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备课单元备课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5951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册备课单元备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S版第十二册全册备课一、教材简析 从编者编排的角度看:前三个单元共13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6篇,略读课文7篇。纵观整册,有心的老师早已发现,本册书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略读课文多过精读课文。这是一大改变。 在教材呈现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如第二组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已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

2、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从学习的内容看:前三个单元的13篇课文,其中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桃花心木是台湾林清玄的作品,赵丽宏顶碗少年,丰子恺手指,老舍北京的春节;名人云集,佳作连篇。第三组深深的怀念则是经典之作,实在是值得一读再读。单说文言文。五下和六上教材中已安排文言文,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两则巩固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为初中学习篇幅更长的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是是在学习内容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从方法习得的角度看:第一组: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第二组: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介绍性的

3、语言,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学会详略得当;第三组: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细看,三组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关注文本语言特色,写作特色,表达上的特色。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能以较快速度默读,并在读后有所收获。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课型特点,精读课文,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揭示规律,然后把学到的方法和规律迁移到略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目标定位 本学期里,阅读教学总的目标是: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因此,在本册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4、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1、要指导感情朗读、加强有效默读。(朗读、默读能力的提高) 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在课后练习的第一题中提出。本册的默读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并且,在默读后还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升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很难,老师们都深有体会。但这一目标又是不得不完成,学生不得不具备的能力,所以老师们必须得落实。教学本册教材,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指导学生利用

5、文前导语、题眼、课后问题、抓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等方法把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这一教学目标,与浙教版(老教材)其实都是一样的。 3、要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要思考分析,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方法) 本册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我们来看:人生感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民风民俗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深深地怀念表达的顺序外国名篇名著学习浏览和概括科学精神了解论说文难忘小学生活学习策划古诗词北宋积累文化综

6、合复习方法引导 本学期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三个: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安排在第一组。第二个是“文章的详写和略写”,安排在第二组。还有一个是“文章的叙述顺序”,安排在第三组。 5、要重视语言积累,鼓励灵活运用(积累运用) 关于积累运用,除了课文中提出的背诵抄写等形式以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学生将语言材料进行归类整理,方便运用。三、教学建议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提出如下建议: (一)品味语言,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

7、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二)立足整体,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单元整组教学与传统的逐课串讲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整体功能的发挥,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分析,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程式为:“整体部分整体”。以第二组课文的教学为例,本组教学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这是整组教学的“整体”,所选的四篇课文

8、属于“部分”。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都必须紧扣主题,在理解了每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突破,提倡“一课一得”,再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比较回归整体。 (三) 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问题,王崧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朴实的见解:“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方法。”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自学不开讲,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少讲或者不讲。关键是激活、调动、维持、激励,让学生自己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第一单元备课专题:神话与传说本单元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用心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为训练专题,编排

9、了五篇中外神话与历史传说。其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反映了远古先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精神。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为国著名的历史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切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基础知识练习重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代人民是怎样通过神话传说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1、2、3、4、5、课)。.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内容(第3课)。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

10、课),默读、朗读课文(第4、5课),背诵课文(第2、3课)。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认识隔音符号,能辨析近义词(语文百花园一)。第二单元备课专题:人间天平本单元围绕“人间天平“这个专题进行组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上扬南门立木出色的老师是精读课文,狄仁杰公正护法美丽的规则是略读课文。本单元所编排的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个公正执法、严守规则的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公平正义的人物形象。诠释了遵循规则、遵守法律的重要。使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为了让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我们要自觉地遵循规则,遵循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

11、感情,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第6、7、8、9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8课),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第7、9课)。3.根据提出的问题或句子中的带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第6、8课)。4.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语文百花园二)。第三单元备课专题:科学与发现本单元一“科学与发现”为题材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两小儿辩日种瓜得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是精读课文,飞天梦圆童年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涉及的范围既有古人、今人,又有儿童、科学工作者。有的讲述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探索;有的展现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绩,展现了科学工作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本

12、单元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科学知识的,认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科学精神”为专题。单元前的导语以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做了点拨和提示。五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选编的。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都有涉及这些方面的阅读要求;精读课文都安排了朗读训练,有的还安排了普通的训练,以使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感悟文章揭示的道理。基础知识练习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科学知识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科学思想(第10、11、12、13、14课)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第10课)3.朗读课文(第10、12、13课),默读课文(第11、14

13、课),背诵课文(第10课)。4.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第12课:从几个反面来介绍科学常识以及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理解课文中给人以启迪的语句(第13课)。5.理解并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几个关联词语(语文百花园三)。6.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需要,查找、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第11、12课)。第四单元备课专题情暖人间本单元以“情暖人间”为题材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古诗三首穷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精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船长是略读课文。这五篇文章涉及的范围既有抒发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的古诗,又有表现人与人之间仁爱之心的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既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又有伟人鲁迅、忠于职守的

14、船长;课文的作者既有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由于世界著名的大文学家。学习本单元课文,可以使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感受人间真情。本单元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来表达人间真情的”为专题。单元前的导语以诗歌一样的语言描述了人间真情,并对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作了点拔和提示。五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本单一的专题选编的。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都有涉及这些方面的阅读要求;篇篇课文打动人心,都安排有感情昂读的训练,一是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感悟文章做表达的人间真情。基础知识练习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从而反映人间真情的(第16、17、18、19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5、16、17、18、19课),背诵、默写课文(第15课)。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第16、17课)。4.体会省略号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16课)。5.能给课文各部分拟定小标题(第17课),理解课题的意思(第18课).6.句式变换:把直接引用(语文百花园四)。第五单元备课专题:中华文化本单元以“中华文化”为专题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故宫青花陆羽与茶经是精读课文,敦煌壁画编钟是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