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981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海安)(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7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nngj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 A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习近平主席寄语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chu lin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xunl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听,那是无数青年追梦的脚步声 B 看,那是中华巨龙

2、必将腾飞的美丽愿景以青春之力圆国人之梦,以青春之名扬祖国之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2请根据A处括号中的意思,在A处填写一个成语。A处应填 (2分)3.B处横线上的标点符号应填 。(2分)4.“文明餐桌”行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提升行业服务品位、打造餐饮文化,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

3、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请将某餐馆门口的对联补全(3分) 上联: ,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 量力而行(2)如海中学初三(6)班同学为“文明餐桌”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但内容不完整,格式有一处错误,请你补充、改正。(4分)倡议书如海中学全体同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学校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我们特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不管在什么场合,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留剩饭剩菜。 提醒身边的每个人,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

4、”的良好风尚,真正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如海中学初三(6)班全体同学 2013年4月3日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2分) 格式改正: (2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轻轻地我走了, ;我轻轻地招手, 。 在上,许多代表关注民生,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诗“ , ”表达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二(6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6分)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6.这是

5、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7.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8分)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注】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

6、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是 以 将 士 莫 不 欣 然 愿 从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 次定州: (2) 及大军回次柳城: (3)死无所恨: (4)为流矢所中: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 11.选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2阅读选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4分)【链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7、选自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16分)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

8、,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为什么会这样?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

9、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1

10、3.本文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4分) 14.分析文章-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首先 ,其次阐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具有普遍性,接着剖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陷入一种“规则困境”,然后 ,最后提出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15.“潜规则”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请说出第段“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一句中加点词“潜规则”在文中的含义。(4分) 16. 请依据第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3分) 泥土的声音 樵夫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散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