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25243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XX年广西捷报频传,中国东盟博览在首府南宁首次成功开展,中国东盟投资与贸易峰胜利召开,XX年第6届南宁国际民歌节以歌搭台,经济唱戏,“一节”为广西赢来了无限商机,工、农、商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广西大旱之年粮食生产仍能取得较好成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防灾救灾的保驾护航作用,为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贡献。现将XX年广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一、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一)概况 XX年,广西遭遇50年一遇大旱,先是春夏连旱,7月份全区大部遭受洪涝灾害,但时间不长,接着是秋冬持续高温连旱,全年没有台风登陆广西。早晚稻播插期偏迟、拉长,早稻普

2、遍偏迟715天,局部稻区播插期拉长至1个月左右,田间桥梁天多,苗情复杂。全区全年水稻病虫总体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有常发性的稻瘟病、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和鼠害等。其中全年三化螟、上半年稻纵卷叶螟、下半年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比上年同期偏重,局部稻区稻蝽象、稻蝗、螨类、稻胡麻叶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它病虫基本持平。发生总面积约8300万亩次,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6.6%,略比XX年重,防治面积约8870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6.87%,总体防效86.0%,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约160万吨,实际损失约21万吨(见附表)。综观XX年广

3、西水稻病虫发生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半年重于下半年,虫害重于病害。上半年为中等程度偏重局部大发生,下半年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后期病害偏轻发生。 2、迁飞性害虫来势猛,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次多、面广、量大。稻飞虱维持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格局。粘虫发生早、量大面广。 3、流行性病害发生流行快,稻瘟病发生呈回升态势,在局部出现“落窝”现象。稻瘟病桂东北、桂东及右江河谷历史性发病区及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稻区发生严重,象州、博白等县局部出现“落窝”。 4、钻蛀性害虫比上年偏重发生。桂中、桂东北稻区及桂西北稻区局部三化螟发生期长、为害重,回升态势明显。 5、持续严重干旱天气,导致三化

4、螟发生为害期延长,下半年稻纹枯病、稻飞虱发生偏轻。次要病虫如稻象甲、稻螨、稻胡麻叶斑病、稻赤枯病、稻根结线虫的发生为害在局部呈上升趋势,稻蝗、蔗蝗、竹蝗等土蝗发生范围广,呈点、片为害。(二)发生原因简析:1、气候:严重持续干旱影响水稻移植和生长,也对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产生较大影响。2、栽培:中稻面积较大,晚稻移植期比上年偏迟,田间水稻生育期差异大,苗情复杂,不仅利于病虫的扩展蔓延,也可能使病虫发生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钻蛀性害虫的发生期拉长,迁飞性害虫为害期增多。3、防治:下半年开始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部分农民对替代农药的使用还不完全适应;由于干旱禾苗长势较差,个别农户不重视防治工作,影响防治效

5、果。二、防治组织实施及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和强化公益性防治行为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议精神,自治区农业厅成立由张明沛厅长、韦祖汉副厅长为正、副组长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领导小组,全区各地也相应成立了由当地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挂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防治指挥机构,切实加大对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组织、资金、技术、物资”五到位,扎实有效的开展水稻病虫防治工作。年初自治区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开展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通知(农办农XX1号),以此拉开全年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序幕。2月下旬,自治区农业厅韦祖汉副厅长在“XX年全区植保工作议”上对植保部

6、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服务“三农”,促进“三增”作了重要动员部署,具体提出了发展粮食生产植保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此次议精神,自治区植保总站及时形成重大病虫灾害控制预案制度,制订出台广西水稻重大病虫、水稻螟虫“四虫三病”及农区鼠害、蝗虫等10个防治预案,以预案指导开展全年防治工作。根据各时期病虫防治重点和进度安排,自治区植保总站以农业厅名义先后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XX年全区中后期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发生动态趋势及防治意见(6月)、当前病虫害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9月)2个材料和10个防治预案。以农业厅名义先后召开“全区禁用高毒农药农作物病虫防治对策专家研讨”、“全区晚稻重大病虫防

7、治工作议”、“全区晚稻中后期病虫防治网上工作议”3个议,韦祖汉副厅长都亲自动员部署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总站名义先后组织召开“全区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商暨早稻病虫防治动员”(柳州)、“全区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现场议”、“全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暨防治对策研讨”、“全区早稻重大病虫防治现场动员”(合浦)、“全区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暨防治商”、“全区晚稻重大病虫防治现场动员”(临桂、邕宁、柳江)“全区秋冬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现场”和举办“全区农作物病虫化学防治替代技术高级研修班”(南宁)、“全区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与防治指导可视化培训班”(南宁)“全区蝗虫防治技术培训班”(桂林)等8个议和3个大型培训

8、班。先后下发全区各地关于切实抓好早稻中后期及中稻病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植保发XX 26号)、关于切实抓好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植保发XX28号)、关于切实抓好晚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桂农业办发XX176号)、关于开展全区秋冬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通知(桂农业办发XX190号)、关于切实做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的函(桂植保函XX1号)、关于切实做好农区灭鼠示范专用竹筒控鼠毒饵站制作的函(桂植保函XX3号)等6个文件(函)。先后印发全区各地XX年全区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XX年全区农区鼠害监测控制预案、XX年全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农业厅名

9、义)、XX年全区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意见(农业厅名义)、XX年全区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实施方案、全区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方案、广西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实施方案、全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暨防治策略研讨议纪要XX年全区晚稻病虫防治工作意见、XX年全区秋冬季农区统一灭鼠实施方案、广西农区鼠害区划与综防技术协作研究实施方案XX年广西蝗虫防治预案、XX年全区秋蝗防治工作意见13个技术方案及“XX年春播春种农田灭鼠技术要点”、“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牌”、“农区统一灭鼠示范区示范牌”、“毒饵站控鼠技术示范牌”等系列技术应用和示范资料,组织和指导全区开展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各地积极响应,采取相应

10、有力措施,切实有效地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及早做好下半年粮食生产各项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防治水稻重大病虫的组织协调、动员部署、协作联动和督促落实,初步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和农民广泛参与的水稻重大病虫防灾减灾工作机制。通过几次大规模防治战役、几个重点区域和综合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区面上常规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除局部稻区穗颈瘟、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一定损失外,水稻病虫总体上控制在其为害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未出现大面积病虫为害减产失收事故,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安全。(见附表1、2)。(二)

11、加强监测预警,明确主攻对象,打好关键防治战役全区各级植保部门在加强病虫调查监测,及时、准确发布情报,科学指导防治的基础上,切实当好各级领导参谋,协助政府组织好三水稻病虫灾害防治的各项有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测报站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约1800期,平均每县发布15期以上,病虫覆盖乡镇率达100,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有效指导防治工作开展。全区水稻病虫防治仍以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四虫三病”为主攻防治对象,同时抓好农区统一灭鼠,重点组织实施三大关键防治战役。一是春秋季农区统一灭鼠。全区统一灭鼠1750万亩、420万户,挽回粮食损失16.5万吨,建设

12、完善农区灭鼠示范区(样板)78个,示范面积约90.4万亩、32万户。春季农区灭鼠以农田灭鼠保春耕春种生产安全为主,秋季灭鼠重点抓好灭鼠保晚稻穗、保冬种和灭鼠示范建设。二是早稻重大病虫防治战役。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主攻对象,兼治其它病虫。全区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切实做好防治组织发动、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和技物配套服务,全区早稻病虫防治约4500万亩,挽回损失约90万吨。三是中、晚稻病虫防治战役。以稻瘿蚊、三化螟、稻飞虱、稻瘟病为主攻对象,兼治其它病虫。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及早做好下半年粮食生产各项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全区晚稻重大病虫防治工作议”精神,

13、通过技政结合、技物结合、上下结合、统分结合和点面结合(即示范带动)组织实施,全区晚稻病虫防治约3800万亩,挽回损失约70万吨。此外,突出抓好来宾、北海2市东亚飞蝗和隆安、合浦、全州、桂林叠彩、隆安、容县、银海、邕宁、南宁郊区等地腹露蝗、异岐蔗蝗、绵蝗、竹蝗等应急防治,切实抓好靖西、德保、宜州、南丹、天峨、环江、象州、柳江、兴宾等县(市、区)粘虫历史性发生区粘虫,以及局部地区如港南区晚稻胡麻叶斑病、田东晚稻害螨等次要病虫的应急防治工作。(三)抓好重大病虫区域治理, 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开展根据水稻病虫区划研究,实行综合治理与应急防治结合、重大病虫区域治理的策略,重点抓好全区稻飞虱综合治理,桂东北包

14、括桂林、贺州、梧州3市的16县(市)稻瘟病、稻瘿蚊重发区综合治理,桂中、桂东北、桂西南右江河谷20余县(市)三化螟重发区综合治理,桂东南包括玉林、贵港、钦州、北海4市的15县(市)细菌性条斑病普发区综合治理和桂中、桂西南约20个县(市)稻瘿蚊重发区综合治理,以及桂南、桂东南、桂西北稻纵卷叶螟的应急防治。通过重大病虫区域治理,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开展。(四)推广关键配套技术和配套服务,实行全程技术控害在大区病虫治理上,按照广西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规范,从稻田生态出发,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为害,保护天敌促平衡”的防治技术模式,突出准确测报、达标防治、健身栽培、保护天敌和科学安全用药,大力推

15、广水稻综合防治规范技术,实行全程技术控害。在重大病虫防治上,针对三化螟发生为害的特点、规律,普遍采取“抓秧田,保本田”、“抓1、3代、控2、4代”、“防秧田枯心,控本田白穗”的治理策略和措施,协调应用农业、人工、化学应急防治措施。防治稻瘿蚊推行“一并重、二把关、三选准、四为主、五结合”的防治策略、措施及其实施模式,做到秧田本田防治并重,把好秧苗针叶及禾苗分蘖道危险受害关口、培育无虫壮秧,保有效分蘖成穗,选准高效对口农药、防治时机和田块,药剂防治以施保护药为主,以水稻为主,以施颗粒剂为主,以毒土为主。防治稻瘟病实施以种植抗(耐)性品种(组合)为主体,以强化高产健身控害栽培为基础,以科学用药应急防治为保证的“三一”(一主体、一基础、一保证)的治理策略,挑治苗叶瘟发病中心,狠治穗颈瘟流行区域,抓住大胎破肚危险感病期施药的配套技术。在应急防治用药上,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对口防治用药品种:稻瘟病:丰登、三环唑、春雷霉素等;纹枯病:井冈霉素、纹枯净等;稻飞虱: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噻嗪酮(扑虱灵)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抗虫灵、杀虫双、杀虫单、氟虫腈;稻瘿蚊:毒死蜱、氟虫腈、丙线磷(益舒宝、益舒丰)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消菌灵、菌毒清、三氯异氰尿酸等。在技物配套服务上,全区植保系统继续发挥自身技术及网络优势,巩固和发展全区14个市的50多个县(市)的防治技术推广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