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6317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保护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保护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1一、名词解释1.环境: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2.资源节约型社会: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节能: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4.环境监测: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2、的全部过程。5.环境标准体系:根据环境监督管理的需要,将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有机组织、合理构成的系统整体。二、简答1. 答:(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2.答:开发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3、(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规定。三、陈述答: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

4、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各地经济条件、地理情况、自然天气和生活物品的消费情况干差万别,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相差很大。要解决农村的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增强农户环保意识。让农户在家里对垃圾进行

5、简单的分类处理。改变目前农村对垃圾散乱堆放和任意倾倒的习惯,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其次政府应对农村的垃圾做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加强对基层农民进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利用经济手段和奖惩政策,来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和扶持垃圾产业的发展。以行政村为中心建立垃圾集中收集点,以小城镇为中心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站,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环保经费的筹措政策,确保农村环保工作与城市环保工作的同步发展。四、案例分析答: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开矿等行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镉、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释放到自然界。这些有害重金属通过水流和空气,污染了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进而污染了稻米

6、,再随之进入人体。食用含镉的大米主要在肝、肾部积累,并不会自然消失,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慢性积累后,人体将会出现显著的镉中毒症状。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欧盟将镉列为高危害有毒物质和可致癌物质管理,我国将镉列为第一类污染物。政府部门应该追查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的源头,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粮食产地的环境。模拟2一、 名词解释1.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和。2.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7、。3. 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4. 环境标签:在同类产品中,对资源、能源消耗最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产品所给予的一种环境标志。5. 环境行为标准:对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使用资源和影响环境进行的规定。二、 简答1. 循环经济是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态经济。其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价值观是 经济 、 社会 与 生态效益 统一,人与自然和谐。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8、”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 低开采 、 高利用 、 低排放。有三大原则:“ 减量化 、 再利用 、 再循环 ”,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2. 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方针是: 因地制宜 , 多能互补 , 综合利用 , 讲求效益 ,简称“十六字方针”,以及“ 开发与节约并举 ”的能源建设方针。能源建设的内容有:(1)生物质能源的燃烧利用。(2)生物质能的生物化学转换技术。(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4)能源的建设与节能。三、 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花都迎来了工业化热潮,为了便于排污,不少电镀厂、五金厂都建在了离巴江河不远的地方,因此巴江河受到极大的污染,引发了本地居民饮用水

9、的安全危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真正出发点:1、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2、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集中处理,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3、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的上马和废水

10、处理厂的建设。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和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四、 答: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导致市民感受到:天空灰蒙蒙,嗓子眼疼痛;眼睛酸涩胀,呼吸不顺畅;老弱病多发,交通事故频。其根源来自于雾霾和pm2.5.雾霾成因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秸秆焚烧产生;容易危害人体健康,引发交通事故。如何解决雾霾:1应利用政府的经济手段来治理工矿企业。2 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扬尘和废气污染。各公司要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过滤塔等先进设备来净化含油脂灰及有害的二氧化硫的废气。化工厂应利用管道将生产过剩中产生的废煤气及其他含有臭味的气体,经过管道输送到煤站燃烧,变成

11、无害的碳酸气体和水蒸气,然后经过高大的烟囱排向高空。制药厂应建立有害气体的回收循环装置,利用回收利用可制成石膏。对工厂和服务性行业制定和执行新的氮氧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标准和燃料的质量鉴定标准。3 利用行政手段削减机动车污染。4 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工业布局园区化。政府要加大力度,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实施“优二兴三”的产业政策,把工业重心移向开发区,发展工业园区,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政策和“三同时”规定。限制一些敏感区域兴办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对一些重污染企业要实行搬迁、停产、转产或限期整改等政策。扩大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模。5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

12、公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模拟3一、 名词解释1. 循环经济: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态经济。2. 生态农业:指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慌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取了各种农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3. 废弃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后废弃的不同的剩余物质。4. 清洁生产: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

13、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5. 超前标准:是指在产品开始生产之前,根据对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预测而制定的具有超前性的标准。即根据可预测的未来条件,以质量分级的形式规定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规格和特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超前期。二、 简答1答:1、转变观念2、搞好规划3、调整结构4、健全法制5、完善政策6、依靠 科技7、示范推广8、强化管理9、宣传教育2答: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1)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2)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3)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5)生态

14、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生态农业的建设内容:(1)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4)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 陈述答: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用改良剂。(2)调节土壤Eh和水浆管理。(3)客土和换土法。2、化肥对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2)普及平衡化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3、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

15、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3)制定农产品的允许残留量标(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5)发展开发新农药。4、农田中废塑料制品污染的防治措施(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四、案例分析答:近年来广东食禾花雀之风愈演愈烈,还在每年秋高气爽,金秋十月时举办禾花雀节;有人说,禾花雀多,吃掉些无妨,但事物的发展,是不依

16、人的意愿的。一些人为了获取金钱,一些人、为了潢足食欲,处处张网以待,餐餐箸啖食,非法捕猎、出售禾花雀的案例明显增多,广东的鸟类资源遭受严重迫害。给这种可爱的候鸟带来了灭顶之灾,总有一天会将禾花雀斩尽杀绝的。同时,滥吃野生动物还会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引起生物链的崩溃,危及人类的生存!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问我们“禾花雀是什么?蛇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怎么回答他们的话!鸟类专家、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高育仁研究员说:“目前麻雀在广东基本灭绝。几年前,在广东三水,一网还能抓到几千只禾花雀,现在一网下去,根本网不到几只了。”为此,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作为一种平衡生态的候鸟,禾花雀也列入保护名册。禾花雀和麻雀一样,既啄食一部分稻粒,亦以虫蚁为食,是害虫的天敌,两相比较,是功大于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