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2191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文科第五次测练》试题-杨国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测练数 学 试 卷 (文 科)命题人:郝振荣 审题人:王慧杰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 若复数 是纯虚数,则实数 a的值为 ( )1aiA.1 B. 2 C.-2 D.-12已知 ,则 的值等于 ( )sin435cos4A B C D231313. 在等差数列 na中, ,则数列 na前 11 项的和 S11等于( 9126a=+)A. 24 B. 48 C. 66 D. 1324.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

2、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21C D335. 若关于命题 : ,命题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AqA)A 为假 B 为真 C 为假 D 为真)pq( qppq6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 5 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 则 y 对 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A. 1xy B.父亲身高 x(cm) 174 176 176 176 178儿子身高 y(cm) 175 175 176 177 1772C. 821xy D. 176y7过点(5,0)的椭圆 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焦点,2(0)xab213xy则椭圆的短轴长为 ( ) A B C D2121228已知 ,SC是球 O

3、表面上的点, SAB平 面 , AC, 1SAB,B,则球 的表面积等于 ( )A. 4 B. 3 C. 2 D. 9 是奇函数,则 一定是偶函数; 一定是偶函数;()fx|()|fx()fx ;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 )00.A1 个 B0 个 C4 个 D2 个10记集合 和集合 表2(,)|16xy(,)|40,Bxyxy示的平面区域分别为 ,若在区域 内任取一点 ,则点 M 落在,1()区域 内的概率为 ( )2A B C D11424二、填空题:(本大题 5 个小题,每小题 分,第 15 题三选一,两题都做按第 1 题5计分,共计 25 分。各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只

4、填结果,不要过程)11已知向量 (1,2)(,)abx,若向量 ab与向量 ab平行,则实数 = . x12. 在 ABC中,内角 A、B、C 的对边长分别为 、 、 c,已知 2acb,且 sinco3sin,AC 则 b= .13已知函数 ,1)(2xf则 =_ _)51(4)31(2)5(43) fffff 14不共线的两个向量 ,且 与 垂直, 垂直, 与 的ba, baab与 b夹角的余弦值为_ _15.A.在极坐标系中,由三条直线 0, ,cos sin 313围成图形的面积是_B.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之比是 13,则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比是_C.不等式|x2|x3|7.的解集为

5、 2012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测练数 学 试 卷 (文 科)命题人:郝振荣 审题人:王慧杰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二、填空题(本大题 5 个小题,每小题 分,第 15 题三选一,两题都做按第 1 题计分,共计 25 分)11. 12 13 14 15 A. B. 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231()sincos,.2fxxxR(1)求函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fx(2)设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

6、 且 , ,若ABC, ,cba30)(Cf求 的值sin2iba417.(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 满足: ,na2348a且 是 的等差中项.32a24,a(1)求数列 an的通项公式.(2)若 = 12log,Sn为数列 的前 项和,求 Sn.bnb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菱形 的边长为 , , ABCD660BADCBO将菱形 沿对角线 折起,得到三棱锥 ,点 是棱 的中点,ABCDM32M(1)求 证 : 平 面 平 面 ;MO(2)求 三 棱 锥 的 体 积 519.(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县为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面向全县征召义务宣传志愿者.现

7、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100 名按年龄分组:第 1 组,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0,55,00,5,第 5 组 ,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344图所示.(1)分别求第 3,4,5 组的频率.(2)若从第 3,4,5 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6 名志愿者参广场的宣传活动,应从第 3,4,5 组各抽取多少名志愿者?(3)在(2)的条件下,该县决定在这 6 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2 名志愿者介绍宣传经验,求第 4 组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 13 分)已知椭圆 : 的上顶点为 右焦点为 直C)1(2ayx,A,F线 与圆 : 相切 高考资源网AFM3)1(

8、)3(22yx(1)求椭圆 的方程;C(2)若不过点 的 动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且 高求证:直lQP、 0AQP线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l621.(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函数 )0(3ln)( aRaxxf 且 ()求函数 )(xf的单调区间;()若函数 y的图像在点 )2(,f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1,问: m在什么范围取值时,对于任意的 2,1t,函数 )(3xfmxg在区间 )3,(t上总存在极值?72012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测练数学试卷(文 科)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B C C B A D A二、填空题11. 124 13

9、 14 15 A. B. 19 C. x|x3三、解答题16. 解析:(1) 3 分1)62sin(12cossin23)( xxxxf则 的最大值为 0,最小正周期是 5 分f T(2) 则1)62sin()(Cf 1)62sin(C7 分0 326C由正弦定理得 9 分ABsin2i21ba由余弦定理得 ,即 11 分3cos2c92ab由解得 12 分3a17.解:(1)设等比数列 n的首项为 1a,公比为 q,依题意,有 324() 代入 a2+a3+a4=28,得 38 2 分8 240a 3120,8aq解之得 12qa或 134 分又 n单调递增, 1a n. 6 分(2) 2l

10、ognnb , 7 分 31.2ns 24 1()2n 10 分-得 31.nns 12nn 12 分 18. (1) 证明:由题意, 3OMD,因为 2D,所以 90, OM3 分又因为菱形 ABC,所以 AC 因为 ,所以 平面 , B因为 O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6 分D(2)解:三棱锥 M的体积等于三棱锥 的体积 8 分由(1)知, D平面 AC,所以 为三棱锥 ABM的高9 分3OAB的面积为119sin20622B, 所求体积等于 12 分933AMS19. 解:() 由题设可知,第 3 组的频率为 0.065=0.3,第 4 组的频率为 0.045=0.2,第 5 组的频率为

11、0.025=0.1. 2 分() 第 3 组的人数为 0.3100=30,第 4 组的人数为 0.2100=20,第 5 组的人数为 0.1100=10.因为第 3,4,5 组共有 60 名志愿者,所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 60 名志愿者中抽取 6 名志愿者,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第 3 组: 6=3; 第 4 组: 6=2; 第 5 组: 6=1.06206106所以应从第 3,4,5 组中分别抽取 3 人,2 人,1 人. 6 分ABCMOD9()记第 3 组的 3 名志愿者为 A1,A2,A3,第 4 组的 2 名志愿者为 B1,B2,第 5 组的 1 名志愿者为 C1.则从 6 名志愿

12、者中抽取 2 名志愿者有:(A1,A2), (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共有 15 种.其中第 4 组的 2 名志愿者 B1,B2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有:(A1,B1), (A1,B2), (A2,B1), (A2,B2), (A3,B1), (A3,B2), (B1,B2), (B1,C1), (B2,C1),共有 9 种,所以第 4 组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概率为 12 分9.5=20. 解:()圆 的圆心为 ,半径 ,由题意知 , ,M( , ) rA( 0, ) ()Fc2)a得直线 的方程为 即 由直线 与圆 相切得 高AF1xycxcyM2|3|1c考资 , . 故椭圆 的方程为 4 分2c23aC132yx()由 知 ,从而直线 与坐标轴不垂直,5 分0PQAP故可设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A1ykxQyxk将 代入椭圆 的方程,整理得 1ykxC2(3)60kx解得 或 , 故点 的坐标为 7 分0263kP2213,)k同理,点 的坐标为 , 直线 的斜率为 = 9 分Q2()kl 222631kk14直线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