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48982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性角落的哀歌与暗殇 读薛连文人在江湖系列之十二封杀有感 一解剑堡。残阳如血。血人般伏于书案的堡内高手董不言被一招毙命。“十二封杀”!他的背上赫然刻下四个血字。 不知是作者有意的算计,还是冥冥之中无意的暗合,十二封杀就像那部古老的摩尔斯电码,于不经意间突然就堆砌出人生多个不同的命运组合。这些组合,时而悲哀,时而欢喜,时而梦幻,时而又回到现实。“往事已矣,再回首已百年身”;“法无定法,尔后知法非法也”。小说最后,作者以其发人深省的至理名典,抛给读者一个苍凉而又谜一般有待打捞的结局。 二这是一部武侠小说。小说不长,一本正经也就二十万字。不过,作者的构思好像也是在故布疑云:明明那个人已经死了,到第

2、二页却突然从坟墓里走了出来。再回过头看,于是不禁毛骨悚然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一本优秀的武侠书,光打打杀杀肯定不行。还要有视觉的冲击,心理的震颤,要有背后的阴谋诡计(最好气得你想一把掐死作者),以及糊弄死人的疑窦丛生。这就像一个人探险,虽然顾忌这顾忌那,但终是欲罢不能。十二封杀即是如此。故事一开始就充满诡异:几具尸体;被鲜血染红的白马;欲言又止的店小二;现场研究案情的“神手捕快”叶小虫;“追命无常”白易居等。赵万山是解剑堡的掌舵人。为人豪爽,侠肝义胆,且颇具将帅才能。他的麾下,“四剑”“八山”个个勇武过人,能征善战。然而,心魔无形,看似铁桶一样的坚强的堡垒,内里却隐藏着祸患重重。真真假假,

3、明明暗暗,所谓最后的功败垂成其实一开始就已暗藏天机。英雄末路,赵万山最终遭遇“逼宫”。贾半山是解剑堡的副掌舵。这个人,看似老实巴交实则处心积虑。他先是以改革创新发明“信鸽”鸿雁传书(实际是为敌人通风报信)骗取舵主信任,再以毒计制造“红杏墙事”以离间同仁。事毕,凶相毕露勾结外敌意欲图霸武林。岂知,人心自古向正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玩火的结局,最终被火玩弄。柳如烟是一个让读者心痛的女子。她看似表面的幸福暗里却是由“父亲”的种种隐忍来支撑。这种支撑是易碎的,易支离的,一旦嗵塌就深不见底。更悲怆的,她并不知道她踩着的是一条悬空的铁丝。故事里的她,随时都有可能中止的时光和鲜活让读者不禁一页页为她捏一把汗。

4、她喜欢无恙,然而来自父辈们闪烁其词的言行举止又让她感到莫名其妙。十里搭长棚,幕终究是要谢的。大幕结束后的她将怎样呢? 三副堡主贾半山原形毕露一场最终把小说的剧情推向高潮。随着贾的天谴报应(中箭而死),好人坏人,坏人好人,其内心深处最诡秘的法度一个个昭然于世。原来,“法无定法”,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好人可能会变成坏人,坏人也有可能回头是岸。但“法无定法”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就好比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健康的人,有没有“癌”细胞是不知道的,要经常检查,发现有“癌”细胞及时切除,这样就可以保证全身肌体的健康。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曾比喻说,“任何细胞过度的膨胀,都会变成癌”。只可惜故事里

5、的很多人还是忽略了它。这不能不说是人性角落的哀歌和暗殇。贾半山、史大能、楚天秋等们的变化,除了功名利禄是其远因近果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自身贪之因子于温床(环境)之中发热膨胀的结果。看来,一个人只要内质发生了变化,他是迟早都会发生霉变直至转化成“癌”的。而一旦发生“癌变”,是连华佗都难以医治的。一个人发生“癌”变的过程往往也许是自觉不知的。“三句真话一句假话才是叫人防不胜防”。小说里,类似贾半山这样的人物之所以能够瞒过众人眼睛并得到堡主信任,除了作为堡主及相关组织失职失察的近因之外,归根结蒂还在于贾的表演和掩盖功夫。用真的盖住假的,好的盖住坏的,光鲜的盖住腐烂的。比如服“药丸”一场,堡主以所谓的

6、“毒药丸”(假的)测验手下看是否忠诚。而贾某提前就已知道并带头服下药丸,意喻“誓死效忠”,成功演出了一场不为他人所知的阴谋和诡计。好在是狐狸总难藏起尾巴,有化妆就有卸妆时,但是由此带来的教训却是刻骨的:害人最深的,往往也是最近的。比如故事里的柳千山,无奈之下自刎了。暗香意笃,为追随他也殉情了。少堡主呢,自以为手眼通天了知内情,却谁知处心积虑杀死的几个副堡主都是源自他人设计的连环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算计和被算计,利用和被利用,一部十二封杀,看似简单甚至荒谬的思维和逻辑实际隐含着比宗教戒条更为发人深省的箴言和哲理。 四也许是厌倦了影视剧里众多“草上飞”的不着边际。对于武侠书,我自知是已经没有了阅

7、读欲望的。但是对于十二封杀,我却是欲拒还迎,欲罢不能的。这除了小说自身暗藏的妙奇和玄机外,很大程度还源于它的“材料”和“建筑”。一是小说的语言。玉米人的作者阿斯图里亚斯曾深有感触地说:“一部小说就是一桩语言的壮举。”小说语言好比是小说的服饰和装束,质地,面料,花色,图案,样样都是最重要,也是样样都需要精挑细选和反复比对的。西装,休闲装,还是中山装,除了要根据人的体型,还要根据人的个性和气质。服饰是能体现人的尊严的。小说一样,其优美、新奇的语言不仅体现一种外在的艺术美,而且还能体现出小说内在的质地美。语言是敲门砖,是领路人,是获取阅读并通向小说秘密的武器和动力。在十二封杀中,小说语言的魅力可谓是

8、打着红旗招摇过市。洒脱的,形象的,幽默的,调侃的,音乐的,诗意的等无处不在。正是这些诸元素的结合,才凝聚出这部小说的气质和尊严之美。如以风趣和通俗调侃见长的:“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种白菜。”;“这不就结了嘛!你有情,他有意,蜜里调油,吃糖蘸密,你还愁眉苦脸个什么劲啊!”又如表现黑色幽默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原是一物降一物”;“怅椅栏杆,幽幽一叹,一腔相思没个安放处”;“阿弥托福,大痴禅师,出家人戒荤茹素,你要蒸驴吃,犯了戒条了”(因为大痴禅师回骂明月是个秃驴,还要蒸了他吃)。再如表现人物形象的:贫嘴的如玉,看着欧阳却一下子失语噤声。当她得知欧阳是杀死了几位堡主的凶手时,她低低叫了一声:“冤

9、家啊”!只三个字,其爱恨忧惜之纠结情愫全在其中。除了雅俗共赏,其文字的简约和凝练也是十二封杀语言魅力的一个显著亮点。作者在文字上显然是下了功夫的:精,极,干练,洒脱,无赘言,有灼见,不拖泥带水。画景的犹如亲临,说理的堪称经典。如描写人物:“欧阳十二浑身散发着已故狂放不羁的味道,额上那一道疤不显狰狞。此刻剑眉轩起,不怒自威,透着说不出的阳刚和野性,又有几分令人想亲近的感觉。”又如描写场景:“报晓峰上,巨石为屏。一僧。一道。一盘棋。一僮。一扇。一炉酒”;再如说理议论的:“有的人相逢一晤,便可为终生知己。而有的人相守一生,也不过只是个熟人”。二是小说的结构。故事的结构对于撑起小说全篇的骨架是起着非常

10、重要作用的。十二封杀的结构形象地说就像一个数学里坐标系(我由此怀疑天狼是不是数学学得好)。以解剑堡故事为核心,前、后、左、右并它们的方位夹角各自辐射一个或多个情景。这些情景,独立并和解剑堡内里故事呈线状关联或存在。这些情景,纵横交错,左右交织,形成一个精彩悲壮的宏大剧场。这个剧场,时光流转数十余年,铿锵激扬百余地理。按说这样的故事和跨度写来该是有些难度的。但却不是。那些无数个的人物、故事和远因近果在作者的匠心独具下写来全然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决然没有散乱、累赘或是给人以拉杂之嫌。作者通篇都在围绕一个核心和主线,解剑堡内的长长短短是非恩怨。尔后顺着这些,该追溯的追溯,该延伸的延伸,该拓展的毫不客

11、气大踏步拓展。比如围绕武林奸雄楚天秋一伙儿阴谋夺取武林盟主的;围着县官史大能一伙儿设计陷害武林侠士的;再比如围绕无恙和如烟的悱恻缠绵;欧阳和如的情珠暗结等。故事线条和时空转换对于小说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好比一群热闹于荷塘的莲,无论是浮于水面的,还是隐于水下的,都不会给人以孤立或残缺之憾。模糊去的,隐约出的,不管是否淡出或淡入岸上的视线,都不会减弱它们整体的美。十二封杀即如此,作者几乎从来不把每个场景象玩台球一样顺着轨迹把一个球一杆捣尽,而是指给读者一个方向,一个对口,让读者自由但并不轻松的去完成想象和揣测。这样的转场和对接,作者笔墨省了,读者却不省心思。不省心思,还读得高兴,这样的手艺让谁

12、都不能不说是巧妙至极!以解剑堡为核心,和解剑堡相关联的那些故事,其外延也不是无限扩展,一个跟头翻出就半天回不来的。作者在摆弄这些故事上就像一个手法纯熟的理发师,哪儿该长,哪儿该短,哪儿该修去边角,哪儿又该刮掉残余,全然都是成竹在胸,收提自如。这样的故事,连同整个宏大背景一起,篇幅紧凑,精致,有序。作者写得欢畅,读者读着不累。再加上作者语言的魔力,一般读者想控制嗜读欲望怕都很难。三是小说的气场。写小说当然需要写作技巧。侍弄得好,除了可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刺激和新奇,还能使读者感受到阅读的自由和轻松。不过,正如任何事情都不能背其道行或法度,技巧玩不好或者玩过头就成了精明和世故。读者需要阅读的刺激和新

13、奇,但肯定不喜欢故弄玄虚的圆滑和世故。这就需要处理好一个气场(文字经排列组合后产生的整体表现和震撼特效)。十二封杀中,作者无论是在处理小场景、大场景、整个故事的脉搏和背景,还是在处理文本意识同现实的精神链接方面都表现出整体的气势和震慑感。简单的,复杂的,写实的,写意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足以感染读者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掌声。这种感染,我以为不仅是来自于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技术,朴实无华的生活积累和经验,更是来自于作者丰富的内心和对人性暗疾的独特历练和体验。作者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绘画家。然而,能用精准逼真的绘画光线和技巧来揭示不同人物微妙的内心和表现的作者又岂止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和

14、绘画家?十二封杀中,贵族,武士,商人,平民,丫环,小姐,侠义老男人,委屈小女人,只需听其言,观其行,读来即已千人千面,其品行性情皆悉数跃然。如公子白衣,少年青衫一节,白衣少年不停地问青衣少年为何帮他。青年少年微笑着低声说:“见一次面,只能问一次!”白衣少年点头一笑,起身低声告辞:“如此,后会有期。”青衣少年刚要开口相唤,白衣少年却已转过身来,低声道:“仁兄,我们又见面了”用这样的动作,表现白衣少年的聪慧真真是淋漓尽致。 五“鸟鸣涧更幽”。整个一部十二封杀,不仅奇在结构,奇在语言,更重要的是奇在妙思,其妙思下的神来之笔让作品处处虽处玄奥却是意境幽深。如“当下学着老板娘的神气,将算盘噼里啪啦乱拨一

15、气,然后报出心里早已算好的价钱”一语道破店小二的精明和世故。再如写吹牛不上税的金三寸:“还有一个顽童,最多两岁四个月零十五天,走路还歪歪倒倒呢,居然也提一柄一尺三寸长的剑,使一式游说六国,连斩六剑之后,那只蚂蚁才不爬了。您猜怎么着?每剑只砍下一条蚂蚁腿!”这里,其炫耀庸俗之相虽令人生厌,但众说纷纭的解剑堡武功之诡秘也绝对让人想一睹为快。明明说张三,下手却是李四。这种手法,就作者来说,若没有学者的耐心和宗教者的热诚付诸于生活,可以说是很难弄出如此嚣张并折射人心理暗场的文字的。作者于文字语言、构思以及气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参与,在于他对现实冷暖温情的关注和熟知(如他笔下大小人物登场后很快就能根据剧情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