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16456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测量ST段偏移量的参考水平应是 AJ点 BP波起始部 CQRS波群起始部 DTP段 ETU段 2、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A窦性停搏 B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室扑动 E心室颤动3、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错误的是 A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B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的心房波被

2、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C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 D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E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4、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是否偏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置在 AP-Q(P-R)段中点 BQRS波群起点 CQRS波群终点 DJ点后6080ms ET-P段中点5、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A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以上都是 6、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反

3、映患者 A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B特定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C卧床休息时的心电图变化 D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E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7、运动试验的最大负荷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有对应的关系,能忍受24代谢当量的运动量相当于 A心功能级 B心功能级 C心功能级 D心功能级 E以上均不是 8、VVI起搏器表示 A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B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C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D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E以上都不是 9、体位改变对动态心电图ST段的影响是 A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压低

4、B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抬高 C可使ST段由压低变为正常 D可使ST段由抬高变为正常 E以上都是 10、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 A心房颤动 B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呈2:13:1下传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11、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 C房室传导比例为1:1 D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E以上都是 12、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最早而最先恢复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肌钙蛋白(cTn) B肌红蛋白(Myo) CCK-MB DLDH EAST 13、

5、患者男性,72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如图3-14-1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C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1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 A只包括心房 B只包括心室 C只包括房室结内或房室结周围的慢径路和快径路 D包括心房和心室 E包括心房、房室结和心室 15、关于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额面QRS心电轴为左偏 BV1导联QRS波群呈“兔耳征”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CV5导联QRS波群呈QS形多为室性心动过速 D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室性

6、融合波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有力证据 EQRS波群时限一般在0.120.14s 16、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心室率150次/分 BQRS波群宽大畸形 C过去有过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17、关于健康人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收缩压不超过220mmHg B运动中及运动后舒张压上升或下降常不超过10mmHg C运动量每增加1Met,收缩压可增加710mmHg D峰值平均动脉压通常不超过160170mmHg E运动时总血管阻力常明显增高 18、观测心脏转位的方法 A从心尖部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B从右心房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C从前向后观测 D从

7、水平面观测 E从心尖部向右心室观测 19、长QT间期综合征的心电图标准中,可作为独立的诊断标准应为 AQTC间期0.44s B女性QTC间期0.48s、男性QTC间期0.47s CQTC间期0.44s DQTC间期在0.410.46s E女性QT间期0.48s、男性QT间期0.47s 20、关于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心电图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折返性心动过速时RP'间期可70ms B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不易诱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心房激动可分别沿房室结快慢径路下传形成1:2房室传导 D二条房室结慢径路可交替顺传引起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RP'间期可大于P

8、9;R间期 21、U波倒置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 A低钾血症 B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大 C瓣膜病所致左心室肥大 D心肌缺血 E变异型心绞痛 22、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束宽度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应为 A5%10% B10%15% C15%20% D20%25% E25%46%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关于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脱落前的PR间期可以意外地延长 BRR间距可以不呈进行性缩短 C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 DQRS波群脱落后的PR间期常缩短 E病变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 2、以下

9、原因可引起V1导联呈rSr'图形而时限0.12秒,但应除外 A正常变异 B室间隔缺损 CV1导联电极位置不正确 D漏斗胸 E右心室肥厚3、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胸骨旁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位显示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瓣口面积缩小 B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充盈速度明显减慢,呈城墙样改变 C左心室内径增大 D合并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或左心耳内可出现血栓 E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4、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

10、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5、关于J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AJ波是指紧接U波之后的一个小波,提示将发生窦性心律失常 B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小波,可见于早期复极、心肌缺血、心室除极延迟或低温 CJ波是指紧接P波之后的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交界性期前收缩 D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EJ波是指紧接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高J波提示将发生心房颤动 6、患者男性,66岁,高血压病史10年。自觉心悸、胸闷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7所示,应诊断为 A左心房肥大,

11、左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B双侧心房肥大,双侧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C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D左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E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7、患者男性,45岁,近2年来心慌、憋气,进行性加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心脏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明显,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似乎变薄,但测值尚属正常范围,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心尖部可见附壁血栓光团,二尖瓣轻度反流,最可能的诊断为 A冠心病,室壁瘤形成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肥厚型心肌病 E风湿性心脏病 8、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

12、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出现坏死性Q波 D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9、成年人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指心率超过 A160次/分 B100次/分 C50次/分 D60次/分 E(220-年龄)次/分 10、异常Q波的标准通常是指 AQ波时限0.02s BQ波幅度同导联R波的1/3 C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 DV1导联QRS波群呈QS型 E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11、以下可引起食管受压后移的是 A左心房增大 B右心房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以上均

13、不是 12、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 A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BV1V2导联T波倒置 C窦性心动过速 D右束支阻滞 EV4V6导联ST-T改变 13、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导联是 AV1、V2、V3 BV7、V8、V9 CV3、V4、V5 D、aVF E、aVL、V5、V614、与肺源性心脏病不符的X线征象是 A肺气肿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右前斜位见肺动脉圆锥明显突出 E右下肺动脉直径15mm 15、关于Brugada综合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常出现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多数患者常规心电图可见Epsilon波 C典型Brugada波的J点与ST段分界明显 D主要病理改变为右室心肌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E患者常因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16、患者男性,68岁,肺动脉高压。心电图如图3-1-5所示,应诊断为 A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后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 E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 17、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A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