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6857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科学论文玩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孙芳芳 评析:栾海军 一、教学分析 玩镜子是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光是学习这节课的基础。镜子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用品,玩各种各样的镜子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本课从学生照镜子的生活经验人手,让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镜子,知道不同种类的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特点的不同,了解它们的成像特点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玩镜子反射光射中纸板后的小礼物”的游戏,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通过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2、的结构特征,了解它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对镜子成像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利用图片、视频等,了解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礼物盒、万花筒、激光笔、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哈哈镜、手电筒。 四、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反口令游戏,我说“起立”你们就“坐下”,我说“举左手”你们就“举右手”。大家预备:请坐、举左手、举右手。同学们反应越来越快了!下面增加一点难度。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哭一哭!同学们的笑脸好灿烂,希望大家能一直用笑脸面对课堂,面对生活! 最后一个动作:起立! 听说咱们同学特别

3、聪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评析:反口令游戏的设计是为了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左右相反做铺垫,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在玩中悟道理,满怀兴趣地迎接这节课。 五、教学过程 1小游戏激趣,认识平面镜的反射作用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这块纸板后面。要想得到礼物,就必须用激光笔,(出示激光笔)从纸板的正面,利用射出的光线射中礼物。谁能想办法用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射中礼物? 生:用镜子。 师:你脑筋转得可真快!想到了镜子,具体怎么做呢? 生:用射出的光线射中镜子,利用镜子的反射作用,光就会射到礼物上。 师:他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呢?我们一起来玩玩在1号袋中有老师为大家提供的研究材

4、料,有激光笔、纸板、礼品盒、镜子。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改变激光笔、纸板、礼物三者之间的位置,同时仔细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小组合作操作。) 师:大家射中礼物了吗?哪个小组上来演示一下,你们是怎样做的? 组1:我们组将镜子放到纸板上面,将激光射到镜子上,不断地调整角度,反射的光线就射中礼品了。 组2:我们把镜子放在纸板侧面,也可以射中礼品。 师:回想刚才射中的过程,光线是怎么传播的?谁能用手势来模拟一下光的传播路线?(学生做手势,教师播放课件)当光射入镜面时,镜面会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镜子的反射作用。同学们利用镜子射中了礼物,看来小小的镜子大有学问呢。想打开礼物盒吗?等玩

5、明白了这面镜子才能打开啊。想继续玩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镜子。 评析: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本环节,教师通过“玩激光笔射礼物”的小游戏,落实了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生活中已经熟悉的镜子反光现象形成理性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镜子奥秘的兴趣。 2认识平面镜,了解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师:在2号袋中,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同样的一面镜子,大家也可以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它们的面有什么特点? 生:平平的、滑滑的。 师:(拿出一块玻璃)这个玻璃的表面也是平平的、滑滑的,它是镜子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镜子不透明,玻璃透明。镜子的一面能照出入来,另一面照不出来。 师:

6、观察得很仔细。像这样表面平平的,一面可以照出物体的镜子,叫平面镜。 评析: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感受平面镜的表面特点,了解名字的真正含义,使学生对平面镜有深入的了解。 师:你照过平面镜吗?想一想,镜子里的你是真实的你吗? 生:不是! 师:对,镜中的你其实是你在镜子中成的像。桌面上有两面镜子,你想怎样玩? 生:我想研究它们的成像特点。 生:我想先玩一面镜子,然后再研究两面镜子的成像。 师:很有想法。从一面镜子人手研究,再研究两面镜子,由浅入深,非常科学。同学们还可以借助身边的学习用品、身体部位,大胆地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平面镜的奥秘最多,将你们的发现填

7、写到1号记录单上。 (学生活动、交流。) 师:同学们玩得兴致真高!哪个小组来边演示边交流你们玩的方法及发现? 生:我们把科学书放在镜子前,发现镜中的科学两字和原来的字正好相反。 师:是上下相反还是左右相反? 生:左右相反。 生:我们把笔放在镜子前,前后移动,发现像的大小不变。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笔近,镜中的像就近;笔远,镜中的像远,但是笔的大小没变。 师:了不起的发现!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镜子的成像特点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吗? 生:我们玩了两面镜子,将两面镜子拼摆成个大钝角,我们看到了2个像,然后慢慢移动镜子的角度,又看到了4个像。 生:我们将镜子面对面放

8、着时,成的像有很多,可以说是无数个。 师:你们真会研究,大家试试看,真的是他们说的这样吗?关于这个现象,这里有一组图片,(课件展示)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两面镜子构成的角度越小,看到的像越多。当两面镜子面对面平行摆放时,看到的像有无数个。 师:你很善于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因为这面镜子成的像又反射到了另一面镜子上,互相反射才出现那么多像。 师:对,两面镜子互相反射,又能多次成像,像又成像,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奇妙的现象。如果用三面镜子照,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生:更多的像。 师:老师带来的礼物就是用三面镜子构成的,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看!万花筒!它稍一转

9、动,就能变出五彩缤纷的像,你能说说万花筒是怎样成像的吗? 生:万花筒是由三面镜子组成的,将三面镜子组成三角形,在一头放上一些图案,经过三面镜子的互相反射,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案。 师:你像个小博士一样,知识真渊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在书上见过。 师:阅读科普读物,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要向你学习。老师也为大家推荐一个万花筒的制作视频,小组长课后会分发给大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学习制作。 评析:学生在玩中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由玩一面镜子到玩两面镜子,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在探究中促进认知成长,让目标2得到充分落实。 3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

10、特点 师:前面大家玩得非常投入,表现得非常优秀,现在大家有资格得到礼物了,快打开看看是什么?(学生发现是凸面镜、凹面镜)摸一摸,看一看,根据它们的特点,试着给起个名字。 (学生交流。) 师:像这样镜面向外凸起的,叫凸面镜(板画),镜面向里凹进去的,叫凹面镜。关于凹面镜和凸面镜,你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知道物体在这两面镜子中的成像又有什么特点? 生:我想知道它们能不能反射光? 师:有目的地玩,非常棒!为了便于对比探究,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一面与这两面镜子等大的平面镜,接下来,大家可以参考玩平面镜的方法来玩玩这两面镜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发现填写到2号记录单中。 (小组探究。) 师:哪个小组来交

11、流收获? 生:凸面镜呈正立的像,像变小了。 生:照着人的脸变长了。 师:凸面镜成像大小不等,变形了。 生:凹面镜呈倒立的像,成的像也变形了。 生:我们小组发现与平面镜相比,从凸面镜上看到的后面的景物多,凹面镜看到的后面的景物少。 师:能够通过对比进行观察,非常了不起。这样的现象说明凸面镜的反射范围大,凹面镜的反射范围小。 评析:这一环节运用刚刚学过的研究平面镜的方法,探究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特点,引发学生通过现象到本质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对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现象的合理解释。 师:同学们通过玩镜子,知道了这三种镜子的成像特点,还了解了它们在反射光线方面的特点。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在生活中,人

12、们充分利用镜子这么多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想一想,你在哪里见到过镜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试衣镜可以让我们了解穿的衣服漂亮不漂亮。 生:洗手间里有梳妆镜,可以让我们整理仪容,变得漂亮自信。 生:在公路急转弯的地方还见过拐角镜,可以让我们看清对面来的车辆。 师:大家知道得真不少。(播放课件)请看,从A、B两处相向驶来的两辆车互相都看不到对方,你觉得这个拐角镜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学生用激光笔点击)这个拐角镜是哪种镜子呢?为什么选用这样的镜子? 生:应该是凸面镜,因为凸面镜可以开阔两边司机的视野,这样就可以避免车祸的发生了。 师:学以致用,棒极了。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平面镜、凸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唯独

13、缺少凹面镜,是不是它在生活中就没有用处了呢?瞧,这是什么?手电筒,观察一下这里面有没有凹面镜?(学生上台指出手电筒中的凹面镜)这里为什么要放一面凹面镜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使用凹面镜时,手电筒的光是什么效果。(先用手电筒照射纸板,再把凹面镜拆下来,再打开手电筒)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因为光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了,所以纸板上看不到聚集的光了。 生:这种现象说明凹面镜有聚光的作用。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从现象中发现奥秘。正是由于凹面镜有聚光作用,所以,奥运圣火的火种采集就是利用了凹面镜的这个特点。(视频播放)我们一起来重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种的采集实况。 评析:教师借助身边的手电筒、奥运圣火的采集视频等方式演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教学目标3落实到了实处。 5拓展激趣玩哈哈镜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玩了三种镜子。老师还有个惊喜送给大家,谁来看看?看到了什么? 生:哈哈镜。 师:哈哈镜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奇特的成像效果呢?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吗?课后大家可以继续交流。 评析:通过有趣的哈哈镜,让学生产生课后继续研究镜子的兴趣。这样的设计胜过教师简单说教,让学生对探究活动产生了意犹未尽之意,将探究延伸至课后。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 究培训中心(264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