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先进事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22471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路上先进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扶贫路上先进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扶贫路上先进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路上先进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路上先进事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河岸边的玉兰花-记方集镇徐大庄小学教师邓玉兰 2018年5月27日阜南县方集镇地处洪河和洪河分洪道之间,地域狭长,地势低洼。在方集镇的最东端,有一个村子叫徐大庄村,该村是阜南县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留守儿童多贫困人口多,我们学校学校就在这个村里。在“重精准、抓整改、补短板、促攻坚”的专项扶贫工作中,上级领导把该村的扶贫包保任务交给了我们徐大庄小学。我们学校在编教师12人,平均年龄54岁,有两位老师已经通知退休,但仍然坚持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大家在主题教育活动会上,庄严地宣誓,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质保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校唯一的女教师,53岁的邓玉兰同

2、志,虽然即将退休,但工作激情更加高涨,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在学生身上,她把丈夫一个人扔在家里,自己带着孙子住进了学校,多年来,她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带数学课。人们都说低年级的孩子难教,需要多发时间,多费心血,又很难教出成绩,但邓玉兰老师每年都主动拣重担子挑。她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刚入学的孩子在她的教育下,很快变得懂事,尊守纪律,有礼貌,爱学习,每学期的全镇期中、期末两次统考中,邓老师都能把班级总成绩保持在全镇前三名。多次荣获镇级绩效奖励。每天清早,校园的晨曦中总能听到那沙沙响声,不用看,就知道那一定是邓玉兰老师在打扫班级卫生区了。这是她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她所带的班级学生也

3、都学会了热爱劳动。在扶贫工作中,邓老师利用下午放学后和双休日的时间走村串户,摸排走访。风雨中,她踏着泥泞,涉水前往。一家家、一户户,一户不漏,一生不少。宣传政策,询问教育资助情况,察看扶贫手册记录情况。和贫困户促膝长谈,嘘寒问暖,了解贫困原因,商讨致富办法。邓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真挚的帮扶情感,感动着每一个受防的贫困户,让贫困户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人民教师是多么的可亲可敬!邓老师班上有五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她全部包保,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邓老师都悉心照顾,留守儿童邓家伟是个左手残疾的孩子,爸妈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可是,奶奶脑血栓,卧床不起,爷爷照顾家里家外,地里农活,对孩子的生活关心较少,所以邓家伟的个人卫生稍差了些。天气热了,孩子身上总有些气味,邓老师就亲自为孩子烧水洗澡,给他剪指甲。班上一个孤儿李慧盈,寄宿在家族中一个爷爷家里,孩子没有衣服穿,个人卫生也不好,邓老师经常给她洗头、洗澡、剪指甲,并给她买了夏天穿的衣服。邓老师给单亲家庭孩子邓雨馨买裙子,给全班学生每人免费买一套辅导资料这样的事情她做了不知多少件!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敬业,爱生,勤劳,奉献。她心里装的是班上的孩子,是学校的同事,装的更多的是她包保的贫困户和建档立卡学生!她是洪河岸边的一朵洁白的玉兰花,她把浓浓的玉兰花香洒在校园里,洒在洪河岸边的徐大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