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53737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57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新课程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新课程教学法(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新课程教学法(节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章初中生的体育学习指导本章重点向大家介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和如何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以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即教师尽力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和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中有尽可能多的人学会规定的运动技术动作。教师虽然也会采用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程序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但归根结蒂都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提供给他们的内容和途径,并没有实质上的主动学习,因此,也谈不上是学习的主体。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体育观念还处在那种落后的

2、工业经济时代,我们还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固有知识传授的机制,还把知识局限在只是前人所得出的经验,把知识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客观化和绝对化。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惟一的任务就应该是从老师和书本中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因此,就必然形成了那种“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其实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生产要素,知识正在以日行万里的速度发展着、变化着,过去那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与真实生活不相匹配的教育内容,早已不符合时代教育的需求。面临着现代知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学校的那种传授固定知识的做法,

3、显然是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因此,21世纪的中小学学校教育,开始呼唤一种崭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寻求建立一种真正能给予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的课堂环境。第一节促进初中生有效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效果除了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意识是否得到增强、健康习惯是否养成和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中运动能力是否得到改善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关注的是学生体育成绩是否提高、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有了进步。这两者的区别是很显著的,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的,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而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关注的是指标的达成。因此,所谓“有

4、效学习”,在不同时期,其涵义也就不同。传统教学中也可以提“有效学习”,它的“有效”是指学生的体育技术学会了多少?体育成绩提高了多少?国家体锻标准达标了多少?而体育与健康课中,我们所指的“有效学习”,其概念就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这里的“有效”,显然是以三维健康角度来审视的,是以培养“健康体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目标不同,因此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将会有极大的不同,学习的方法当然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如何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条,就是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年来流行着“学生

5、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体育课内容陈旧而枯燥”、“体育课测验繁多”、“体育课上缺乏激情”,还有缺少个性发展、统一僵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等,与学生在社会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满激情色彩的体育形成极大的反差,让学生如何喜欢它?新课标给了我们教师最大的创造空间,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的管理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来实现自己的水平目标,而不仅限于几种传统的学习内容。1、兴趣是行为的内部动力,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下,我们要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呢?(1)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学习内容在传

6、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编排中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对任何一项教学内容,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按照由简到繁、由单个到组合、由个人练习到集体练习等原则,机械地将教材平均分配在所应该出现的年级里。而这种分配的方法,并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厌烦和产生抵触情绪。新课标强调了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要求我们能尽量地满足学生在运动上的不同需求。其实,学生的需求是应该和他们各自年龄、认知、身心发展水平等相吻合的,例如水平四的学生就可能比水平五的学生更喜欢追捉游戏,更喜欢一些带有灵巧性的内容,如浪木、云梯、滚铁环、抖空竹等,可能水平五的男学生就更偏

7、爱一些带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内容,如攀登、对抗、竞赛等,能显示男子汉风采的内容,女学生则更多地喜欢柔和、有节奏或能展示女性特征的项目,如平衡、造型等。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中间流行的体育活动。学生通常总是喜欢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性别特点的活动性游戏,这种倾向在女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初中女生已经处于青春发育期,一些儿童式的玩法对她们来说已经不感兴趣,如果在体育课上我们常常安排女生去做“跳房子”、“丢手帕”的游戏,女生会觉得很别扭。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初中女生更喜欢玩如“跳皮筋”、“跨大步”之类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中带有更多的技巧性,能表现出女生的特征,如柔韧性、平衡性、合作性和依赖性。而男生在初中阶

8、段则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竞争性、追逐性、争斗性和攻击性,他们愿意做那些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如“打野鸭”、“斗鸡”、“贴膏药”、“拍背”之类的游戏,这类游戏明显的特点是表现出个人的勇敢、机智,这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希望能摆脱儿童时期的那种过分地依靠集体的做法,这是少年时期典型的心理状态。传统体育教学中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是具有明确的层次性的,那么,在新课标中运动的技术教学,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呢?是否技术教学就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否技术教学一定要按系统层次来进行教学?其实,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应该是非常感兴趣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去分析,在什么年龄段应该教会他

9、们哪些适合的技术,没有让他们对那些最适合使用的动作技术产生探究的心理,只是机械地按照竞技运动训练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因此让学生会感到运动技术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我们结合上面所说的初中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再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什么运动项目,其实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例如在进行篮球项目中的传球教学时,男女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手段效果就会不好,如在圆圈上做传球抢球练习,男生在圈内的抢球人会是独立作战的,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抢夺圈上的传球;女生则很少会有人愿意靠自己单兵作战来抢夺圈上的传球,这个游戏女生玩不起来。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女生组成三人一组的形式,每一个小组三

10、人同时入圈内抢球,三人中只要有一人抢到球,三人同时出圈,而传球失误者的三人小组则同时入圈,这样就提高了女生相互之间的合作性和依赖性,同时也就产生了兴趣性。同样,在进行快速跑教学时,男生对六人一组分组跑的形式很满意,因为这种形式的跑可以分出个人的胜负,而女生则更喜欢集体的接力跑形式,因为接力跑是可以相互依托的。(2)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在体育课上活动的时间很少,活动的重复却又太多。例如我们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总要花费很多时间在那些与主要教学内容无关的过程上,使得整节课上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只剩下有限

11、的几分钟。这在我们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基本部分密度的测定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不喜欢体育课的学习内容,更不喜欢的是无谓的浪费。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确实也不受学生的欢迎,既陈旧,又不实用;既繁琐,又不贴近学生生活;既困难,又非常复杂。像滑步推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还有更多的体操练习内容也是如此。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这里谈的是在学生的运动兴趣已经被激发的基础上,如何来保持这种运动兴趣长久不衰。学生在经历了教室内的紧张学习之后,来到操场上的心情是想舒散一下自己的筋骨,发泄一下自己旺盛的精力,绝不是专门来操场上培养组织纪律性的。如果我们不

12、能理解学生的这种原始需求,学生在几度失望之后,又怎么还会喜欢体育课?因此,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地组织起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活动,并且不断地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短暂的45分钟,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饥饿”感。只有这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会不断地增加。其次,当然是精心地选择学习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和身心发展特征来组织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中不断地进行补充与修正,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不会丧失的。2、增加参与体育活动机会,培养对体育活动的情感要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实,参与是产生兴趣的前提,任何人如果没有机会

13、参与一项运动,他就不可能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例如南方的学生永远也没有机会去参与滑雪运动,因此南方的学生不可能喜欢滑雪;而西部缺水地区的学生,绝不可能喜欢上游泳这项运动。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广泛地尝试各种体育运动的乐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对体育运动广泛的兴趣。这种参与行为也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体育课堂上的参与行为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课标明确地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传统的体育课虽然也承认体育课是实践性课程,但是由于受到了过多的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偏重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强调技术的传授

14、、过于注重体育课的非本质因素(整齐队伍、教材搭配、系统传授等),忽略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这在我们对体育课的运动密度统计中已经清楚地表现了出来。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在单位课时中的活动时间,在保证学生增进健康的情况下,采用中、小强度的练习内容实施较大密度的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参与活动机会的目的。其次,由于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参与运动的时间就不一定局限在体育课堂内,它可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例如课外与校外的体育活动,也是我们提倡与鼓励学生进行参与的内容,还有像社区体育活动、俱乐部体育活动、家庭体

15、育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等。广泛地、多途径地参与体育活动和提供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容,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3、创造师生平等的良好课堂环境要设法形成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对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优良的课堂环境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我们所实施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所面对的是全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绝不是个别的精英,绝不是几个运动尖子。因此,在课堂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这方面,我们是应该认真思考的。(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问题。我们在多年之前

16、就已经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始终不愿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认为学生只是“学习”的主体,而自己则是“教”的主体,如此来割裂教学双方,因而形成了学生主体名存实亡的现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始终是在教师的掌握中,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有限的学习,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它的弊端。也有教师认为,学生虽然可以说是学习的主体,但也必须承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主体与主导放在同一层面上来比较,其实,这也是很不妥当的,因为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地位问题,他的另一面应该是客体,而教学中的客体仅仅是指的教材、教具等主体学习中使用的辅助事物,绝不是教师。主导则是另一个角度的表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例如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主体进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学习脱离学习目标时,教师需要给予引导;主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主体学习过程中在产生问题症结时,教师应该给予疏导。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摆正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