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处写字技巧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2146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处写字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处写字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横画的写法。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 5、6 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横画的模样是什么样子呢?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为了让小朋友便于掌握

2、横画的写法我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方头圆尾要记清,逆锋下笔要回锋。在学习横画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花一些功夫,反复练,反复指导。为了避免单调,不使孩子们觉得枯燥,不要让他们一味地写横,应该把要讲的笔画放到完整的字里去练习。例如让孩子们去写:一、二、三、王、土等等,虽然开始写得很不像样子,凭着孩子们的新鲜感,出于他们的好奇心,个个都能写得很起劲。在这里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大人对孩子们第一次写出来的字,必须是满腔热情的加以鼓励:“好!好!真好!”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作业都愿意亲自送到老师手里,想听听老师的夸奖。这时,老师必须亲手把作业接过来,必须表示很喜欢,多多表扬,尽量给

3、他悬挂起来,让孩子感到高兴,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决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打击情绪等表现,千万不要当着孩子们的面,把他们交来的作业撕掉。2竖画的写法。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有人认为教小孩主要是让他们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不应强调什么理解能力。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学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低,就更应该从这方面启发他们,因为理解能力也是培养出来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当我们教孩子们学写竖画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复习横画,同时在复习横画的时候,要不断地启

4、发孩子们多想想:竖画和横画的写法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启发引导的结果是孩子们很快就会做出明确的回答:横画是横的,竖画竖的,竖画有一个是带尖尾巴的,横画没有。再问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他们说:横画、竖画写的时候都要逆笔回锋。他们还会说垂露竖的样子差不多就像是把横画竖了过来,也是方头圆尾。这就是联想,这就是孩子们在运用想象力,这也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十分重要,时间长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增加了孩子们的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这一节的歌谣是:写竖画,要记住,有悬针,有垂露。

5、悬针的尾巴尖又尖,垂露的尾巴圆又圆。写竖向下先往上,逆笔回锋不能忘。在记熟歌谣的基础上,教师要领着小朋友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义,认真地弄清竖画的行笔路线,耐心地讲清哪里该逆锋,哪里该按笔,哪里该正锋,哪里该行笔,哪里该提笔,哪里该顿笔,哪里该回锋(收笔)。老师用教棍指点挂图,让小朋友们伸直右手,指着挂图上的笔画,师生一起唱读几遍。等大多数小朋友都听清了、看懂了再让他们动手书写。学习竖画的时候,可让孩子们练写:十、丰、干、下、行等字,既复习了上节的横画,又带出下一节要学的撇画,做到承上启下,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巩固学习成果。为了调节学习气氛,教师可给小朋友讲一讲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最后扣到题上,不

6、要像黑瞎子掰一个丢一个,掰了大半天最后只剩一个。我们学书法,学习基本笔画也一样,不要学了竖画忘了横画。学过的东西,都应该反复练习,记住不忘。3撇画的写法。在学习撇画的写法之前,还是要认真地复习一下竖画的写法,特别是要有目的地重点复习悬针竖的写法。如果小朋友们真正会写悬针竖了,写撇画时就相当容易。正像这一节的歌谣那样: 写撇画,并不难,悬针竖,转个弯,样子像个战刀尖。说写撇画不难是指学会悬针竖之后,再写撇画就不太难了。只要把悬针竖写成弯弯就行了。但是,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要想把撇画的样子写得像个战刀尖,就必须像写悬针竖那样,逆锋起笔,按笔转锋,保持中锋,逆锋行笔,运用腕子的力量,把笔锋送到地方。不

7、能甩笔,也不能中途停顿。在行笔将近末端时逐渐逐渐地提笔,用笔锋慢慢地送出尖来,然后空收回笔。4捺画的写法。捺画的样子非常美,像只小鹅在喝水。大肚长脖尖尾巴,一波三折是骨架。逆锋起笔铺开锋,平拽侧出自然成。这是学习捺画的歌谣。捺画是八个基本笔画中比较难写的一种,写好了非常好看。为了让孩子们写这捺画,除了充分运用前三笔的知识以外,一定要多下功夫认真地、反复地讲解,并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多加具体指导,个别进步慢的孩子,要手把手地辅导几遍。这里要重点讲明三个要点:第一,一波三折。什么叫波?什么叫折?所说的波实际就是指的捺画,为什么叫波呢?因为捺画的形态有点像波浪。这是古人对捺画的形象比喻。仔细想一下,

8、捺画也的确像是从高坡上下来的一段流水。所说的三折,就是一个捺画要有三道变化。对孩子们不要讲得太复杂,就说:一波三折就是一个捺画有三道弯的意思,就可以了。这三道弯,第一道弯最短,第二道弯最长,第三道弯是平的。书法对捺的要求,必须是三折,多一折少一折就算病笔。第二,逆锋起笔铺开锋。懂得了一波三折的道理之后,明白了捺画的总的行笔路线,看清了捺画的骨架,可是写毛笔字光有骨架不行,还得要有血有肉。说到的逆锋下笔铺开锋,就是讲的运笔方法。就是按照一波三折的路线,逆锋下笔之后稍稍行笔,就算完成了第一折;接着就沿着从左上到右下的斜度逐渐地把笔锋铺开,也就是说笔锋由轻到重逐渐铺开,写出来的笔画由细到粗,到最粗的

9、时候,也就完成了第二折的任务。 第三,平拽侧出。这是写捺画特有的笔法。平拽就是第二折结束;第三折开始以后,笔锋稍稍停顿一下,然后沿着水平拽出尖来。侧出就是说平拽的同时,笔锋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变成侧锋,让笔锋沿着第三折上侧出锋。这里所用的拽字,是捺画的专用动作。为什么叫拽?因为书法要求,除捺画以外的任何一个笔画,在书写时不允许肘尖移动(悬肘例外)。只有写捺画时,才允许动一动。为了让孩子们看清楚写捺画的每一个过程,最好是以手代笔,在黑板上进行表演。方法是教师将右手的五指聚拢在一起,对孩子们说:这就是一支只有五根毫笔的大毛笔。然后,大姆指逐渐向上收拢,中指尖贴着上侧,五指一面平拽,一面渐渐聚在

10、一起,拽出尖画来。告诉孩子们:看!这就是平拽侧出。拽捺的方法,据说是书法的圣人王羲之留下来的。王羲之年轻的时候,研究书法非常刻苦。有一天,其他笔画都写得差不多了,只有捺画写得很不满意。于是他就躲进后花园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研究怎么样把捺画写好。写呀,写呀,不知写了多少遍,始终不太理想。眼看已经中午了,王羲之连吃饭都忘了,还是一个劲地写。他的夫人怕王羲之饿坏了,忙着来给他送饭。夫人端着饭菜走进书房,进门就轻轻地说:“先别写了,洗洗手吃饭吧!”王羲之写得太用心了,根本没听见。夫人暗暗地笑了笑,又向前走了几步,说:“吃饭吧!”王羲之还是没听见。夫人心想:真是入迷了!于是端着饭菜慢慢地走到了王羲之的身边

11、,抓住他右手的衣袖,轻轻一拽说:“吃饭吧!”王羲之写捺正写到第三折,被夫人这么一拽,结果拽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捺画来,王羲之乐得大喊一声:“好!”差一点把饭菜碰撤了,从此以后就留下了拽捺这种说法。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之后,很能振奋精神,激发兴趣。5点画的写法。已经学会了横、竖、撇、捺,再学点画容易多了。对于点画的写法一般有这样的看法,认为拿起笔来蘸满墨,顺手一按就是一个很好的点画,其实这是不对的,一定要给小朋友们讲清楚,书法中任何一个笔画,都不是随便一下子写成的,而是要通过几个过程才能写成,点画也是这样。写点画也要逆锋入笔,也要按笔、行笔、顿笔、回锋。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能饱满、圆润,富有变化,

12、才是活的笔画,而不是一块死疙瘩。为了写好点画,我们为孩子们编写了这样一首歌谣:点画像个大瓜籽,像个青蛙没有腿,逆锋起笔大回弯,就像画个扁扁圈。写点画,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起笔千万不要露锋,就是要逆锋入笔,注意按笔时不要让点画太尖,“青蛙”的嘴太尖就不是青蛙了。第二,点画要写得肚平背弓,也就是说,青蛙的肚皮处是平的,而背部是圆圆的,注意不要写成凹肚,那叫病笔,是书法很忌讳的。第三,歌谣中说:就像画个扁扁圈,但是绝对不能画,画和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画往往是顺锋乎涂、直抹,写是要靠腕力的提、按、顿、挫的功夫。所以说只是像,但不等于是。指导孩子们写点画时,可以写这样几个字;玉、令、江、半等。6挑画

13、的写法。挑画和其它笔画的写法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可以露锋起笔,接着向右下方按笔,接着右上转锋,然后正锋,向右上方出锋。写挑画的歌谣是:写挑就像打对号,露锋起笔铺开毫,转锋向上大半圈,顺势右上挑出尖。这里所说的写挑画好像打对号,是指写挑画的行笔路线。转锋向上的时候,要用腕力和手捻笔杆的方法相结合,右上出锋挑出去之前,一定要转出锋。做到中锋出锋,千万不要侧锋,侧锋挑出的笔画不单是下侧容易出现锯锯齿,不整齐,而且缺乏力度,不厚实、不圆润。挑画的基本形状,也有两种。一种是像倒放着的短撇,叫直挑;另一种是像在点画的右上端加了一个小短挑,所以叫点挑,也有叫挑点。会写点画,又会写挑画,自然也就会写点挑。这一节可

14、以让小朋友写:以、打、次、河等字。7左钩的写法。这个笔画本来叫做厥画,这个厥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厥画?翻了不少书,都没得到明确的答案,只有一本书上说“厥”是弯腰的意思,一个人弯下腰,脚尖朝前的样子就是厥。明白地讲就叫它左钩,因为下面还有钩画,就叫它右钩,以示区别。左钩和右钩,实际上是复合笔画,也就是说,它是两个笔画拼在一起的。钩画只能和竖画或横画配合起来,不然的话它就无法把它的形状表现出来。乍一看钩画好像不太好写,实际上如果横画、竖画写得比较熟练的话,钩画是很容易写好的。像这个左钩的写法,实际就是先写一个竖画,先逆锋入笔,按笔正锋、行笔、提笔、顿笔、回锋,在回锋的地方顿一顿笔,再把笔锋调正,

15、然后向左出锋,就是一个很好的钩画。歌谣是这样的:左钩像个倒鹅头,上平下圆“奔儿头”。竖画到底大回笔,用力向左挑出去。因为我们的辅导是以颜体为基础的,颜体字讲究鹅头燕尾钩画像鹅头,捺画像燕尾,所以要特别注意,写钩画时上边缘要平的,下边缘是圆的,要用腕力和手指捻动笔杆的方法去写。可写;丁、于、子、寸等字。8右钩的写法。学会左钩,右钩就不成问题了,因为左钩和右钩的样子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一个朝左,一个朝右。不过需要讲清楚的是,右钩里有一个直钩,它的形状和左钩大不相同,像是竖画下面加上个短挑,如“长”和“食”、“民”等字。因为已经学过竖画和挑画的写法,只要一说就明白了。这个直钩在开始写的时候

16、可以两笔写成,写熟了自然就会一笔写成了。这一节的歌谣是这样的:右钩左钩很相像,只是方向不一样。中锋运笔拐圆弯。回笔朝上挑出尖。前面已经说了,右钩的写法和左钩的写法是一样的,只是把方向倒过来就行了。左钩要写成上平下圆带“奔儿头”,右钩要写成里直外圆带“奔儿头”。练习时可写,先、元、九、心等字。基本笔画,讲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下一步再继续学习这八个基本笔画的形状变化和基本结构、章法等等。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既要大踏步前进,又要稳扎稳打。由于我们始终是在完整的字里学习笔画的,等到八个基本笔画学完之后,小朋友们大都能够写出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来。孩子们年龄虽小,但是求知的欲望都很强。看着老师写的字,看着书刊、报纸以及街上的牌匾,常常心里十分羡慕,总想试一试,自己动手写一写。对于孩子们这种举动,当老师和家长的千万不要泼冷水,更不要轻易地随便批评,而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虽然说急于求成是不对的,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点不听老师的指导。如果仔细想一想,这正是我们的教学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