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25337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多篇范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技推广中心2018年上半年市工作总结汇报年上半年,我们在市农委和省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积极围绕届三中全会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农委年的工作部署意见,按照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突出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切实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为实现午季粮油丰产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了一些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1、全力开展“三新”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市农委年的工作部署和本单位的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基地为

2、载体,示范推广“三新”农业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已建“三新”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8个,分别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示范基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示范基地、特色白皮花生选育试验示范基地、优新抗病花生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西瓜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稻虾连作”生态模式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共计安排试验示范项目9个。所有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技术措施、有专人负责,并从品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高产保优栽培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真正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2、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提高农民科技文

3、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技推广中心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投标承担实施“琅琊区年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举办“全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大型培训活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到位率与普及率。利用*日报、农技推广、农作物病虫情报、土肥简报和专业杂志刊登、发表专项技术材料近百期,同时通过“*三农网”、地方广播电视台和农技110等媒体传播实用农业信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接受农民的技术咨询,解疑释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3、高度重视,打好抗旱保苗攻关仗针对今年春节前后麦油罕见旱情,市农技推广中心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

4、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市、区)生产一线,实地调查各地抗旱保苗工作情况,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地制定春季田管具体技术方案,并通过发放技术资料、赠送田管技术光盘等形式现场指导抗旱保苗及田管工作,为抗旱保苗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4、午季植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皖东“百亿粮仓”,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行动,突出午季植保工作服务于粮食生产安全开展工作。在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实现了重大病虫预警监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午季重大病虫处置率达85%以上,即虫害处置率达到95%以上、病害处置率达到70%以上,化学除草比例达到90%以上,农

5、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降低到3%以内,超额完成了预案目标任务。5、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经各地农委和农技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为切实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积极调研、总结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示范站建设经验,指导基层完善其农技服务组织建设;召开了“基层农技体系管理座谈会”,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推广方式方法创新带来的成效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和经验,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总结,并出台了“*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机制运行创新活动”实施办法。6、稳步推进农业环保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积极配合“国家无公害害食品行

6、动计划”、“安徽省食品放心工程”和“*市农产品质量振兴计划”的实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加快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的步伐,目前已完成省全年申报任务;还积极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主动联系各生产企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材料汇总上报工作,布置无公害农产品专项整治自查。此外,还组织实施了新农村清洁工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径流小区建设,做好小区田间管理、观察记载、采送水样等工作,并认真开展*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编写秸秆禁烧政协提案、年*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方案。7、推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市农委效能建设具体实施办法,结合中心实际,布置中心效能建设工作,根据市农

7、委年主要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对照自身职能,分解制定单位、个人工作计划。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认真理论学习的同时,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市总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等各项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强化了为民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 8、千方百计寻机申报农业项目和招商引资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大了申报农业项目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紧缩其它开支,制定市农技推广中心招商引资具体实施办法并下发文件,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力争农业项目在年的基础上又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已编报各类农业科技项目9个。同时,加强

8、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做到了专款专用,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完成每一项农业科技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初步打算1、继续抓好“三情”监测,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秋季农业丰收。2、继续加强“三新”农业示范基地(片)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3、继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4、积极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5、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农技推广部门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6、加大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第二篇:农技推广中心2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农技推广

9、中心2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区农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民增收作为工作核心,狠抓粮食生产,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各项为农服务措施,全力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和稳定了我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区共种植早稻34.47万亩,中稻一季稻32.68万亩。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单产和质量,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以宣区政办14号文件下发

10、关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创立名牌、提升效益”的要求,重点推广六项关键技术: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超级稻为主的优质品种;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攻水稻早育稀植技术为代表的培育壮秧技术;加快推广以抛秧、直播、免耕为代表的轻型栽培技术;配套推广防高温热害、节水溉灌为代表的避灾节本技术;大力推广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精确管理技术。力争07年粮食总产突破10亿斤,全面提高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开展水稻优质高产攻关:早稻高产攻关示范:07年在全区推广种植中组3号5万亩,并配套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在五星乡建立千亩高产示范区,推进我区早稻品种更新换代的步

11、伐。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在溪口镇建立500亩绿色稻米基地,统一供种、统一催芽育苗、统一播栽、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服务。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组织新两优6号、扬两优6号等16个新品种评比试验,筛选适宜我区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推广相应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专用品种高产示范:以太湖糯等品种为主,在孙埠、五星、朱桥等乡镇建立5000亩高产示范片,为我区黄酒酿造企业提供优质原料。3、积极参与推广“一烟一稻”高产、高效模式。配合区烟草发展局做好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促进烟农增收。二、做好植保工作,控制重大病虫暴发危害1、加强测报工作。对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一代

12、二化螟等重点病虫害开展系统性测报,印发病虫情报八期,制作可视化预报一期。做好资料整理和原始数据存档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率,提高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保证了我区午季作物和水稻生产安全、高效。扩大测报范围,将茶叶、栝楼等重点经济作物逐步纳入测报范围。2、积极稳妥推进统防统治示范。06年的统防统治示范,在稻飞虱特大发生的情况下,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控制了农药用量和高毒农药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镇政府和农民积极性很高,为积极稳妥的加以推进,今年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洪林镇七景村、洪林村,建立5000亩的统防统治示范片,并与种粮大户合作建立村级百亩示范片。利用病虫

13、情报、广播电视、明白纸、短信等多种方式传递病虫防治信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探索建立统防统治机制的适宜途径与模式。3、强化检疫工作。以种子检疫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检疫职能。配合市植保站对九洲市场种子调运检疫开展检查,做好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普查和防除工作。三、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做好服务工作,推进我区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集中化生产,引导农民走“一乡(村)一品”发展之路。重点是抓好茶叶无公害示范园建设,指导杨柳、古泉优良品种无性系茶苗基地建设;推广茶树良种,逐步淘汰有性育苗;建立杨柳百亩乌牛早示范园;做好溪

14、口、杨柳优质茶基地、加工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建设水东200亩“雄风”系列西瓜示范基地,做好“雄风”系列西瓜品种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雄风三号”,总结编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做好大棚和露地无籽西瓜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宣州区栝楼栽培技术规程,着力提高单产水平。指导建立狸桥50亩标准示范园。提高脱毒马铃薯种植水平,共种植春马铃薯4000亩,亩产量公斤,亩产值1600元。四、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增强为农服务手段1、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做好田间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小区试验和田间试验,做好午季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的测产及资料汇总,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的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二是做好配方设计

15、:邀请省土肥总站、市土肥站及科研院校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配方设计。三是做好配肥推广工作:采取与生产企业合作,指定配方生产和引导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自行配制等方式将配方技术物化成产品推广给农户;四是组织申报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续建项目,并已获批准,将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万亩,07年全区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2、组织实施植保区域站建设和长江流域高品质棉花示范项目。植保区域站建设项目经市农委、区政府、区农委领导多次协调,现已办理好土地使用证和规划许可证,并减免了部分收费。目前检测楼工程正在组织招标,观测场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整个项目将在

16、年底建成验收,增强我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能力。棉花项目在水阳镇建立5000亩高品质棉花品种科棉3号示范基地,开展无土苗密度栽培试验,推广棉田无害化防治技术。3、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抓好农业环保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强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积极组织申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三是做好农村环境治理的调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业污染处理工作。五、下半年工作重点1、抓好粮食生产,继续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攻关项目,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生产水平。2、认真做好水稻、棉花等重点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病虫害的发生。3、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植保区域站建设、棉花项目实施工作,以项目为平台,强化各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