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2191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渭南国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0国道渭南过境段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作者:薛红英(陕西交通公路设计有限公司,西安,710075)摘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310国道渭南过境段一级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充分的交通量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作了具体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关键词:可行性研究 交通量 国民经济评价0、引言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保证建设前期

2、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达到项目选择准确,方案科学,工期合理,投资可控,效益良好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得以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适逢国际金融风暴,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积极扩张的财政经济政策,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公路建设面临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必须做好公路工程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以便提出经济效益良好、技术合理的方案,节约投资和合理安排项目。本文通过大量采集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方面的有关信息和基础资料,在对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加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国民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从本项目的实际出发,判明该项目的实际经济利益与风险高低,确定项目实施所需

3、的资金并选择适宜的筹资方案及分配方案,为推动该地区的地方经济增长,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提供决策依据。1、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1.1是解决G310渭南城市过境段交通压力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渭南市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G310渭南城市过境段目前交通量已经饱和,且市区的发展扩大导致G310渭南城市过境段已处于闹市区,超饱和的交通量严重影响了市区的安全性,同时也妨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且道路两侧街道化严重,机非混行,不利于行车的快捷和安全,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缓解这一矛盾。通过对G310进行改线,使过境车辆及大部分出城车辆都能避开闹市区,从本项目顺利通过渭南市。1.2是

4、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渭南市区段保畅、分流的需要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期间,部分交通需进行分流以保证畅通,而现有的G310渭南过境段交通量已经饱和,且处于城市的闹市区,不但无法满足西潼高速公路车辆的分流要求,而且还会增加市区的交通压力,严重影响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及城区居民的工作生活。修建本项目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不仅使运行车辆有效的分流以保证畅通,同时避开了市区,使交通量分流到G108、G310、S107和S201上,既解决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其间的保畅问题,又解决了与其它国、省道的连接问题。1.3是解决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车辆运行的需要西潼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将是一个较大的工程,开工建设后主要料

5、场均位于渭南市南北的西安、蒲城等地,运料车辆、施工车辆等来往频繁,为使这些车辆畅通运行、同时避免过度的扰乱渭南市区的交通状况,急需修建一条市区边缘的运输道路,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西潼高速改扩建的施工车辆的运行问题,各种材料的运输将极为快捷、迅速和方便。1.4是高速公路运营阶段保畅的需要高速公路建成运营后,当遇到大雾或其它不可遇见的特殊情况,导致高速公路无法正常运行时,部分车辆就可以分流到该项目上,解决了高速公路良性运营,保证了车辆的正常通行。1.5是完善路网建设的需要渭南市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东中部进入陕西的“东大门。现有的G108、S107、S201等线路上的车辆需经过渭南市区进入

6、G310或陕南各地区,交通量大,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交通压力,行车也存在安全隐患。该项目的建成将渭南市的国省干线公路紧密连接起来,完善了国省干线路网建设,使境内的交通状况改善,通过市区的车辆将通过该路线直接到G310,使交通更加快捷,路网设置更趋于合理性。1.6是加快渭南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根据渭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总平面图(渭南市规划局),规划中的渭南市将实施“西扩北上”城市发展战略。向西,全方位开发高新产业区,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点。向北,主要开发渭河景观。而为了配合渭南城市发展新建的渭南北站不仅是未来渭南市对外交通联系的新门户,也是城市形象的新窗口。而该项目从许村北边绕过,与渭南市城市

7、发展规划协调统一,是渭南市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将会带动渭南城市的快速发展。1.7是改善沿线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沿线村镇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目前交通状况较差,经济发展缓慢,该公路的修建不仅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状况,同时也是沿线人民的致富路,可以提高沿线农副产品流通速度,吸引投资产业,使沿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2 本项目交通量发展预测分析2.1影响交通量发展的总体因素分析现有的G310渭南过境段处于城市闹市区,交通量大,路段服务水平明显较低。而且在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部分车流将分流到G310上,而目前G310渭南城市过境段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且高速公路的车辆要想上下S1

8、07、S201和G108也必须经过渭南市区,因此交通量拟建项目建成后交通量将持续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交通流。2.2交通量发展的定性分析 拟建项目通车年为2010年,交通量按照20年预测,因此预测特征年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各阶段的增长率见表1。表1 交通增长率预测值 年份地区2010-20152016-20202021-20252026-2030渭南市8.73%7.74%6.95%5.87%2.3交通量发展的定量预测 按照交通量预测的一般规律,公路远景交通量是由三部分构成,即正常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经过对现有的公

9、路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经济增长情况,则本项目远景交通量的分析和预测见表2。表2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表 年份项目20112015202020252030趋势交通量4563637792581295515990 转移交通量1141638741518320 诱增交通量9139571111907640 最终取值66167972111101438016950 单位:辆/日3项目概况3.1路线方案本项目路线走向的选择是经过现场踏勘,在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的意见后确定的。在设计线路时,要考虑到节省投资,力求做到设计最合理化。路线布线不仅要符合渭南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公路网规划,而且要尽量绕避村

10、镇,项目在建成后,不仅行车干扰小,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一级公路的功能,因此该项目选择了四个方案进行比较,即北线避开村镇方案、北线沿规划方案、利用关中环线与朝阳大街方案和南线方案。北线避开村镇方案不仅连接了S107、S201、G108和G310等干线公路,交通转换便捷,对西潼高速改扩建实施期间及后期运营保畅及分流作用重大。路线完全避开了村镇,行车干扰小,一级公路的作用能够完全发挥;北线沿规划方案沿线多次从村镇中间穿过,行车干扰大,作为一级公路,由于受沿线村镇的影响,其作用很难完全发挥;利用关中环线与朝阳大街方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但是由于目前交通量已接近饱和,很难发挥其作用;而南线方案 沿线地形复

11、杂,施工难度较大,造价高,因此经过综合论证后推荐了北线避开村镇方案。该方案路线起点位于书院堡,接G310 K1082+000处,向西北方跨沋河,经张家庄、铁二十局技工学校至渭桥农资批发市场,在与S201平交,路线继续向西经过了新风村、双王乡、吴杨村与G108和关中环线平交,再从南穆屯村、新村、白杨寨等村镇的北边绕过至东小寨,经何家村、王庙村与渭化专线平交,再下穿西潼高速和陇海铁路与G310平交,终点位于陕西省地矿局测绘队,接G310 K1097+000处,路线全长19.169公里。该方案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开了村镇,对沿线村镇的生产生活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又缓解了渭南市区G310过境车辆的交通压力;

12、而且连接了S107、S201、G108和G310等干线公路,对西潼高速改扩建实施期间及后期运营保畅及分流作用重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4车道的一级公路,路基宽度一般为24.5米,最小值为21.5米,由于本项目为一级主干线公路,建成后承担着主要的运输任务,且交通量大,因此本次设计路基宽度取24.5米,设有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米,双向行车道宽度为15米,其余硬路肩、土路肩和路缘带宽度为7.5米。 3.2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本项目估算总投资37671.337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965.2219万元。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25800.7601万元

13、,占总投资的68.49%。由于本项目为国道该线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建成后不仅缓解了现有国道的交通压力,而且在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分流了部分交通量,对沿线生产生活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拟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为省厅补助和地方政府自筹。4国民经济评价由于本项目不收费,因此只进行了国民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而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动态分析法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以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效益成本比作为成本效益分析中的经济指标,在对该项目的建设费用、成本费用进行经济费用调整后,即可得出本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从而判别项目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经过计算分析后得结果见表3。 表3 国民经济评

14、价指标表 评价指标ENPVEBCREIRRT数值28883.9581.9112.8815.2本项目主要考虑道路成本、效益两个主要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分析内部收益率的变化值。敏感性评价结果见表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显示,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说明本项目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项目成本、效益双项不利因素变化15%时,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仍大于社会折现率8%。因此,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项目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表4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 成本变动效益变动0%5%10%15%0%ENPV(万元)28883.958 21932.768 18127.395 14959

15、.637 EIRR(%)12.88%12.43%11.86%11.31%-5%ENPV(万元)23377.446 17751.454 14671.548 12107.693 EIRR(%)11.47%10.89%10.33%9.50%-10%ENPV(万元)19657.467 16906.147 13972.895 11531.136 EIRR(%)10.80%10.26%9.96%9.30%-15%ENPV(万元)15647.938 13457.803 11122.852 9179.133 EIRR(%)10.60%10.12%9.41%9.11%5结论通过工程技术、地质条件、建设环境、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比较,并经过环境影响分析以及路线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后认为,该项目作为综合性线路,所选择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