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2195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生命桥》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桥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学习内容: 生命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生命的壮歌一文中的第二个动物逃生故事。讲的是一群羚羊为了躲避狩猎队的捕杀,在一只老羚羊的带领下,纷纷用死亡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在这则简短、撼人的故事中,作者以朴实、苍凉的笔调勾画出一幅幅“生命的桥梁”图,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羚羊顽强的品格和极好的群体精神。面对强大的敌人,它们谁也不愿意独自逃生。为了种族的生存,在生与死的抉择上,表现出了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撼人的故事内容,让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 “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成了本课的教学宗旨。 学习目

2、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羚羊勇于献身、团结合作的精神,知道我们不应该侵害、剥夺其它生物的生存权利,应该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体会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 ,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读”占鳌头感悟生命 1昨天我们一起用心学习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熊熊烈火中,小小的蚂蚁抱成一团,宁死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今天这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故事。齐读课题 2这是一座怎样的桥?为什么称它为“生命桥”? 3出示图:看,这就是第一队羚羊试跳的情景。这一幕深深地感动着猎人,再去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

3、怎样描写这摄人心魄、扣人心弦的一幕的。 预设一:出示:“随即. 紧跟.” 。指名读, 1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字中去,好好的再来读读这两段话,你觉得那些词语最能敲击你的心灵。 讨论交流: 1)随即: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退缩,不犹豫 2)紧跟:为了救孩子,毫不含糊,配合如此默契。 2如果你就是那只老羚羊,望着那只已经起跳的小羚羊,此时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3难道老羚羊真的跳不过小羚羊吗?那为什么要跳的低一些,他还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多么伟大的老羚羊呀,为了小羚羊,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你能把老羚羊这种不畏缩,不后退,奋不顾身的精神品质读出来吗? 预设二:出示:“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坠入了山涧” 。指名

4、读, 还有哪些词也能敲击你的心灵。 1)“猛蹬”:老师每读这一段话时,这个词就像一把重锤敲击着我的心灵,再来好好的读这句话,你从“猛蹬”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A:不舍:是呀,这样蹬下去老羚羊必然摔下万丈深渊,怎能舍得?那你能读出这种不舍吗?指导朗读 B:坚强:即使这样不舍,但又不得不蹬,你还读出了什么?化悲痛为力量,这其实就是一种坚强。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种坚强。指导朗读 2)坠入山涧 鸟儿的翅膀是用来飞翔的,羚羊的跳跃是用来逃生的,可老羚羊却用跳跃走向了死亡,同学们一起来读这一句话,读出你的感动。 二、互变角色珍惜生命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样感人的故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进老羚羊和小羚羊的

5、心理。如果我们将心与羚羊的心和在一起,你的感受会更深刻。将年轻羚羊换成我,将老羚羊换成爸爸或是妈妈等亲人,谁来读读。 2看着妈妈像断翅的鸟儿坠入山涧,此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坠入山崖下的妈妈说,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小羚羊的心理,现在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配乐朗读) 5老羚羊的这次跳跃是英雄慷慨就义的壮举,虽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没有哀鸣,却早已让人痛彻心扉,让我们一起对着大屏幕将这两段话读一遍。 6生者的眼泪,死者的微笑,这种不得已的悲壮让人震撼,难怪猎人们 7这不仅震撼着猎人,同时也深深震撼着我们,让我们将这悲壮的一幕永远的铭记在心中吧。先在下

6、面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借助“听读想象画面自读感悟精神情读升华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把文字变成画面” ,又把“画面还原成文字” ,指导他们对重点句进行品读,并充分挖掘他们的个性感受,力求各个层面学生的朗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个来回,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巧借视频尊重生命 (引读)试跳成功!紧接着神圣 1导学方式:同学们这段话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刚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和揣摩的,现在,我们也同样用这样的方法。好好的去读读这段话,你觉得那些词深深的敲击着你的心灵。 A:面对枪口,面对死

7、亡,羚羊群表现出的是那样的从容与镇定,你能读出这份镇定与从容吗? B:越是在后面的羚羊越是危险,可是面对枪口,面对死亡,他们没有拥挤没有他们想到更多的是他人,是集体,这种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的精神令人震撼,谁还想读? C:这座生命桥是怎么形成的?谁来说,我来帮你画。同学们看,这不就是一座桥吗?这座桥又是以什么作为桥墩的?那为什么称他为生命桥? 2借助视频:让我们一起目睹这令人震撼画面,看那,老羚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了年轻羚羊的第二次生命,一道弧线的完成不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和另一个生命的新生吗?难怪作者称他为生命桥。虽不是一座真正的桥,却有着特殊的含义。 (板书加引号) 3质疑探究:如果这座桥

8、有颜色,你觉得他应该是什么颜色? 师小结:1)无论是什么颜色都代表着我们对老羚羊的深深敬意,让我们一起生情的读一读这课题吧! 2)为了家族的延续,老羚羊舍生忘死,一对有一对,秩序井然,凌空飞跃。这不仅让人感动,更让我们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怀着这种敬畏一起来读这神圣的一幕吧! 这神圣的一幕,让人不敢有半点进犯,难怪猎人们放下了猎枪! 【设计意图:通过画弧线,说弧线,让学生借助文本把这座“无形”的生命桥描绘成“有形”的生命桥,又从对这“有形”的桥的解读中,真正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内心世界。感受年轻羚羊喜悦中的悲伤,也感受老羚羊痛苦中的欣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有层次的三读课题,升华

9、学生的情感。学生有了整体的感悟和把握后,再回文感情朗读,自然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 四、拓展延伸 敬畏生命 1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都很珍贵。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选择团结合作,选择奉献,用自己的死亡支撑起 “生命桥” ;作者沈石溪先生看到这一幕后,他在文中这样说。 (出示原文) 2那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可以对小羚羊说,可以对老羚羊说,可以对猎人说,也可以对自己说。学生交流: 3师总结:(出示图片)其实在生活中,有无数个像老羚羊这样的人物,看,叶欣,在非典期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在地震突然降临的时候,无数个解放军叔叔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同学们不管是弱小的动物,还是伟大的人类,在无情的灾难面前,只有临危不惧,齐心协力,才能谱写生命的壮歌。让我们一起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设计意图:再现原文,体会作者的用意,让他们也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从而明白这座“生命桥”不仅仅架在两座山崖之间,也架在老羚羊与年轻羚羊之间,架在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唤起学生与动物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内在情感,升华“生命桥”的内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