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6453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技术交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2标清丰山溪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合拢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四局集团昌赣客运专线CGZQ-2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9月 22 日中铁四局集团昌赣客专CGZQ-2标项目部二分部技术交底签收表 交底复核日期交底名称清丰山溪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合拢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接收人签字姓名日期姓名日期领导批示: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清丰山溪跨昌宁高速特大桥连续梁 合拢施工技术交底交底编号CGZQ-2-L-29项目名称昌赣二标2分部 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清丰山溪特大桥设计文件图号通图(2015)2368A-1施工部位清丰山溪跨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施工技术交底交

2、底日期2016年9月29日技术交底内容:技术交底范围:清丰山溪跨昌宁高速连续梁合拢施工技术交底。一、支架系统安装1、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设计为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施工采用图为无砟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通桥(2015)2368A-V-1)。 连续梁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6m,底宽6.7m,全桥箱梁除梁端附近外顶板厚均为38.5cm。腹板厚分别为0.6m0.8m、0.8m1.0m,按折线变化。底板厚由跨中的0.40m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1.2m,按直线变化,梁底线形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及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梁,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3、。桥面宽度:防护墙内侧净宽9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1.8m,桥面板宽12.6m,桥梁建筑总宽度12.9m,梁全长为221.5m,计算跨度为(60+100+60)m,中支点截面中心梁高7.835m,跨中10.0m直线段及边跨15.75m直线段截面中心梁高为4.83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5.6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5.9m。跨昌宁高速特大桥201#204#墩上部结构采用(60+100+60)m预应力钢筋砼悬臂浇筑连续箱梁施工。悬灌梁段长2.5m、2.75m、3.0m、3.25m、3.5m和4.0m,合拢段长2

4、m。一个“T”构13个悬灌梁段,边跨现浇段长9.75m,4号块为最大重159.6t。箱梁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防护墙、遮板及电缆槽采用C40混凝土,管道压浆所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0,封锚采用C50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 箱梁设纵向、横向和竖向三种预应力。纵向、横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0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符合GB/T5224-2003标准;波纹管采用金属波纹管。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2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2-1 合拢段施工

5、工艺流程图 3合拢段施工 清丰山溪连跨昌宁高速连续梁201#、204#墩边跨现浇段支架是边跨现浇段箱梁砼现浇的主要承重结构,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支架施工应进行预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边跨施工。边跨施工完成后对其养护并达到设计强度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准备。3.1 边跨现浇段支架 清丰山溪连跨昌宁高速连续梁201#、204#墩边跨现浇段全长9.75m,墩顶位置承重1.8m,边跨现浇段砼方量为169.2m3,其中墩帽范围砼方量59.5m3,悬挑墩身范围梁体方量为109.7m3。边跨现浇段梁体总体施工思路为:墩顶1.8m范围内梁体砼由墩顶直接承重,悬臂(7.95m)段采用支架承重。边

6、边跨支架采取两排10根530mm钢管柱,靠近墩身处钢管柱坐落在承台上,另一排坐落在现浇1.51.512.6m条形基础上。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钢管柱之间才用20槽钢连接斜撑形成稳定承重结构。支架在边跨合拢段施工完毕后拆除。3.1-1 边跨现浇段托架图3.2 现浇段及13#块劲性骨架预埋件 劲性骨架预埋件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必须密贴满焊。为防止焊接时钢板受热变形,采用分段交错焊接(后附劲性骨架预埋件图)。待边跨现浇段或悬臂端钢筋绑扎完成后,技术组放样出预埋件位置、标高,施工班组根据技术组放样的位置准确安装预埋件,确保预埋件安装牢固。为防止温差对悬臂端产生温度应力及竖向挠度,预埋钢板应高

7、处混凝土面5mm。 3.4 挂篮前移及配重 待202#T构张拉完成后,前移小里程挂篮,作为201#-202#边跨合拢束承重支撑。待202#T构张拉完成后前移大里程挂篮,作为203#-204#边跨合拢束承重支撑。中跨合拢时采取203#T构小里程挂篮,并将202#T大里程挂篮退后至12#块处,以防影响中跨合拢。 各合拢口配重为G1=345KN根据T型刚构两端杠杆平衡原则进行荷载配重,采用水箱配重,配重荷载为二分之一合拢段混凝土重量。通过配重,使T型刚构两端在混凝土浇筑前处于平衡状态,在混凝土浇筑边跨合拢段时,只卸去浇筑端边跨水箱中的水,保持中跨水箱水量不变。在混凝土浇筑中跨合拢段时,同时卸去中跨配

8、重。配重卸载原则: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按照平衡荷载原则进行水箱卸水,卸水速度与混凝土浇筑速度同步,使合拢段的高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消除合拢段两端相对变形对混凝土的扰动。3.5 合拢前的施工监测 合拢前,技术组连续三天每隔两小时对事先在悬臂端13#块(13#块)端部预埋的钢筋头位置、高程进行全天侯观测,并记录观测时的温度,待观测结束后,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合拢时间。3.6 合拢段劲性骨架锁定 很据合拢前施工监测及天气预报确定出最佳临时骨架锁定日期及最佳时间,应在全天气温最低时锁定。 边跨合拢段锁定前应清理劲性骨架预埋板,保证其清洁无泥浆等杂物,便于劲性骨架焊接。

9、并把加工好劲性骨架吊进箱梁内,很据设计将其位置定好。焊接劲性骨架一端,焊接应均匀饱满。待当天温度最低时进行同时焊接劲性骨架另一端。焊接完成后便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中跨合拢段劲性骨架锁定应同边跨劲性骨架一样做好施工前准备。为抵消温度力对合拢段混凝土影响,减少梁体挠度变形,待两端劲性骨架焊接完成后,应临时张拉2T18、2B7,张拉力为800KN。待中跨合拢段浇筑完毕后,再按设计要求对其进行终张拉。3.6-1 合拢段配重荷载图3.7 合拢段模板安装合拢段的底模、外侧模利用挂篮模板,边跨合拢段采取边跨挂篮,中跨合拢段采取203#小里程挂篮作为受力支撑。13#块施工完成,应拆除内模,并将内模板及内滑梁抽出

10、。施工前应对其模板进行调整,将挂篮前后横梁及外滑梁的吊带打紧。内模采用方木和竹胶板拼模,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内侧模拼模就位后,同外侧模用对拉筋对拉加固,同时在可行的位置设置自撑体系。边跨现浇段端部底模设置成滑动模板,如边跨支架纵向分配梁对合拢段施工影响,应割去50cm,确保合拢顺利进行。3.8 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装合拢段挂篮行走到位后,底模,侧模进行粗调,但吊带不打紧,开始钢筋绑扎,所有的纵向钢筋先焊接一端,另一端成自由状态,待劲性骨架安装完成后,打紧底模、外侧模,开始另一端钢筋焊接。由于腹板太窄,焊接人员不能进入,所以内侧模待钢筋焊接完成后,再行施工。合拢段纵向预应力管道与钢

11、筋同时安装,波纹管先单端旋入13#块预留的波纹管套管内,再将另一端旋入13#块预留的波纹管套管内,确保两端旋入深度大致一样,波纹管接头位置采用透明胶带包裹。合拢段底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因此应特别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密封,确保管道畅通。由于合拢段预应力钢束管道内不能穿衬管,所以在钢筋焊接过程中,技术组安排专人现场盯控。表4.10-1 加工钢筋检查项目表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mm)10按受力钢筋总数30%抽查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mm)20抽查3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mm)5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表4.10-2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及控制标

12、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间距(mm)10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尺量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 (mm)0,-20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尺量3钢筋骨架尺寸长(mm)10按骨架总数30%抽查,尺量高、宽(mm)54弯起钢筋位置(mm)20每骨架抽查30%,尺量5保护层厚度(mm)+5,-0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尺量 4.10-3表 管道安装检查项目及控制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跨中4m范围内(mm)6尺量2其他部位(mm)8尺量3横向(mm)5尺量4竖向(mm)h/1000掉线尺量3.9 合拢段混凝土施工合拢段两端的混凝土凿毛要彻底,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湿润充分,

13、以增强新旧混凝土接茬面的粘结性。合拢段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设计要求提高一级,应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严格控制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影响,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以尽早张拉预应力筋。浇筑时间定于夜间最低温度时施工,且温度随浇筑过程升温较宜。单个合拢口浇筑速度控制在2-3小时为为宜。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按照平衡荷载原则进行水箱卸水,卸水速度与混凝土浇筑速度同步。合拢口混凝土浇筑顺序,先浇筑202#边跨合拢段,其次203#边跨合拢段,最后中跨合拢段。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为避免形成接缝,浇筑上层时插入式振捣器伸入到下层10cm,插入

14、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的作用直径。振捣棒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防止侧模受振动器影响而发生变形或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振捣时采取快插慢拔的方式,插入和拔出必须保持振捣棒的垂直,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组专人对预应力管道检查,防止振捣过程中对管道的损坏。3.10 合拢段混凝土养生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加强养护,覆盖防晒,保持箱梁混凝土潮湿,合拢段及两悬臂端部1m范围必须加以覆盖,并适当降低合拢段以外箱梁由于日照引起的温度差,合拢段浇筑后,保湿养护期不得小于14天。3.11 合拢段预应力束的张拉、压浆待合拢段砼达到设计规范强度的95%以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规范值的100%,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预应力应采取同步张拉,先长束后短束,并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最大平衡束不得超过1束。预应力张拉采取双控措施,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伸长值进行效核,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伸长值保持一致,若实际单侧伸长值与设计理论值相差大于6%时,应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