”字。 时报所载为手民误排,新版鲁迅全集未与其他资料作校勘,仍沿时报之误。 鲁迅之所以在时报与神州日报上刊载“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这显然与这两2家报纸以及经办人的政治倾向有关。 时报当时由陈景韩主编,他曾与姐夫雷奋一起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一起办刊,有强烈的反对满清专制统治倾向,他又受好友钮永建影响甚深,后者为同盟会员,在日本曾创办江苏 ,鼓吹民族主义,还组织
5、过“拒俄义勇队” 。 神州日报由于右任等人捐资集股创办,得到孙中山和留日革命学生的支持,该报曾抨击清政府的专制腐败,报道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宣传民主革命。这两家都是当时上海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又都刊载小说,并经常刊登各种新出小说的广告,鲁迅要刊载介绍域外小说集的广告,它们显然应是首选。可是尽管在报上刊载了广告,这本书的销路却不好。鲁迅于 1920 年所作的域外小说集序中说:“至于上海,是至今还没有详细知道。听说也不过卖出了二十册上下,以后再没有人买了。 ”至于销路不好的原因,鲁迅则归于当时读者尚未习惯于阅读短篇小说, “那时短篇小说还很少,读书人看惯了一二百回的章回体,所以短篇便等于无物。 ”但
6、篇幅恐怕并不是主要问题,如光绪三十二年灌文书社出版了短篇小说丛刊 ,同年鸿文书局出版了短篇小说丛刻初编,二编则于翌年出版,宣统元年时报馆出版了短篇小说合璧 ,宣统二年群学社短篇小说十五种 ;至于各书局不断再版、三版的各种侦探小说集,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也都是短篇小说。在晚清 1075 篇有标示的小说中,标“短篇小说” 、或“短篇”的共 178 篇,占据首位,标“侦探小说” 、 “社会小说”与“言情小说”的依次列于其后。可见当时短篇小说并非销路不行,鲁迅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点误解。短篇只是篇幅上的划分,若论其题材,当时流行的其实主要还是侦探小说、社会小说与言情小说,而域外小说集所选的作品,与读者中流
7、行的口味并不合拍。鲁迅在 1920 年的那篇序中曾说,他后来看到某杂志上登载乐人扬珂 ,竟标示为“滑稽小说” , “这事使我到现在,还感到一种空虚的苦痛。但不相信人间的心理,在世界上,真会差异到这地步。 ”但出版商之所以如此标示,目的就是想引起读者的兴趣。销路不好的另一重要原因,当是寄售处的选择。晚清时书籍寄售一般都是委托书局和书庄,那儿读者来往多,销售自然较为捷易,而当时书局与书庄大多集中在四马路一带。可是,鲁迅委托的寄售处却是“后马路乾记弄广昌隆绸庄” ,笔者曾检阅过晚清各报数百则售书广告,惟有域外小说集的寄售处不是书局或书庄;而且,那时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多有内容提要,拟稿者往往煞费苦心,故弄玄虚,或制造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可是鲁迅所拟的广告只是抽象地称“名家短篇” , “结构缜密,情思幽眇”等十余字,一般读者即使读到这则广告也弄不清作品内容究竟是什么,不特地到那家绸庄去购买也是情理中事。当然,鲁迅委托绸庄代售当定有原因,只是可惜我们现在已无法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